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一部國產影片的票房已經動輒以數十億計,但檢點票房排行榜,真正有藝術性、能成為經典的作品卻并不多。
??世界范圍內也是同樣,影史票房前十位的影片,幾乎全是“爆米花”電影;一些觀眾眼中的“yyds”,卻是市場慘敗。
??什么樣的電影是好電影——票房、藝術性、感動內心、啟迪人生、反映現實、創新體驗……哪個更重要?
耀眼的票房閃金光
11月18日,在上映50天后,《長津湖》票房超過56.5億,追上《戰狼2》、實現“只有吳京才能打敗吳京”的目標,只是時間問題。
雖然遭受疫情的痛擊,但中國電影市場依然生命力十足。近年來,電影票房持續走高,一部影片沒個幾十億的數字,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目前國內電影票房排行前十位,在冠軍《戰狼2》和亞軍《長津湖》之后,分別是《你好,李煥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3》《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美人魚》《我和我的祖國》。
就算是第十名《我和我的祖國》,票房也達到了31.7億。
與之相對應,組成中國電影頭部軍團的這十部作品,有一半的豆瓣評分不超過7.5分。其中《唐人街探案3》僅有5.3分,差評率達到了41.9%。
票房前十名里唯一豆瓣得分唯一超過8分的是個動畫片
雖然一家網站的評分并不能完全等同一部影片的質量,但來自大量普通觀眾的評價,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
制作浮夸、廉價感動、故事尷尬、低級笑料、脫離現實、藝術性不高……觀眾們不客氣地指出了這些“大片們”不同程度存在的問題。
的確,想從這“前十名”里挑選出一部能寫進影史、成為經典、留給后人的作品,似乎并不容易。
這并不是國產影片的錯,或者歸咎為“這屆觀眾不行”。在世界范圍內,情形也大同小異。
在目前的全球影片票房榜上,位居榜首的是《阿凡達》。這部橫掃全球的斂金大制作,在當年的奧斯卡上僅僅收獲視效、藝術指導和攝影三個相對較弱的獎項。表演、劇本、導演等方面均敗北。
有多少人記得男女主角的名字?
雖然奧斯卡并不是最高標準,《阿凡達》依然是電影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相比較那些一家獨攬十多個獎項的作品,比如《賓虛》或者《西區故事》、《英國病人》等,總是份量上輕了些。
《阿凡達》后面依次是《復仇者聯盟4》、《泰坦尼克號》、《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復仇者聯盟3》、《侏羅紀世界》、《獅子王》、《復仇者聯盟》、《速度與激情7》《冰雪奇緣2》——每一個名字都如雷貫耳,但凡對電影感興趣的人,恐怕都看過其中的一部或幾部,全部看過的人應該也不少,這也正是它們收獲超高票房的原因。
必須承認它們里的每一部都有其可取之處,有的也的確稱得上是“the king of the world”,但要說真正觸動了觀眾內心、引發了觀眾思考,抑或記錄了歷史的進程、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再或反映了現實與人性……這些貢獻跟其各自的票房并不成正比。
它們一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更多是因為閃著金光的耀眼票房。這自然也是來之不易的成功,但并不是一部電影的全部。
黯然落寞的“yyds”
無論IMDB還是豆瓣,位居榜首的是同一部作品——《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影片不用多介紹了,是無數影迷心中“yyds”(“永遠的神”),口碑在國外超過《教父》、在國內超過《霸王別姬》。
這是部小成本制作,投資只有2500萬美元,但就這也沒收回成本,其當年的北美票房只有1600萬美元,在年度美國本土電影票房榜上排在第51位。
如果僅以票房衡量,用“慘敗”來稱都不夸張。但它卻成為全世界觀眾心中最好的電影之一:“我從未見過有電影迷,他不喜歡《肖申克的救贖》”“曾經有幾年,每年都要看五遍以上”“沒有得過任何一個重量級大獎,卻站在了大部分投票影迷心目中的最頂端”。
然而又能怎樣,虧了就是虧了,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常年居于高分排行榜第一名的清一色男性出演的電影
好在《肖申克的救贖》并不是一個人在郁悶,相同命運的難兄難弟還有很多。《搏擊俱樂部》,另一部“不用多介紹”的神作,來自影迷的評價是“難以表述影片有多么精彩”“虛無主義與光影魅力絕佳契合的黑色幽默”,雖然有布拉德·皮特和愛德華·諾頓兩位大明星擔綱,但在1999年,它的北美票房只有投資額的一半略多。
《美國往事》、《銀翼殺手》、《埃及艷后》、《黨同伐異》……這些大名鼎鼎的神作,都是大型票房撲街現場。連《公民凱恩》這個無數次被各種機構評為“百年影史第一位”的教科書式作品,票房上都落得個灰頭土臉!
國內也是一樣。
馮小剛曾拍出了一系列賣弄小聰明甚至有“油滑”之嫌的賣座影片,偏偏最為誠懇、最值得致敬的《一九四二》商業上遭遇失??;吳宇森的《太平輪》,寫亂世中身不由己的沉浮和愛情,有人譽為是國內表現戰爭與人性最深入的影片之一,最后虧了三億四千萬;就算被認為是華語電影巔峰之作的《霸王別姬》,當年的票房4800萬,擱到今天差不多20億,也就是《羞羞的鐵拳》或者《捉妖記2》的水平。
編劇蘆葦曾說:拍《霸王別姬》和《活著》的時候,我很高興,我以為我們終于起步了,但沒想到,那就是終點。
當然,票房不高的影片中,十有八九都是因為其自身質量確實不行,但也有大量的優秀作品,在票房的檢驗中一敗涂地,留給市場一個黯然的背影。
影片票房高的原因都是相似的,無非天時地利人和兼備;票房失利的原因則各有各的不同,比如主創意識太超前、題材太小眾、風格太沉悶、宣發不給力、檔期選擇失誤,甚至是沒有流量明星、話題不夠勁爆等等,都可能讓一部好作品遭遇滑鐵盧。
“好電影”的標準是個啥
楊德昌在《一一》里有一句臺詞——電影發明之后,人類的生命至少比起以前延長了三倍。
《一一》是楊德昌最好的作品之一
電影藝術被全世界萬億人所喜愛,是建筑、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等所有藝術的綜合,把靜的藝術和動的藝術、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造型藝術和節奏藝術全都包括在內。
電影又擁有最為廣泛駁雜的受眾群體,很難說什么樣的電影是好電影。就算有奧斯卡、金球、金棕櫚等為數眾多的各式電影獎項和評審機構,也難以給出一個標準的答案。
某種意義上,票房是一個最為簡單粗暴的標準。畢竟觀眾用錢包投票,能讓大多數人買單的作品,不會差到哪里去。
這要看觀眾想從一部影片中得到什么。沉重話題的電影通常不會被很多喜歡,大多數人看電影的心態就是圖個娛樂,所以影史前十位的票房影片幾乎都是好人打壞人、打怪獸、飆汽車。
但作為一個藝術門類,電影還可以給我們更多。
拿《肖申克的救贖》來說,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女,卻依然能夠打動觀眾,并且歷經多年而魅力不減。因為從中可以看到人性之韌、希望與毅力、友誼的力量、反抗的智慧,以及對體制的反思。一部偉大而不朽的作品不是娛樂一場后就落幕,要能給人勇氣和思考。
在娛樂之外,一部優秀的影片,至少應該做到下面其中一項:
創造新的感官體驗,像《阿凡達》或《指環王》,能創造出一個有別于現實的平行宇宙就更好了;
講一個精彩的故事,或者將一個普通故事講得精彩,像《信條》或《兩桿大煙槍》;
帶來啟迪、引發思考,像《阿甘正傳》或《百萬美元寶貝》;
觸及人性、抵達內心,像《海上鋼琴師》或《辛德勒的名單》;
現實批判、記錄歷史,像《活著》或《霸王別姬》;
實驗藝術、先鋒前衛,像《生命之樹》或《穆赫蘭道》;
泰倫斯·馬力克《生命之樹》,被認為“美不勝收、不知所云”
當然,票房仍然是最重要的衡量與評判之一,除非有條件做到像姜文一樣任性——某次被記者問到拍片時有沒有考慮過票房,姜文回答“票房是什么?”——否則任何一個導演都不能不面對票房這柄達摩克里斯之劍。就算他有機會超脫一次兩次,恐怕也沒有第三次。畢竟電影是一個工業產業,有投資有回報,才是其良性運轉的機制。
法國戲劇家讓·阿努伊有句名言:“電影是一個產業,然而很不幸,它也是一門藝術?!碧饶艿糜须p全法,不負市場又不負藝術,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特別要說的是,對于好電影的標準,在國產電影的陣營里,還有重要的一項,那就是愛國主義、凝心聚力,像《戰狼2》和《長津湖》。
祝愿每一部優秀影片都能取得好票房,希望每一部高票房影片都能是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