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寒露,氣溫驟降。為了抵抗“大跳水式”的降溫,人們除了在白天增添衣物之外,紛紛在夜間換上了更厚的被子。
想必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天氣越冷,起床越難,整個人就仿佛被被子“封印”住了!溫暖被窩=冬日幸福,誰能在冬日拒絕一個厚重又暖和的被窩呢?
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和小編一樣,雖然市面上的新式被子層出不窮,比如羽絨被、纖維被、蠶絲被等等,且往往都打著“又輕又暖和”的旗號,但最愛的還是充滿陽光(螨蟲尸體)味道、厚實的大棉被,簡直是“溫暖的港灣”,只要蓋著它便能一夜好眠。
沒錯,厚重的大棉被能使人睡得更香并非錯覺!此前,來自瑞典的研究學者便發現,被子的重量是好睡的秘密——被子越重,睡得越香(這次是真的上了鏈接)。
蓋6-8公斤(kg)重的被子入睡,僅一個月的時間,參與者的失眠改善有效率便能達到59.4%,完全緩解率高達42.2%,顯著改善睡眠。不僅如此,在一年內還能治愈大多數失眠患者,減輕抑郁和焦慮的癥狀。
事實上,蓋厚被子以緩解失眠和焦慮等疾病,已成為專業治療的重要部分。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一直以來,科學家們也在努力探明背后的機制。
近日,由瑞典大腦研究基金會牽頭開展的研究解釋了“蓋厚被子改善睡眠”的一大原因——被子越重,睡前褪黑素釋放得越多,睡眠自然更好。該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上。
https://doi.org/10.1111/jsr.13743
研究共納入26名體重正常、不吸煙的年輕健康男女(15男11女,并排除了女性月經周期的混雜因素)參加到研究中,按照隨機和交叉的順序,進行了兩個階段的試驗。
在第一階段試驗中,參與者被要求蓋上厚被子,被子的重量相當于參與者體重的12.2%(以60kg的人為例,被子約重7.3kg);而第二階段中,則蓋上較輕的毯子,約體重的2.4%(還以60kg的人為例,被子約重1.4kg)。
此外,通過收集參與者的唾液,并檢測其中褪黑素、α-淀粉酶、皮質醇和催產素的含量,研究者能以此分析被子重量對多種激素的影響,探明被子改善睡眠過程中的“罪魁禍首”。
試驗設計(2階段)
卡羅林斯卡嗜睡量表 (Karolinska Sleepiness Scale,KSS)測量結果顯示,蓋厚被子的KSS得分比蓋輕毛毯的高出0.2±0.2分,且越接近入睡時間,KSS的得分越高,即困倦程度更高。不過,兩組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
但兩組之間的褪黑素濃度有了明顯區別!在蓋厚被子的情況下,參與者唾液中褪黑素濃度的增幅更大。蓋上厚重的被子,能使參與者的唾液褪黑素濃度在22:00-23:00之間(睡前一小時)平均上升約6.6±0.7pg/mL,比蓋較輕被子的顯著增加32%!
褪黑素是一種由腦松果體分泌的激素,在睡眠時間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褪黑素能夠有效促進睡眠,并改善焦慮。被子重了,腦內分泌的褪黑素增加了,自然能睡得更香。
厚和輕被子對唾液中褪黑素(a)、皮質醇(b)、α-淀粉酶(c)、催產素(d)、主觀嗜睡評級(e)的影響
不過,對比其他激素,如皮質醇、α-淀粉酶、催產素等,卻沒有發現兩組之間的顯著差異。
研究者認為,厚重被子帶來的“壓力”激活了皮膚感覺傳入神經,并通過脊髓將這種感覺傳達給了腦內的孤束核(NTS)。孤束核接受到“壓力”的信號后,進一步將其投射至下丘腦的室旁核(PVH)。了解“睡眠緩解壓力”的人一定對室旁核并不陌生,沒錯,室旁核便是那個有著小細胞催產素神經元的腦區,通過刺激這個區域,能夠增強人們內心的平靜和幸福,減少恐懼、壓力和疼痛的感受。此外,這些神經元還與松果體相連,進而影響褪黑素的釋放。
綜上,本研究首次證明,蓋上7kg左右的厚重被子,能夠有效增加睡前褪黑素的釋放,從而改善睡眠,這也為“冬天早晨起床困難”增添了一個新依據。
就是說,冬天起不來床,真的不能怪我啊,只能說是厚被子的鍋
[1]Meth EMS, Brand?o LEM, van Egmond LT, et al. A weighted blanket increases pre-sleep salivary concentrations of melatonin in young, healthy adult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Oct 3]. J Sleep Res. 2022;e13743. doi:10.1111/jsr.13743
[2]Ekholm B, Spulber S, Adler 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weighted chain blankets for insomnia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 J Clin Sleep Med. 2020;16(9):1567-1577. doi:10.5664/jcsm.8636
編輯:Ar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