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 愛 致 禍 顏之推
【原文】
人之愛子,罕亦能均①,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②。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③,更所以禍之④。
(《顏氏家訓·教子》)
【注釋】
1、罕亦能均:少有能夠均平的。罕,稀少。亦,句間語助詞,此種用法罕見。
2、頑魯者:頑皮愚笨的子女。 矜憐:憐憫愛惜。
3、厚之:厚愛他(她)。厚,形容詞作動詞用,厚待,厚愛。
4、更所以禍之:也因此害了他(她)。更,再,也,根據上下文意有轉折意,可譯為“但是”。所以:用……來。 禍:傷害。名詞作動詞用。
【譯文】
人們疼愛子女,很少能做到均平的。從古至今,這方面的弊病太多了。子女賢德聰明的固然應該賞識愛護,就是頑皮愚笨的也應當憐憫愛惜。偏愛嬌寵子女的人,雖主觀上是想厚愛他(她),但實際上是以此害了他(她)。
【評說】
顏之推在這里又提出一個父母對待子女要一碗水端平的問題,他主張子女不分賢愚好壞都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偏愛子女,反會禍之。事實是不只受嬌寵者受害,被冷漠的子女心里也很不平衡,他們會覺得父母偏心,自尊心受損,有失落感,進而怨恨之心生,甚而會采取一些過激行為,如頂撞、怠工、出走、輕生、報復等,如不及時溝通,雖骨肉至親,而變為路人、仇人的事也屢屢見諸報端,故天下父母不可不察!
由多生子女之偏愛,想到了對獨生子女有無偏愛的問題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有兩重含義:一是非正確的愛,所謂溺愛,對孩子過分地寵愛。滿足他們的非分要求,提供優裕的生活條件而在思想品德方面不作嚴格要求,也不注重體力勞動鍛煉,這種子女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孤傲任性,缺乏同情心,怕苦怕累怕臟,團隊精神差,學業成績不好,很難成才。其二,是家長按自己的喜好對待子女,子女的愛好與自己的愛好合拍的賞愛之,子女無自己喜好的則強加之,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有無這方面的特長,只管讓你跟大流,參加這培訓班那培訓班,否則,就像吃了什么虧似的。實不知強扭的瓜不甜,搭了時間,花了錢,孩子受了罪,而收效甚微。
有些教師偏愛品學兼優的學生,愛思想品德好學業稍差的學生次之,對品學后進的學生不感興趣,乃至冷淡卑視。因此,致使師生關系緊張,課堂教學不諧,學習熱情不高,教學成績不佳。讀了這則短文不應該認真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