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臟部位疼痛明顯
肝臟本身位于右胸下方,所以疼痛位置是右肋骨附近,發作時呈刺痛或者隱痛,因為每個人的疾病發展程度不一樣,所以疼痛感為持續性或不定時性。
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體積變大的腫瘤壓迫了肝包膜,導致肝包膜備受牽拉。
2、消化系統出現異常
肝臟是機體消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生病變后或合并有胃腸道淤血情況,人體會出現消化障礙,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表現癥狀是腹瀉、惡心或者食欲下降、腹脹。
3、持續性的發燒
尤其是已經發展成肝癌的病人,因為身體的免疫力受損嚴重,比較容易被病菌侵襲,在機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失衡后,會長期出現低熱狀態,極少部分的病人會體溫超過39℃。
4、身形消瘦、四肢乏力
肝臟病變后,肝功能會嚴重受損,所以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會隨之下降,長期以往病人則會消瘦乏力,沒有足夠的營養補給還容易導致病人精神不集中。
當身體出現這些信號后,常見的常規檢查是肝臟部位的CT、B超影像檢查和血液檢查,在確診肝癌以后,還應接受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和血清酶、穿刺等檢查。
因為肝臟屬于上消化道,同膽囊、胃部或食道關系密切,而這些器官出現病變后跟肝癌的臨床表現非常相似,所以完善的檢查很有必要,這樣才能正確地掌握身體的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