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權本平臺發布
遙念荷塘
作者|小西 編輯|湛藍
悄然綻放在夏天的花,很多。
立夏,有淡黃芬芳,香樟花。有沁人心脾,白色的香泡樹和女貞樹的小花。
夏初,有花香醉人,梔子花。有梅雨時候,清香的白蘭花。
但想來,這世上的女子,沒有不偏愛盛夏的荷花。
有人說,有藕的是荷花,沒藕的是蓮花。
在我心目中,荷、蓮、芙蕖、水芙蓉、菡萏不僅芳名好聽,都一樣是水中仙子,美麗美好,遺世獨立,清凈嫻雅,脫俗圣潔。有位仙子,在水中央。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愛蓮說》更是表達了心中對蓮的偏愛、獨愛、愛慕:蓮,花之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江南風景秀,最憶在碧蓮,娥娜似仙子,清風送香遠。 清代的李漁亦寫過“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近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亦是“荷癡”,他的荷花作品不枚盛數,他自己常說:“賞荷、畫荷,一輩子都不會厭倦!”
蕭瑟秋風百花亡,枯枝落葉隨波蕩。尋遍荷塘空水遺,無可奈何秋睡去。
想著昔日夏風十里一潭碧的荷塘,立秋之后,荷葉荷花,她便已經開始凋零殘留,心里竟有些惆悵。
最美的記憶還是兒時家鄉的荷塘,陪我度過了一段純真無憂的年少時光,“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陸上百花競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不與桃李爭春風,七月流火送清涼。”家鄉的荷塘,更是兒時暑假里,我和姐姐天然的游泳池: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今非昔比,家鄉的一口口荷塘,不知何時已被“目的主義者”填為平地,建造成高樓,荷塘的美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消逝了,秀麗這個詞,漸漸不屬于我的家鄉,無聲無息的被破壞了,令人無奈心痛。
絲絲心弦,遙念荷塘,又重讀了一遍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季羨林的文章《荷塘清韻》。
作者簡介
小西:簡素,布衣,自然
我們的團隊
主編:湛藍
排版編輯:綠腰 強哥 ETA
審稿編輯:童話 銅豌豆 一池萍安
終審,校對:煙花 清歡
配樂:羅晚詞
稿費:湛藍
總策劃: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