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說:“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一個人一味的熱情其實是盲目的。你一定會有大部分的時候是冷淡的,才能夠對比出你對哪些事情是懷抱著極高的熱情。”
是的,做人,不能一味的熱情對待他人,取悅自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不犧牲自己去迎合別人,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做人如果溫暖很累,那就做個冷淡的人。總是顧及別人的感受會讓自己更累更煩,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討好別人,先討好自己,原因很簡單,我們是為自己而活的,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永遠做不到讓每個人都滿意,自己滿意就行。
北野武說:“人這種東西啊,不管外表修飾得多么光鮮亮麗,削掉一層皮后就只剩下了一堆欲望。”是啊,人生在世,我們渾身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欲望。欲望讓我們有了進取的動力,也讓社會不斷前行。
然而,欲望一旦膨脹過頭了,那就會越來越放縱和肆無忌憚,最終讓自己疲憊不堪。有些人為了滿足欲望,無所不用其極,傷害了被人,也傷害了自己。欲望,適可而止,才容易得到滿足,也才能快樂。
正如現在很多人為了滿足欲望,迎合環境,產生了過度消費,讓自身背負了不小的一筆消費貸。為了還款,又需要拼命地工作、加班、應酬,每天生活在煎熬當中,消耗了自己的身體,精神也受到折磨。
看起來是拼命的努力,日子卻越過越累。這就是欲望過滿帶來的副作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會垮掉,家會散掉。欲望需要有,但一定要適度,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極限。
其實,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聲名,不再汲汲于富貴,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仔細想想,好的生活,真的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對欲望冷淡一點,追求少一點,生活就輕松一點。
亦舒說:“城市中人,看似光鮮,其實個個暗藏漏洞。高朋滿座,客似云來,然而真正能傾心交談的,卻未必有三兩個。”深以為然,酒桌上胡話、醉話、奉承話,就是很難有真話。
許多人總是自詡社交圈里的朋友多,其實他們心里明白,社交場上主宰的絕對不是友誼,而是利益。沒有利益的社交場,誰愿意進入。你想收獲,就必須付出,社交場上從來就沒有不勞而獲。
所謂的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識你。所謂的交情,不是你能幫多少人,而是你困難的時候多少人能幫助你。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急著通過社交把自己推銷出去,而是沉淀自己后,讓別人能主動找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的社交都是無用的,強迫自己加入一個又一個不屬于自己的圈子,讓自己身心俱疲。把那些寶貴的時間,拿來自我增值,更有意義。正如俗話說的那樣:種好了梧桐樹,自然能引來金鳳凰。
我們總是盼望被外界認可,可到最后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不要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別人的生活里,擠不進的圈子就不要硬擠,傷到了自己,笑話了別人。對社交冷淡一點,給自己多點空間。
讓別人舒服,這是一種善良,但是千萬不要委屈自己。太過熱情會讓自己顯得很廉價,適當的冷淡,反而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沒有原則的熱情,只會讓自己受傷,有原則、有底線、有立場,擁抱他人,也能溫暖自己。
人生來孤獨,至于知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強加于人,也不要拿別人的標準強加于自己。一味的溫暖別人,真的很累,留一點溫度給自己,讓自己不那么辛苦。
冷淡不是冷漠,而是為自己而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不想做的事情絕不勉強自己做。不討好別人,也不迎合,取之所需,完善己身,不貪婪,不過度這才真正活出了自己。冷淡不是冷漠,而是為了成就溫度。一個人冷淡的人,可以變得熱情。可一個熱情的人,最悲慘的就是慢慢變得冷淡。溫暖不是本能,與人相處,從冷淡開始,才能給自己進步的機會。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保持熱情,學會冷淡,你的熱情才會被珍惜;一個人不可能對所有人都熱情,學會冷淡,才能成全親近的人的溫暖。舒服的關系,就是適當的距離和冷暖,把握冷淡和熱情的分寸。人啊,終究要先學會取悅自己,你可以讓別人舒服,但千萬不要虧待自己、難為自己。溫暖過頭了,就會很累,沒有誰能滿足所有人的期待,也不可能對所有人都保持熱情。
總是按照別人的想法生活,總是在乎別人的眼光好看法,既不能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也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少摻和別人的事,不管老天的事,看淡一切,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
誰都不僅僅是為別人而活的,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為自己而活。所以,我們不光要學會讓別人舒服,更要學會讓自己舒服。為了不讓自己活得那么累,所以要學會適當的拒絕。要知道:取悅自己,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