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如水歲月,稍縱即逝,高考陪伴,無限感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不來不去,無對無錯,記錄下來,留住剎那~
高考你好-11之熱愛丟臉
“在我們的社會里,我們并不經常做一些偉大的事,因為我們害怕犯錯。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我們就忽視了今天所有的錯誤。事實上,我們所做的任何事情將來都會有問題。但這不能阻止我們開始。”
這是美國波士頓時間5月25日,哈佛大學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上,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畢業典禮演講中的分享。
犯錯意味著丟臉。丟臉的囧事人人有,區別在于是面對還是回避之。
小伙子10歲那年正讀四年級,我們得知李陽瘋狂英語培訓班被引入臨沂,且舉行第一期封閉式招生培訓。聯系了幾位大學老師的小孩子,聯合報名前去。
培訓在河東湯頭某技術學校里,全封閉,不讓聯系,不準探望,睡集體宿舍架子床,洗臉刷牙洗腳洗衣服,自己動手,食堂就餐。10天的學習期間,可以借用老師電話給家長聯系,有幾次打電話甚至顧不上說多少,忙著說過得挺好,似乎耽誤了他玩耍。
后來主動打來電話,說是馬上結業典禮了,學員都要上臺才藝表演,要求我們抓緊把二胡送去。這把二胡估計受寵若驚,平時不理睬,偶爾露崢嶸,我們俗稱殺雞聲。
總算有幸實地參觀了住宿地方,安靜的學校環境,就在溫泉療養院里側,很適合小孩子搞活動。
培訓結束乘車回家來,興奮的匯報學習心得,用英語告訴我們一句話:要熱愛丟臉。
李陽瘋狂英語那時候還風靡國內,放下后來批露的婚姻家暴風波之事不論,但就是“熱愛丟臉”這句話,足以說明李陽深諳人性之真諦。
人是神奇的動物,思維使得人成為萬物之靈,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極度自戀愛面子的思維誤傷害了多少人。
丟臉原本再正常不過事情,因為擔心恐懼害怕,越是回避越是重復,變本加厲扼殺著自己。
丟臉心理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反之不怕丟臉,也就增加了失誤機會,慢慢可以脫敏。
為什么要讀萬卷書走萬里路,不為其它,只為增加接觸世界的機會,努力暴露自己的弱點,從而觀察自己,提升自己。讀書走路不是目的,發現自己才是正道,而認識接受自己怯懦才是最大價值。
后來小伙子參加課外英語學習,作為唯一感興趣的活動,不斷創造了丟臉的機會。因為要參加很多比賽活動,需要背誦課文,進行自我介紹,有時候懶惰不愿意,就拿出熱愛丟臉激勵他。
有次精心準備的新概念全國比賽,順利通過晉級,老師賦予期望,卻被擋住在去北京決賽的選拔賽中,可謂頗為丟臉。
然而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偶然參加同學哥們英語學校的一個比賽,卻一路過關斬將勇奪冠軍。金燦燦獎杯,精致的ipod獎品,在我看來似乎外來戶搶奪了原本人家自己學生的榮譽。
也許丟臉多了,也就不怕丟臉,甚至熱愛丟臉了。更甚至熱愛丟臉到嬉皮笑臉。
初中記不清的上學遲到,回家還會得意匯報,遲到罰站在走廊挺好,特有精神,有同學聊天,還可以貼著教室門聽老師講課,甚至把本子壓在墻上記課堂筆記。
據說有幾次好哥們被老班罰站,他們自認為處罰不公平,幾個人集體抗議,紛紛主動去走廊陪罰。這臉丟的情意濃濃啊,難怪老師愛恨交加之。
高中不知啥時候起,自覺成為班級家長會之類活動主持人,寫稿子,練臺詞,主持時看得出也是緊張滿滿,估計丟臉多了真的熱愛了。
丟臉是一種心理感受,屬于非常主觀的東西,夾雜著羞愧、自責、錯誤、失落、害怕等復雜消極情緒。
然而,這種感受既然是主觀存在的,無法消滅,不能回避,如同熱氣騰騰飯菜,最終變涼不是熱量消失,只是轉移置換了其他形式。感受就是這樣,壓抑的后果不是消失,只是暫時轉移,也就不難理解心理學上的“心理問題軀體化”理論了。
接受感受,坦然面對,哪怕再不堪,也是自己的。正如叔本華說過的,“欲望即是自我本身”。你一旦痛斥殺戮了自我欲望之種種感受,也就失去了本真真實的自己,這就是為何那些道德衛道士們令人為之可憐的緣故,他們沒有了自我,只有空虛無力蒼白的一副皮囊。
熱愛丟臉,意味著接受自嘲,承認不足。一個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才有動力不斷追求完美,包括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質。201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