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邱艷
審稿: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韓飛
全科門診經常遇到患者攜帶一張尿常規報告單就診:僅顯示隱血陽性(尿蛋白陰性、紅細胞正常范圍)。盡管身體沒有任何不適,患者卻極為擔心身體出了問題,問得較多的問題就是“醫生,我是腎炎嗎?這張報告有沒有問題?”。那這個報告單到底有沒有問題,遇到這樣的報告單接下來該如何做呢?讓我們一起學習下再給您答案吧!
定義
無癥狀性血尿或(和)蛋白尿,舊稱“隱匿性腎小球腎炎”,指無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而僅表現為腎小球源性或(和)蛋白尿的一組腎小球疾病。其中,單純性血尿:僅有血尿而無蛋白尿。
血尿分為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
肉眼血尿:尿液外觀呈鮮紅色、洗肉水樣、粉紅色、濃茶色等或含有血凝塊。
鏡下血尿是指尿液離心沉淀(1500 轉/分鐘)后取沉渣鏡檢, RBC≥3個/ HP,或Addis計數>50萬/12小時或>10萬/小時,或尿紅細胞> 8000 個/ ml。
目前尿常規報告大多是由電腦尿液分析儀測出,其中尿隱血假陽性率較高,常見的原因如下:
干擾因素 | 舉例/解釋 |
食物 | 如甜菜、辣椒、番茄葉、紅心火龍果等 |
藥物及其代謝產物 | 如利福平、苯妥英鈉、酚噻嗪等 |
血紅蛋白尿 | 血管內溶血引起 |
肌紅蛋白尿 | 肌細胞損傷造成 |
尿液污染 | 如女性月經期、外傷等 |
由此可見,尿常規隱血陽性未必是真正的血尿,必須以新鮮尿液的鏡檢結果作為判斷的標準。尿沉渣鏡檢有無紅細胞是鑒別真假血尿的關鍵點。
同時,必須避開月經期、運動、外傷或性生活后等情況再做檢查。
至少三次尿沉渣鏡檢見多形紅細胞,且兩次檢查間隔1月才能確定患者存在“有意義”的血尿。因而,僅隱血陽性(+,++或+++),而尿紅細胞每高倍鏡下少于3個或正常范圍,需要注意排除有沒有前面提到的月經期污染等干擾因素。
如果明確是鏡下血尿
首先,需明確:患者有無鏡下血尿家族史;病程中有無肉眼血尿發作史;血壓是否正常;有無夜尿增多。
再者,可行24h尿微量白蛋白檢查、含胱抑素C的腎功能測定。
若患者有鏡下血尿家族史,但無夜尿增多、無肉眼血尿發作史、血壓及腎功能正常,半年內3次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陰性,則可定期觀察(每3-6月一次)尿沉渣、24h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血壓、腎功能、腎臟B超,不必服用藥物也無需立即行腎活檢;女性在妊娠前及妊娠過程需加強監測
若患者無鏡下血尿家族史,也無夜尿增多、無肉眼血尿發作史、血壓及腎功能正常,復查尿常規正常后,即可按照健康人定期(每年)體檢即可
若患者合并蛋白尿(即使微量白蛋白尿),有肉眼血尿發作史、合并高血壓或腎功能減退、夜尿增多時則建議腎內科就診,行腎活檢明確診斷
部分血尿、蛋白尿發作與反復發作的慢性扁桃體炎密切相關,可至耳鼻咽喉科就診,可能需要做扁桃體摘除術
無論您尿檢是否異常,建議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
多飲水,勤排尿
養成良好排尿習慣,避免憋尿
避免濫用藥物,尤其是止痛藥、退熱藥、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等,可能存在引起腎損害的風險,需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戒煙
定期檢查尿常規、泌尿系B超(尤其45歲以上)
朋友們,現在您心中有答案了嗎?
參考文獻
1、陳惠萍. 持續無癥狀性鏡下血尿患者是否需行腎活檢.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14,23(5): 447-448.
2、劉鳳奎,陳海平. 血尿臨床診斷思路.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2): 22-25.
3、魏珉. 兒童單純鏡下血尿的診斷. 中華兒科雜志,2004, 42(10): 741-743.
來源:浙大一院全科醫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