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揚州地區,有一座被稱為“瓊花觀”的景區,相傳此地盛開著神奇的瓊花,并且隋煬帝也曾專程來此觀賞。瓊花究竟是一種什么花?它是否如傳說中的那般漂亮?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瓊花觀又被稱為蕃厘觀,位于江蘇揚州文昌中路,是一座始建于漢代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筑,也是揚州市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瓊花觀的建筑時間,大致在公元前11年左右,即西漢元延二年。一開始之時,瓊花觀是一座后土女神廟,后土女神的出現,源自于古代母系氏族社會,據說她掌管陰陽、哺育萬物,因此也被稱為是大地之母。
唐代時期,后土廟被予以增修,取名為“唐昌觀”。宋代時期,宋徽宗來到此地,并取古籍之語,以“蕃釐”二字為其取名,有“多福大?!敝狻^嵱^之所以會被稱為是瓊花觀,其實與瓊花有些不解的淵源。據說,瓊花觀曾以一株瓊花而得名,素有“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之盛譽。隋代隋煬帝是歷史上著名的昏君,他聽說揚州瓊花盛景,便專程命人開鑿大運河,乘豪華龍舟前來此處,觀賞瓊花之美景。
如果從歷史角度來看,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專程觀賞瓊花,未免顯得有些言過其實。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后世人們都認為,瓊花只不過是文學家為描述楊廣的昏庸,而精心編造出的一種花卉,它實際應該并不存在。
可是通讀史書后,我們卻能發現一個問題,即瓊花確實在很多文獻中被提到過,并且還與諸多歷史事件有關。北宋宋仁宗時期,皇帝曾命人專程來到揚州,將瓊花從揚州移植到汴京的御花園。可是到了第二年,被移植的瓊花全部枯萎,宋仁宗無奈,只能命人將其送回揚州,而這些瓊花到了揚州后,便立即重新開放,時人盡皆為之稱奇。
金國入侵宋境時,他們對于揚州的繁榮十分流連,海陵王更是將瓊花連根拔起,送往北地栽培,致使揚州瓊花面臨絕種之災。幸虧有人懂行,他們利用花根,令瓊花重新得以開放。南宋末年,蒙元鐵騎攻破揚州后,開始了一場大肆的屠戮,而瓊花的命運也與宋廷一樣,從此徹底枯萎不再盛開,歷史上遂傳出了“瓊花,與宋之興俱興,與宋之亡俱亡”的說法。
瓊花究竟是一種什么花?為何會在歷史中顯得如此神秘?瓊花其實就是一種名為“聚八仙”的花卉。聚八仙是一種生長在長江流域的著名觀賞樹木,為莢蒾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植物。瓊花花瓣為聚傘花序,周圍具有大型的不孕花,花冠部分呈白色輻射狀,長度約為2.5毫米?;ǘ涞蛄愫?,所結出的果實為紅色,后慢慢變成黑色橢圓形態,整個花期為4個月左右。
該種說法由來已久,是生物界較為認同的一種主流說法。不過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不同的聲音,認為瓊花并不是聚八仙。宋代鄭興裔曾在自己的著作《瓊花辨》中談到:“瓊花大而雄厚,其色淡黃;聚八仙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瓊花葉柔而瑩澤,聚八仙葉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瓊花蕊與花平,不結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結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至于以上兩種說法孰對孰錯,讀者們仍需見仁見智。
到了今天,瓊花已經很少被人提起,知名度也遠不如之前。究其原因,還是由于瓊花本身與隋煬帝相聯密切,以致于人們一旦提起瓊花,便能想起這位亡國之主。由此可見,如今瓊花被冷淡的現象,過錯并不在于其本身,但是它畢竟也是亡國的引子。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最后我們只能感嘆一句,即使是一朵花的命運,也需要正能量的維護,一旦遇到了負能量,那就只能認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