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一輯 農用化學物質污染防治
 第一輯 農用化學物質污染防治
  化肥、農藥、塑料薄膜等農用化學物質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已成為農業
增產增收的重要手段,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各類
化學物質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亦帶來了一系列的諸如生態平衡破壞、土壤肥
力降低、農產品質量下降等環境問題。

  一、化肥污染與防治
  (一)化肥使用與污染狀況
  山東省利用化肥始于50年代初,70年代以后化肥用量迅速增長。1952年全省化
肥施用量僅為4萬噸,1965年達到56.4萬噸,1978年為529.3萬噸,1989年達959.5
萬噸,平均每畝化肥施用量由1952年的0.31公斤/畝,猛增到1989年的93公斤/畝,
增長了近300倍。1995年,全省化肥施用量(折純)降至362.3萬噸,每畝平均施用36
公斤。由于全省的化肥施用量存在著品種單一,利用率低,產品質量差的問題,造
成了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在氮肥污染、磷肥污染和化肥中的雜質污染。
  1.氮肥污染
  山東省使用的氮肥以碳銨和氨水等氨態氮為主,由于氮肥易揮發和流失,其利
用率一般不超過45%,流失的氮肥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現在:①長期大量使用
氮肥,使土壤理化性質改變,土壤板結,通氣透水性差,肥力降低等,影響作物的
正常生長。同時,過量施用氮肥還造成土壤中硝態氮含量增加,被農作物和蔬菜吸
收、富集,影響農產品的質量。②施用氮肥后,那些未被吸收利用的氮素滲透到地
下,使地下水中的硝酸鹽含量增加,影響了地下水的質量。③大量未被吸收利用的
氮肥隨地表徑流進入陸地水域,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④散逸到大氣中的氮元素,
使大氣中氮氧化物(NOx)含量增加,致使大氣受到污染。
  2.磷肥污染
  山東省使用的磷肥主要品種是過磷酸鈣,其次是磷酸二銨、磷酸二氫鉀等。據
調查,全省耕地畝均施磷肥25公斤以上,部分地區在50公斤,甚至達150公斤以上。
由于施用方法、搭配比例不當,致使大量的可溶性磷酸鹽與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鋅結
合成難溶的磷酸鋅,從而使土壤和作物缺鋅。目前,全省大約1億畝左右耕地缺鋅,
由此而誘發了多種植物疾病,影響了正常農業生產。另一方面,在施用磷肥過程中,
流失的磷肥進入河、湖、海等水域,與氮素共同作用,造成了水體的富營養化和近
岸海域赤潮的發生。
  3.化肥中的雜質污染
  化肥中含有重金屬、無機酸、有機化合物等有害成分。長期施用化肥,化肥中
的有害成分,尤其是重金屬,如銅、鋅、鉛、鉻、鎘等,便在土壤中積累,通過根
系,在農作物體內或果實中富集,造成污染。據1989年對濟南、淄博、煙臺、泰安、
棗莊、菏澤6市地重污染區的菜地土壤污染狀況的調查,銅、鉻、鎘、汞等元素均
值皆超標,其中以汞最嚴重。據省土壤肥料工作站1995年對2713個化肥樣品監測,
全省有12673噸化肥不符合質量標準。另外,由于長期施用化肥,致使地力下降,
土壤有機質、氮和磷嚴重不足。
  (二)化肥污染的防治
  山東省有耕地1億多畝,為改善土壤肥力,減輕化肥污染,全省各地普遍推廣
了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擴大綠肥,進行秸稈還田等方法。1988年12月13日,國
務院發布了《關于重視和加強有機肥料工作的指示》,強調要十分重視有機肥料工
作,省農業廳召開專門會議貫徹。1990年2月10日,省政府頒布《山東省耕地保養
暫行規定》,各市地、縣都制訂了實施細則,使增施有機肥開始走上法制化軌道。
據統計,全省95%以上的耕地連年施用有機肥,1995年全省秸稈還田面積6500.56
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7%,配方施肥面積7000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9%以上。
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不僅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減少了化肥的無效投入,減輕了對
環境的污染,而且還顯著地提高了作物產量和質量。
  1989年,全省開展了雙氰胺防止蔬菜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試驗研究,結果表
明,在施用氮肥的同時配比一定量的雙氰胺,對抑制蔬菜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積
聚具有明顯的作用,這項技術已開始在全省推廣應用。
  二、農藥污染與防治
  (一)農藥使用及污染狀況
  山東省自50年代初開始使用農藥,且用藥量逐年增加。按耕地面積計算,最初
用藥量為每畝0.11公斤,此后每年都有所增加,到80年代初已達到每畝2公斤,而
且種類不斷增加。最初,主要使用六六六、DDT等高毒、高殘留的有機氯農藥,對
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1983年國家規定禁止使用六六六、DDT等高殘留
有機農藥,研制并生產了釘螟松、辛硫磷、菊脂類等高效、低毒性、低殘留的新型
農藥,以取代原有農藥。到1995年,全省以新型農藥為主。但是,仍有部分廠家和
農業區在生產使用違禁農藥,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1.農藥對大氣、水體和土壤的污染
  農藥在噴施過程中,散逸到大氣中,滴落在土壤里。在稻田施用的農藥,直接
進入水體,也造成污染。由于全省農藥利用率低,污染相對加重,據監測,全省土
壤中六六六、DDT的檢出率較高,通過分析,不同的土壤類型對農藥的吸附能力不
一樣,一般規律是粘土>壤質土>砂質土;棉田>菜田>林地>農田。
  2.農藥對農畜產品的污染
  農藥被農作物吸收,進入動植物體內,通過生物富集,造成了農畜產品的污染。
據監測,山東省的糧食作物、蔬菜和畜產品中,六六六、DDT的檢出率均高于正常
值。
  3.農藥對人體的污染
  人們在施用農藥過程中,因操作不當,加之農藥生產廠家的“三廢”排放,均
對人體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在農藥中毒事件中,又以有機磷農藥為主,且主要
分布于產棉區。  
  4.農藥的使用,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使用農藥來抑制病蟲害,雖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對自然界帶來了新的問
題。農藥殺死了害蟲,同時也危及了害蟲的天敵,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破壞
了自然生態平衡。
  (二)農藥污染的防治
  為了減輕農藥污染,山東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嚴格執
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藥安全使用規則》。1982年3月5日,省政府組織農
業廳、衛生廳等部門研究了加強農藥安全使用管理、防止中毒的措施,并號召認真
貫徹實施《農藥安全使用規定》。1983年4月,省農業廳、衛生廳等7廳局修訂印發
了《山東省農藥安全使用規程》,先后停止了汞制劑和有機氯農藥的生產使用,推
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有機磷和菊脂類農藥,并不斷提高農藥使用的技術水平。
同時,積極保護和利用天敵資源,或應用微生物農藥進行生物防治,收到了良好效
果。據1989年對全省20個農業商品糧基地的監測,山東省農田土壤及農產品中有機
氯農藥的檢出率雖仍為100%,但殘留量卻呈下降趨勢。全省農藥中毒人數也由
1983年的24177人下降到1995年的8600人。
  70年代,全省有機氯農藥六六六、DDT年均銷售量達4000萬公斤,占農藥總銷
售量的70%以上。1983年國家明令禁止生產和使用六六六、DDT農藥,根據這一決
定,省植保總站在全省組織了28個農藥新品種、新劑型的210次試驗示范,篩選出
一批取代農藥品種,因此,有機氯農藥銷量迅速下降,同時,有機磷和菊脂類等取
代農藥的供銷量逐年增加。全省還積極推廣了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和物理、化學、生
物等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全省生物防治面積由1978年的34萬畝增加到1995年的
1900萬畝,增加了55倍,綜合防治面積已達7900萬畝。如日照大沙洼林場有林面積
8000多畝,1982年以來引進灰喜鵲進行生物防治,通過“以鳥治蟲”,近千只灰喜
鵲控制了林間害蟲。又如省生態農業試點單位五蓮縣芙蓉莊村,積極進行了綜合防
治農業病蟲害,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型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在村四周架
設黑光燈誘殺和預報害蟲,并懸掛了120個招引益鳥箱,取得了良好效果。
  80年代以后,山東省各市地還開展了無公害蔬菜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以
防止農作物中農藥等有毒化學物質的積累,生產安全、優質、無污染的農產品。省
農業環保站先后在棗莊市藤羅鄉、平陰店子農場、歷城的柳埠、仲宮以及濟寧、壽
光等地開展了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開發建設,濟寧、泰安等地相繼出臺了無公害
蔬菜生產規程,控制農用化學物質的使用品種和使用量、使用時間,減少殘留和污
染。1990年,經農業廳辦公會決定,成立了由農墾局、環保站和優質產品開發中心
組成的綠色食品辦公室,主要負責綠色食品開發、檢測,綠色食品標志的認證和工
程基地建設等。到1995年底,全省已有黃河大米、廣北奶粉等57種產品獲得國家綠
色食品標志使用權。
  三、農用塑料薄膜污染與控制
  農用塑料薄膜因具有提高地表溫度、保護土壤水分等優點,80年代以后被廣泛
用于農作物栽培中,并且應用的作物種類和面積不斷擴大。據統計,僅花生一項,
1980-1990年,累計推廣面積1千多萬畝,增產約10億公斤。地膜覆蓋技術給農業生
產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地膜是一種高分
子聚合物,在自然狀態下難以分解,長期使用地膜覆蓋的農田,隨著殘留量的增加,
對農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改變了土壤的性狀,使土壤的透水透
氣性變差,阻礙了農作物根系的發育和對水、肥的吸收,且影響大田機械的操作,
造成了農作物的減產。另一方面,地膜中常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增塑劑,進入土壤或
揮發到大氣中,成為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
  農用塑膜污染主要是由殘存在土壤中的地膜引起的。減輕污染的辦法:一是在
下茬作物耕種前充分撿拾田間殘留的地膜,將廢舊地膜再回收利用;二是研制、開
發了降解地膜和生物膜等新型地膜,以減少地膜在農田的殘留數量及殘留時間。但
由于新型地膜造價高,分解速度不適宜,還未能大量生產和應用,需要進一步研究、
實驗和推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2007年農藥、化肥產量及增速
(原創)有機農業:現代科技下的傳統回歸
我國農業耕地污染現狀及修復需求規模分析
化學農業
中考化學第一輪復習考點分析:化學肥料
生態農場管理第一講:中國農業主要問題分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阳西县| 陇西县| 武威市| 革吉县| 丹阳市| 当雄县| 台北县| 张家港市| 界首市| 宜城市| 琼结县| 阿克苏市| 阜平县| 东城区| 平乡县| 沽源县| 平定县| 乌兰察布市| 石楼县| 中山市| 应城市| 武夷山市| 连城县| 黔东| 皮山县| 永善县| 龙门县| 老河口市| 兴国县| 林口县| 开鲁县| 井研县| 宜宾市| 密山市| 彭阳县| 天峨县| 上饶县| 区。| 巴南区|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