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它所展示出的文物都是國內頂尖級的。在游覽國博時,我們會發現一塊勇士銅牌,這塊銅牌上雕刻的動物有些奇怪,第一眼看像豹子,第二眼看像貓,它究竟是什么動物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
揭秘這個動物之前,咱們先了解一下明朝朱厚照時代的“禁衛軍”。
明朝時期士兵是分三六九等的,而等級最高的軍隊是“禁衛軍”,他們是皇帝貼身的保衛人員,當皇帝遇到危難時,他們必定沖在最前面。禁衛軍的準入門檻非常高,是從軍隊中層層篩選出來的。
在現代職場中,大家可以用打卡或人臉識別的方式進行簽到,這樣的方式會避免其他人員進入公司內部。那么,在科學技術落后的古代,士兵們憑借什么出入朱厚照的皇宮呢?
為進一步保障皇帝的安全,相關部門會給禁衛軍發腰牌。也就是說,在皇宮內活動時,大家只認牌,不認人。
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1505年繼位后,他竟下詔修建一個特殊的場所——豹房。關于豹房的用途有兩種猜測,其一,它是朱厚照的享樂場所,其二,它是軍事總部。
根據《萬歷野獲編》:“嘉靖十年兵部覆勇士張升奏,西苑豹房畜土豹一只……”,這段記載中的“西苑豹房”指的就是明武宗的豹房,而豹房中確實有一只豹子。
這只豹子很有可能就是山里的豹子,那么它能是我們常說的獵豹嗎?
在陜西乾縣唐懿德太子墓壁畫中,我們曾發現有士兵牽著“豹子”(應該是獵豹)在尋街。眾所周知,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它是天生的獵手,人們曾馴養它們讓其協助打獵。
朱厚照手下的侍衛,腰里都懸掛著“豹房勇士銅牌”該銅牌高9.8厘米,厚0.7厘米。在國博的那塊銅牌的正面鑄“豹字九百五十五號”,反面鑄“養豹官軍勇士懸帶此牌”。 朱厚照曾嚴格規定,沒有此牌者不得隨意出入豹房,如無故丟失必將嚴懲。
最奇的銅牌的正面還刻了一只動物,這只動物蹲坐在地上,從外形上看,它與獵豹非常相似。通過前文的分析,小編確認為這只動物是豹子的概率比較低,豹子是食肉動物,并且暴躁難馴,只能將他們關在籠子中觀賞,絕對不能帶出去打獵,因為,他們會將人認成獵物。
銅牌中鑄的動物,其實與豹子是有明顯不同的,銅牌中的動物尾巴非常長。在《灤京雜詠》詩中:“兩行排列金錢豹,欽察將軍馬上駝。”這句詩中提到“金錢豹”和“馬上駝”,那么,詩中的金錢豹和“馬上駝”指的是什么呢?
通過翻閱相關資料,古人在狩獵時會帶“猞猁猻”,它與豹子都屬于貓科動物,兩者進行對比后,除了外形相似外,它們都擅長捕獵。最重要的一點是,猞猁猻容易被人類馴化。
我們都知道,成年的豹子體重是60-100千克,約等于一個成年人的體重,而猞猁猻體重是18—32千克,更適合在馬上攜帶(可以蹲踞在馬臀部的坐墊之上),而讓一個成年豹子,蹲踞在馬臀部的坐墊上,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太重,馬根本跑不起來)而按照豹子的體型分析,它絕對不可能上馬,。
故此,古代的獵豹,小編推測皆是猞猁猻。
朱厚照是一國之主,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無論是朝廷上,還是生活中,他希望所有人都臣服自己。所以,他并不喜歡難以馴服的動物(土豹),更何況將這種動物鑄在銅牌上。反觀獵豹(猞猁猻),不僅兇猛,還可以為皇帝所用,朱厚照哪能不喜歡這種“一心為主”的動物。
各位讀者,通過以上的分析“豹房勇士銅牌”鑄造的動物,應該是猞猁猻,而不是豹子,您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