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專欄】
文:張中信
版式設計:湛藍
圖源:堆糖
出師未捷身先死
尋找巴蜀人物之諸葛亮(4)
八
平定南中雖然一定程度上鞏固了蜀國后方,但北伐仍然困難重重。首先是國力有限,限制了蜀軍員額。黃初二年(221)蜀國戶口20萬,如果達到魏軍的規(guī)模,建立40萬軍隊,每戶需征兵兩人,這是不可能的。蜀國以有限的人口既要出兵保持北伐軍的數(shù)量,又要留有勞動生產(chǎn)余糧,供應蜀軍作戰(zhàn),深感壓力巨大。
其次是地形和運輸上難度很大。地形上的難度,造成邊界利守不利于攻。蜀、魏邊界分東西兩段。東段邊界南為蜀國漢中,北為魏國關中,中間隔著秦嶺谷道。邊界西段是漢中、梓潼同魏國武都、陰平的邊界,也是山地和高原地形。蜀軍北伐是以小國進攻大國。諸葛亮克服重重困難,展開全面的戰(zhàn)爭準備。
政治上,他確立大權獨攬的體制,恢復聯(lián)吳抗魏的國策,協(xié)調統(tǒng)治集團內劉備北方故舊人士、荊州人士和益州人士間的關系。經(jīng)過努力,蜀國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善不顯,至于吏不容奸,人懷自勵,道不拾遺,風化肅然。
經(jīng)濟上,他實行先農(nóng)后戰(zhàn)的政策,對自耕農(nóng)先“存恤”,后役使;重視水利灌溉工程。把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都堰(今都江堰)看作“農(nóng)本,國之所資”,北伐時“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加強鹽鐵業(yè)管理,采用新能源天然氣煮鹽提高出鹽率,大力發(fā)展絲織業(yè),促進商業(yè)。蜀中出現(xiàn)了晉人袁準稱贊的“田辟,倉實,器械利,積蓄饒”以及左思描繪的“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橘柚之園”的興旺景象。手工業(yè)、商業(yè)也獲得發(fā)展,蜀錦獨步三國,價格昂貴,可以換回大量黃金。成都市面呈現(xiàn)“市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重,羅肆巨千,賄貨山積”的繁榮景象,境外同吳、魏、盤越國(今孟加拉)、天竺(今印度)進行了貿(mào)易往來。
軍事上,他平定南中叛亂,化腐朽為神奇,把一個不安定的南中變?yōu)槌霰鑫锏拇蠛蠓健K蚊鼜堃釣樗窘鹄蓪ⅲ鞒直鞔蛟欤b備修繕。同時,抓緊軍隊治理,加強蜀軍紀律性,大力抓緊講習武事,提高蜀軍技術、戰(zhàn)術水平。
在準備到一定程度后,捕捉時機成了重要問題。《隆中對》設想北伐的時機是“天下有變”。自從奪取益州以來,只有關羽北攻襄樊前期,出現(xiàn)了大好形勢,接近“天下有變”。此后即發(fā)生逆轉,荊州遭到偷襲,劉備慘敗。建興四年(226),諸葛亮在練兵時,傳來魏文帝曹丕去世的消息。這雖然談不上“天下有變”,多少也是有利的,況且自己已經(jīng)46歲了,似乎不能再等下去。
建興五年(227),諸葛亮決心實施北伐。首先要進駐漢中。諸葛亮到漢中后,距成都兩千余里,日常事務無法遙制,蜀國必然形成兩個權力中心。因而他懇切地向后主寫下了一道出師的表章。
《出師表》首先分析了蜀國在“國際”上所處的危急狀況和劉備集團奮發(fā)圖強的形勢,對后主提出了要求:首先他回顧了先帝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對宮中府中這兩個權力中心,諸葛亮對后主劉禪不放心,擔心他處置不公引起不和,因此特地囑咐后主,內外朝的刑賞不能有兩個標準:“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還再三囑咐后主,信任他所安排的后方官員,告誡后主用人路線關系事業(yè)成敗:“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接著,諸葛亮動情地剖明自己心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歷代以來,都有一種說法,讀諸葛亮的《出師表》不流淚者對國家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對父母不孝。我不敢與“二十四孝”中任何一人相比,但作為一個平民之子,我以為自己對父母是絕對孝順的兒子,但我讀李密的《陳情表》時感覺一般,根本沒有潸然淚下的感覺。但我讀諸葛亮的《出師表》凡三十年,卻百讀不厭,尤其是對“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這段感同身受,每都均禁不住心旌搖曳,熱淚盈眶。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不經(jīng)意的神祇在牽引著我的意念,在我與一千多年前的諸葛亮之間形成了默默的心靈感應。
諸葛亮明確指出北伐的最終目的消滅曹魏,返回舊都洛陽,恢復大漢一統(tǒng)江山。《出師表》遞上后,劉禪下詔令諸葛丞相北伐曹魏。
九
蜀漢建興五年春,諸葛亮率軍北上,千里跋涉來到魏蜀兩國交界的戰(zhàn)略要沖漢中。為確保漢中防御,在漢中西口險要處營建陽平關和白馬城。遠望漢中北面,巍巍的秦嶺隔斷了魏國。諸葛亮迅速熟悉地形,了解到從漢中進入魏國,有四條道路。第一條出秦嶺子午道,進入關中,直抵長安以南,其谷長六百六十里。第二條經(jīng)秦嶺褒斜道,出斜谷,進入關中西部,道路險峻多石,被曹操稱為“五百里石穴”。以上兩條在東段,直達關中,缺點是穿越秦嶺。第三條出陽平關,經(jīng)故道、散關,北上隴東。第四條出陽平關西行,經(jīng)魏境山高谷深、鋒銳坡陡的隴南山地,北上隴右。以上兩條在西段,比前兩條易行。最后那條路上,還有西漢水五百里可通漕運,直達隴右祁山。
在漢中治所南鄭,諸葛亮召集眾僚開會,商議如何進軍。督前部、領丞相司馬魏延建議出奇兵,先取長安。魏延是隨劉備入蜀的部屬,是一員能征善戰(zhàn)的猛將。劉備選拔鎮(zhèn)守漢中主將時,眾望非張飛莫屬,劉備卻簡拔魏延,令全軍震驚,可見魏延行軍打仗還是有他的獨到之處。
魏延陳述他的方案道:“我愿領精兵五千,背糧人五千,從褒中(今陜西褒城)出發(fā),沿秦嶺南麓,出子午向北,不到十天,便可攻到長安。”這個計劃十分誘人,但必須滿足于下列所有條件方能如愿:即魏延軍十天到達長安,夏侯淵棄城后,魏國援軍二十多天到才能完成集結,諸葛亮大軍從褒斜道定可如期會合。顯然,魏延之計雖然非常有吸引力,但風險太大,蜀國初次北伐,士氣正高,不容絲毫閃失。諸葛亮終于吐出兩個字:“懸危。”他解釋說,這個方案過于冒險,如果失敗是蜀軍承受不起的。
最后,他定下進軍路線和攻取目標,安全地走坦途,平穩(wěn)地攻取隴右,十拿九穩(wěn),而且沒有很大的風險。隴右是隴山(今六盤山)以西地區(qū)。攻取隴右,可以避開秦嶺天險,利于西漢水漕運,這是一條坦途。隴右還是產(chǎn)麥區(qū),有利于在敵境建立因糧于敵的根據(jù)地。隴右同關中相鄰,可以鉗制關中,順流而下則可進攻長安。
確定攻取隴右,也說明諸葛亮制訂的北伐戰(zhàn)略目標是分階段的,這就是:當前以奪取隴右為目標,中期以奪取長安及關中為目標,遠期則東出潼關,以攻占洛陽、北定中原、興復漢室。
諸葛亮北伐期間,三國進入鼎立初期。魏、吳都轉入戰(zhàn)略防御。魏國決定先求文治,后求武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偃武修文,休養(yǎng)人民,恢復生產(chǎn),增長國力,招懷遠方,因而對外僅采取守勢戰(zhàn)略;東吳主張發(fā)揮獨有的江防和水軍優(yōu)勢,并依靠同蜀軍的聯(lián)盟,依托長江,實行重點守備,將魏軍阻止于長江之外。唯有蜀國取攻勢戰(zhàn)略,最弱的國家反而最具有進攻性。這體現(xiàn)了劉備培養(yǎng)起來的蜀國獨特的作風,處境越是不利,越是敢于在逆境中挑戰(zhàn)。北伐的對手魏國實力強大,戰(zhàn)將如云,有豐富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諸葛亮必須兢兢業(yè)業(yè),認真對敵,迎接對自己軍事才能的挑戰(zhàn)。
諸葛亮當面之敵,是魏國西線兵力。魏國兵力部署為東、南、西、北四線。東、南線對東吳,西線對蜀國,如果西線緊急,南線隨時可以增援。西線設雍、涼都督區(qū),都督關中、隴右及隴右以西地區(qū),以曹真都督諸軍事,駐在關中,又特設次級的關中都督區(qū),以夏侯淵都督諸軍事。黃初三年,曹真回到京都,受任都督中外諸軍事,節(jié)制全國兵馬,關中只剩下夏侯淵 。西線兵力部署情況是,關中部署著魏國直屬的中央軍,隴右部署著州郡兵,即地方兵,隴右是西線的弱點。
為了牽制魏國南線兵力不得增援隴右,蜀漢建興五年(227)冬,諸葛亮策反魏國新城郡太守孟達歸順蜀國,向南線荊州方向揳進一枚釘子,但孟達投誠后麻痹大意,最終遭司馬懿偷襲而失敗。
蜀漢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首次率軍進攻魏國。以聲東擊西之計,令鎮(zhèn)軍將軍趙云、揚武將軍鄧芝率偏師為疑兵,前據(jù)漢中之箕谷(今陜西褒城),揚言由斜谷(今陜西眉縣)進攻關中之郿縣(今陜西眉縣),以吸引和鉗制關中魏軍,使其不得增援隴右;自己則率蜀軍主力出漢中西北,進攻隴右祁山(今甘肅禮縣),企圖以祁山為根據(jù)奪取整個隴右。祁山位于隴南天水郡,有居民萬戶,是此次蜀軍北伐要奪取的戰(zhàn)略要點。
諸葛亮的進攻,在魏國引起巨大震動。聽說諸葛亮出軍隴右,戎陣整齊,號令明肅,朝野上下無不恐慌。魏明帝比較清醒,認為諸葛亮過去靠秦嶺作屏障固守,魏國拿他沒辦法,現(xiàn)在送上門來,正可以乘他深入,通過內線作戰(zhàn)把他擊敗。立即令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關西),駐在郿縣,迎接趙云;令左將軍張郃率領步騎兵五萬為前鋒,歸曹真節(jié)制,前往隴右迎戰(zhàn)諸葛亮。明帝親往長安督戰(zhàn)。張郃駐屯在荊州,接令后率部迅速經(jīng)洛陽,沿關隴通道西進,須從街亭要地進入隴右,挫敗蜀軍奪占隴右的企圖。
諸葛亮大軍迅速攻占祁山、西縣,對隴右地方兵形成絕對的兵力優(yōu)勢。蜀國初次出兵,令魏國措手不及,三郡將領反水。隴右剩下隴西(今甘肅隴西)、廣魏郡不服。諸葛亮決心占領各郡,派蜀軍前往進攻。顯然,切斷關隴通道,阻止魏軍援軍進入隴右,而整個作戰(zhàn)的關鍵,在于能否封閉隴右;而封閉隴右,又在于能否扼守魏軍援兵由關中進入隴右的唯一咽喉通道街亭(今甘肅莊浪)。在當前情況下,守住街亭,滿盤皆活;失卻街亭,滿盤皆輸。
諸葛亮迅速組織前鋒軍前往街亭扼守。在選拔前鋒主將時,眾人以為可用有經(jīng)驗的將領魏延,但諸葛亮十分欣賞參軍馬謖,違背眾意令馬謖率軍為前鋒扼守街亭,自己坐鎮(zhèn)西縣指揮全軍。馬謖飽讀兵書,一直充當幕僚,這回手握重兵,很想把書本知識施展一番。他率大軍來到街亭,不問實際情況,違背諸葛亮囑咐,主力部隊不據(jù)險守城,反而舍水上山,駐在街亭南山上,企圖實現(xiàn)兵書說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戰(zhàn)術。張郃軍到后,直逼山下,切斷馬謖軍水源,然后展開進攻。蜀軍遭魏軍攻擊后,部隊亂作一團,很快作鳥獸散。
街亭一失,戰(zhàn)局逆轉。諸葛亮不再享有隴右優(yōu)勢地位,進無所據(jù),只得退回漢中。為阻擋司馬懿的大軍,諸葛亮甚至不得不冒險大唱“空城計”,方才使部隊全身而退。這次北伐,原本開局順利,已經(jīng)造成魏國不意、隴右兵力優(yōu)勢和三郡響應的大好局面,這是以后北伐再也難以獲得的。如果吳國、孟達在荊州配合攻魏,必將牽制魏軍荊州兵力,也許連張郃也難于西調。加之,諸葛亮在街亭之戰(zhàn)用人不當,自己也未親臨前線指揮。最后以封閉隴右作戰(zhàn)失敗,倉皇結束了第一次北伐。
失敗并不能阻止諸葛亮的決心。當年十二月,寒風凜冽中,浩浩蕩蕩的蜀軍又向故道(今陜西寶雞市)前進著。路盡管不好走,形勢卻喜人。前些日子得報,吳國地方官詐降,誘魏軍深入,魏軍東線曹休軍深入?yún)蔷澈蟊鴶。暇€司馬懿軍正在進行攻吳的準備,關中由于張郃從西線調回荊州而顯得十分虛弱。
真是天賜良機!諸葛亮決定再度北伐。他率蜀軍數(shù)萬,緊急走故道,出散關(今陜西寶雞),進入關中。諸葛亮進入關中后,不急于東下打長安,而是企圖指揮大軍向西方隴右前進,仍然打算封鎖隴道。這是一年中的第二次北伐,春天從隴上封鎖魏國,這回企圖從隴下隔斷魏國。
當時,蜀軍如果以一部兵力牽制陳倉,以主力機動野戰(zhàn),比較有利,但是諸葛亮傾其主力攻陳倉,恰好撞到魏軍槍口上。大將軍曹真早料到諸葛亮后來必出兵陳倉,預先部署將軍郝昭守城。陳倉原有舊城,郝昭增筑新城,構成上城、下城的防御體系。
魏軍緊急增援陳倉孤城。在長安,都督雍、涼諸軍事曹真派將軍費曜增援;在洛陽,魏明帝以驛馬急調張郃 。張郃從荊州到來后,魏明帝親自到河南城,置酒為張郃送行,令他率京都南北軍三萬余人增援。張郃深知諸葛亮的隊伍倉促深入魏國,必缺糧草,對魏明帝說,估計自己未到,諸葛亮已經(jīng)退兵了,屈指計算,蜀軍的糧食支持不了十天。張郃趁夜趕赴陳倉時,果如他之前所料,諸葛亮因糧盡已經(jīng)退兵。第二次北伐匆匆上陣,又草草收兵。蜀軍運送糧草戰(zhàn)線過長,糧草押運不及時,是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年,魏建興七年(229)春天,陳式率一支蜀軍向魏國進發(fā),攻占魏國邊境上的武都(今甘肅成縣)、陰平(今甘肅文縣)兩郡。此兩郡具有很大的戰(zhàn)略意義。武都是蜀軍出祁山的必經(jīng)之地,關系到蜀軍北伐側后的安全;陰平是入蜀陰平小道的起點,關系到蜀國防御的穩(wěn)定。魏國雍州(今陜西西安)刺史郭淮率軍企圖反擊陳式,諸葛亮得報后,率軍進抵武都北境之建威(今甘肅西)迎戰(zhàn)。郭淮自料不敵,急忙退軍。蜀軍攻陷兩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公元230年,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的趙云在成都病逝,享年七十六歲。他死前面向北方,連喊了三聲:北伐,北伐,北伐!諸葛亮聞訊,大哭一場。感嘆道:我的五虎猛將全部喪盡了!至此,蜀國與諸葛亮同時代的老將基本凋零,蜀國也進入人才凋零的尷尬時期,歷史上有名的“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歇后語可以見證此時此刻諸葛亮的悲哀心境。
蜀軍在進行上述三次北伐時,雖沒有得到吳國軍隊的配合,但是尚無東顧之憂,實乃聯(lián)吳之利。不料,蜀國內部卻有人反而開始產(chǎn)生對聯(lián)吳政策的動搖了。
這年四月,吳國向蜀國通報孫權稱帝,要求獲得承認,愿意并尊吳。這事在蜀國一部分官員中掀起軒然大波,因為蜀國以漢統(tǒng)合法繼承者立國,法統(tǒng)上不應接受劉姓以外的人稱帝。因而有人主張申明正義,斷絕聯(lián)盟友好。這實際上是要回到劉備、關羽與東吳為敵的老路去。
正統(tǒng)地位的糾纏和北伐戰(zhàn)略利益發(fā)生了強烈的沖突。諸葛亮覺得應當把戰(zhàn)略利益擺在首位。于是派衛(wèi)蔚陳震出使,慶賀孫權正式稱帝。雙方簽署盟文,稱頌“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給予他殊榮。這個盟文實際上是兩家的軍事條約,約定雙方“戮力一心,同討魏賊”。約定滅魏以后平分天下,建立東西朝:以徐、豫、幽、青四州歸吳,并、涼、翼、益 四州歸蜀。
諸葛亮立即感受到聯(lián)吳鞏固的好處,可以保證他集中精力對付魏國的麻煩。原來魏國在蜀國三次北伐后,準備全面反擊。這年十二月,諸葛亮部署漢中防御,把丞相府營移至南山下,在南鄭以西構筑漢城,以東構筑樂城,彼此構成犄角防御體系。
建興九年(231)二月,諸葛亮進行第四次北伐。大軍以其新發(fā)明的木牛運糧,再出祁山,企圖以糧源較多的祁山為據(jù)點,奪取隴右。再攻祁山,以出敵不意。
諸葛亮到達祁山后,以大軍圍困祁山守將賈嗣、魏平,以王平別守南圍,魏軍在祁山筑城守固。諸葛亮這次出兵,招引魏國北部鮮卑部族首領阿比能,阿比能等出兵北地郡石城,牽制魏國兵力。
這時,大司馬曹真有病,魏明帝把鎮(zhèn)守荊州的大將軍司馬懿從南線調到西線,任命為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主持西方軍事。司馬懿決心集中使用兵力,令費曜、戴凌留精兵四千守上邦(今甘肅天水市),其余全部西救祁山。張郃建議,分兵駐守雍(今陜西鳳翔)、郿,留作戰(zhàn)略預備隊,掩護大軍側后。司馬懿不愿分兵,對張郃說:“如果估計前軍能夠獨當蜀軍,你的意見是對的;如果不能,兵為三處,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司馬懿一句話泄露天機,原來他畏懼諸葛亮,要把兵力抱成一團。面對司馬懿全軍密集前進,諸葛亮企圖在野戰(zhàn)中殲滅該軍,然后奪取隴右。他留一部兵力圍攻祁山,自率主力到上隴迎戰(zhàn)。魏將郭淮、費曜夾擊諸葛亮,諸葛亮大破郭、費軍。這時雙方糧食都十分困難,諸葛亮乘勢大割上隴的小麥。
司馬懿找到蜀軍最大的弱點,是軍糧主要依靠國內運來,利在速戰(zhàn),不能久拖。也找到針對蜀軍弱點的戰(zhàn)法,即據(jù)險不戰(zhàn),以持久戰(zhàn)消耗蜀軍的軍糧,拖垮蜀軍,待其退兵后進行追擊。
諸葛亮求戰(zhàn)不得,無法曠日持久地與魏軍對耗。只得引軍退回祁山,企圖調動魏軍追擊,在運動中尋求戰(zhàn)機。司馬懿跟蹤蜀軍,來到鹵城(今甘肅天水)。魏軍眾將對司馬懿阻止出戰(zhàn)十分憤懣,張郃乘機說道,諸葛亮已成孤軍,糧食又少,很快就要退卻了,可分奇兵襲擾蜀軍后方,不宜只前進,而不敢逼近蜀軍,坐失民望。司馬懿不聽,堅持部隊尾隨諸葛亮軍,找到蜀軍后又登山掘營,卻始終不肯交戰(zhàn)。
祁山被圍后,守將賈嗣、魏平多次請求司馬懿出戰(zhàn)解救,都不獲準,怒而指責司馬懿“畏蜀如虎”,質問他將怎么對付天下人的恥笑。司馬懿無奈,五月初十,被迫發(fā)起攻勢,令張郃攻擊祁山蜀軍之南圍,自己率軍從中路攻擊諸葛亮軍。諸葛亮指揮魏延、高翔、吳班分頭迎擊,大破魏軍,司馬懿垂頭喪氣,回到軍營后堅守不出,更加堅定了避戰(zhàn)的決心。
一個尋戰(zhàn),一個避戰(zhàn);一個心急火燎,一個若無其事。魏國與蜀國再次玩起貓捉老鼠的游戲。
此時,蜀軍不再是街亭之戰(zhàn)和攻陳倉不下時的蜀軍,而是越戰(zhàn)越強的堅銳之師。蜀軍破魏大有希望,但前提是必須克服糧食不足的弱點,這是很不容易解決的大問題。六月,蜀軍正當節(jié)節(jié)勝利、士氣大振的時候,卻傳來諸葛亮退兵的命令。原來是宦官黃皓背后作祟,說諸葛亮統(tǒng)帥蜀軍精銳長年在外,恐難以節(jié)制云云,鼓動后主劉禪下令讓諸葛亮退兵。諸葛亮為失去戰(zhàn)機而痛徹心扉,卻不得不服從后主的命令。
蜀軍退兵,司馬懿大喜,急忙命令張郃追擊。張郃對諸葛亮用兵有切身感受,知道追擊的危險極大,勸阻道,兵法上說,圍城一定要開示出路,歸軍不應該去追。司馬懿忍辱負重,等的就是這一天,豈能放過,堅決不聽張郃意見。張郃不得已,進行追擊。到達青封木門(今天水西南)時,進入大谷中,群山聳立,鉆進蜀軍布好的口袋。蜀軍在山間設伏,等候多時,見張郃軍到來,弓弩亂發(fā),張郃身受重傷,一代名將,就此殞命。蜀軍則安全返回國內。
一般來說,退兵是極端危險的行動,然而諸葛亮卻能借退兵射殺魏國名將。即使處在不利境地,諸葛亮也往往能掌握戰(zhàn)場主動權,可見他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運用上,手法已日漸高超,軍事戰(zhàn)略水平也逐步成熟。
· 待續(xù) ·
圖 | 堆糖
文 、版式設計 | 湛藍
作者簡介
張中信,字峰源,四川通江人,經(jīng)濟學研究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成都市微型小說學會會長、成都市青羊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琴臺文藝》執(zhí)行主編。曾榮獲“全國優(yōu)秀讀書家庭”“四川省優(yōu)秀青年”稱號。出版《風流板板橋》《匪妻》《失語的村莊》《哦,野茶灞那些事兒》《成都書》等著作25。作品入選多種選本,榮獲四川文學獎和冰心散文獎等多種獎勵。
香落塵外書齋——香落塵外平臺團隊
總編:湛藍
名譽總編:趙麗麗
總編助理:無兮 特邀顧問:喬延鳳 桑恒昌
顧問:劉向東\蔣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張建華\李國仁\楊秀武
策劃部:
總策劃:崔加榮 策劃:白曉輝
主編:煙花 編輯:蓮之愛 朱愛華
美編:無兮 ETA Effi 路人
編輯部:
總監(jiān):徐和生 主編:清歡
編輯: 風碎倒影 連云雷
播音部:
部長: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開 過往云煙 眉如遠山 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