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曉雅(長安大學)
近日,全國多地發布2021婚姻登記大數據。其中,安徽省去年登記結婚的“姐弟戀”超過兩成,而杭州市去年也有萬余對“姐弟戀”步入婚姻。這兩地“姐弟戀”占比均超過男女同齡結婚人數的占比。業內人士介紹,在武漢的婚戀市場上,同樣出現了“姐弟戀”需求上升的趨勢。(11月2日 極目新聞)
就在幾年前,年齡在30歲左右還單身的女性,被調侃為“大齡剩女”。一部分女性在婚戀市場上因為失去了“年齡優勢”,所以處于很被動的位置。但今天,“姐弟戀”沖上熱搜,不知不覺間,“姐姐們”追求愛情,不再因為年齡受到限制。大家普遍認為,年齡稍長的“姐姐們”反而會具有“成熟、體貼、獨立”等同齡人不具備的優點。
女性年齡大不再成為被挑剔的條件,反而更受歡迎。一方面是因為,女性在經濟上獨立程度越來越高,思想更加開放,精神也更加充實,在婚戀問題上的“焦慮感”減輕。另一方面則反應出,男性的“大男子主義”觀念減少,不再被強迫成為婚戀中的強勢一方。“姐弟戀”模式,讓男女雙方能夠更加互相依戀,而不是單純的“弱者依附于強者”,這對構建健康穩定的家庭關系十分有利。
新生一代的家庭關系、成長環境、思想狀態都讓他們形成了獨特的擇偶標準。有很多“獨生子女”的男性表示,會偏愛年齡較大的戀愛對象,因為希望有一個年長的異性來照顧和叮囑自己。近年“姐弟戀”題材的影視劇也受到很大關注,姐弟戀不再是什么新鮮事。社會對男女雙方的包容度擴大,也就自然而然讓年齡對婚戀的影響減小。
從對“大齡剩女”的調侃,到對“姐姐”的偏愛,愛情漸漸變得簡單純粹,也體現出社會更加多元化、更加包容、更加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