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荒野計劃大橫斷千公里百日探線團隊現已完成第三到第五分段探線任務。
在此期間,他們沿貢嘎山區,觀雪山、看海子,從雅礱江畔開始,尋找花海,在營地看過絢麗的朝霞、星空,也遭遇過大雪封山,嚴重高反的隊友無法被送出......
第三分段:貢嘎三脊線
該段起自折多塘村野人溝,終于上程子村。傳統貢嘎穿越大多沿山谷前進,貢嘎三脊線與傳統貢嘎穿越線幾乎平行,但是沿山脊行進,途中需要連續穿越三條山脊,故得名。
貢嘎三脊線長度為130多公里,平均海拔約4400米,最高海拔5084米,累計爬升11500米,累計下降11000米。
沿途有牧道可循,沒有牧道的地方大多為草地,行走也很方便。部分路段可以乘坐牧民的摩托車。
探線隊員于6月28日出發,探索貢嘎三脊線,7月16日結束,其間因補給需要、降雨影響等原因共休息4天,行進用時15天。
景觀
起點處為山谷,海拔高度約3200米,為森林景觀。海拔升至5000米左右時,景觀以高山草地為主,或有小灌木。 幾個埡口處路況為碎石堆,少有或沒有植被。景觀基本沿海拔梯度分布。
看點
領隊石頭表示,貢嘎三脊線是觀賞云海、雪山的絕佳道路。一路雪山成群,沿途會經過多座著名雪山,亦可在山脊上遙望貢嘎。
貢嘎三脊線海子也較多,一路上有將近20個海子。其中有一海子,可以在海子中觀賞貢嘎山的倒影。
行走在山脊間,腳下就是漫漫云海,有如仙境。但有時霧氣也會遮擋視線,影響觀賞。
天氣 探線期間,當地天氣晴雨不定,有時前一秒還是風和日麗,下一刻就是狂風驟雨。
幾乎每天都有下雨,而且多為雷雨,雷聲就仿佛炸響在耳邊。據石頭和當地老鄉了解,幾乎每個村都有牧民被雷擊中的記錄。 此行隊員們經歷的氣溫最高約十七八攝氏度,最低氣溫約十攝氏度。
營地與補給 營地不難找,但少有優質營地,大多位于斜坡上,少有平整營地,較為影響睡眠。
沿途有村莊,可以隨時下到村莊補給,路上也會遇到牧民和牧屋,當地牧民很熱情。
本次穿越主要食物早餐為粥、咸菜,午餐自理。晚餐為粥加炒菜,如火腿炒青菜等。 山谷處飲水補給方便,但山脊上飲水補給略難,有時需要專程下到山谷尋找水源并打水。
難度 七、八月份雨量較大,會影響行進,且山脊行走雷擊風險突出。九、十月份雨量相對較少,但山脊上找水比較困難。
部分路段非常陡峭,坡度有的能超過70度,腳下是碎石,易摔倒乃至滑墜,雨后更是難走。并且隊伍行進時,上方滾落的碎石有擊傷下方隊友的可能。河谷路段渡河也要非常小心。
但這條路線補給點和下撤點很多,可以靈活規劃路線長度,隨時可以撤出。總體難度屬于中等,比較適合有一定經驗的徒步者。
第四分段:貢雅看海線 貢雅看海線起自貢嘎山一側,終于雅礱江畔,沿途海子成片,難以盡數,故得名。
線路總長約90公里,平均海拔約4300米,最高海拔5063米,累計爬升約8000米,累計下降約9300米。
探線隊伍于7月26日從線路起點出發,8月8日抵達線路終點,其間因天氣原因休整1天,裝備掉落找尋半天,實際行進用時12天半。
景觀 該段景觀豐富,森林、灌木叢、草地、雪山等各種景觀都能遇到。雪山眾多,沿途雪山成片。海拔較高,碎石路較多,需要翻的埡口也較多。
看點
沿途海子眾多,有心型、圓形等各種形狀的海子,各種顏色的海子,最大的海子可達1.5公里長。行進期間每天可以看到的海子少則三四個,多則六七個。
同時該段雪山眾多,一座挨著一座。也是觀賞雪山的絕佳路線,比較建議九月中上旬前往。
天氣
貢雅看海線天氣基本同貢嘎三脊線,探線期間主要氣象特征是降雨頻繁,連日降雨。探線期間,隊員們曾連續兩天冒雨前行。
但此時也漸漸有好天氣出現,晴朗的時間占比開始增加。夜間可以觀賞銀河,時有流星劃過。
營地與補給
貢雅看海線營地情況非常好,營地主要在草地上,平整舒適,景觀優美。沿途水源眾多,許多營地出門就可以打到水。
雨后路面較滑,滑倒是常有的情況。路上有陡崖,期間馬子滑墜,幸抓住一棵小樹,沒有受傷。
第五分段:白山看花線 / 散涅看花線 第五分段開辟了兩條線路。兩條線路起點處均為雅礱江畔,相距約十公里,前半段基本相互平行,后半段會合成一條線路,終于理塘河畔當達村。
白山看花線途徑松希山,松希山山體遠觀為白山,故又稱白山。散涅看花線途徑散涅山。兩條線路沿途花海成片,故得名。
白山看花線全長約65公里,平均海拔約4100米,最高海拔約4802米,累計爬升約6920米,累計下降約5860米。
散涅看花線全長約48公里,平均海拔約4100米,平均海拔約4100米,累計爬升約5760米,累計下降約4780米。
探索白山看花線期間,遇到降雨和暴風雪,一位分段隊員身體嚴重不適,故撤出,撤出后改走散涅看花線。散涅看花線行進用時4天,白山看花線預計用時4-5天。
景觀
該段線路沿途以高山草甸為主,基本全程都有牧道可循,道路易于辨認。 兩條線路前半段都主要是沿山脊行進,后半段沿山谷行進。
白山看花線有幾個大埡口,而散涅看花線沒有太多大起大落,但一路上小埡口特別多,一路上一直在上上下下。
看點
正如其名,花海是兩條線路的最大看點。沿途花海成片,有紅色、黃色、藍色等各種顏色的鮮花,遠遠望去,把整個山體都染成彩色。探線時間已經是末花期,花量較少,七月末為觀賞最適宜時期。
天氣
探線期間有降雨,但降雨頻次減少。 探索白山看花線期間,遇到降雨,降雨持續一天一夜后轉為暴風雪,大雪連下了兩天一夜,埡口處積雪過膝。此時4000米以上的路段夜間已經開始結霜。
營地與補給
兩條線路營地情況都較好,但要考慮受天氣影響可能要臨時扎營,臨時扎營的營地質量很難把控。
山脊上找水困難,需要下降到溝谷打水。附近村子購物困難,探線期間未能買到臘肉等肉類,也很難買到青菜,只買到了方便面和火腿腸。
難度
該段線路為前五段里最簡單的一段。線路較短,強度不大,路也很好走。但惡劣天氣下難度會倍增。
大橫斷百日探線計劃進展 現探線任務進行順利,各項資料收集完整。所收集到的軌跡資料較為精確,標注點豐富,一路標記了營地、水源等重要地點坐標及其它相關信息。影像資料豐富,目前影像資料累計已超1T。 探線隊員中,強森、大波哥因個人原因退出隊伍,老帥哥因身體不適退出隊伍,主要成員僅剩石頭、馬子二人,但也會有分段隊員不斷補充進來。
裝備狀況良好。據攝影師馬子介紹,探線期間,所使用的 COROS 高馳 VERTIX 戶外探險手表續航能力非常強勁,是他用過的續航最長的一款。
據石頭介紹大橫斷地區線路多碎石路,極其費鞋。去年石頭獨自穿越大橫斷時,基本十天壞掉一雙鞋。但目前所穿著的 VASQUE 登山鞋,使用時間可以超過一個月。新鞋到手時,隊員原本擔心磨合新鞋會影響行程,沒想到新鞋非常舒適合腳,完全不用磨合就能勝任高強度的行進。
X-BIONIC 襪子也非常舒適耐用,自第一段至今,未曾損壞。
到了第五段時,晴朗天氣已經增多,隊員們所攜帶的黑葉太陽能充電板開始發揮更強大作用,包括手機、充電寶、各種攝影器材的供電充足。
值得一提的是,隊員們對 NITECORE 奈特科爾碳纖維充電寶也是贊譽有加,容量大而且輕量,僅僅150克。
在面對降雨時,Sea to Summit 雨衣起到了很大作用。雨衣非常輕,而且防水效果優異,又可以當天幕使用,為隊員們在雨天做飯提供了極大方便。
所使用的自由之魂帳篷,也經受住了狂風、降雨、暴風雪等惡劣天氣的多重考驗。
同樣 Klattermusen 攀山鼠沖鋒衣 也在各種叢林、草甸、碎石、湍流中為隊員遮風擋雨,歷經五段,依然可靠。
在長線徒步中,攜帶這么多裝備,MYSTERY RANCH 神秘農場背包為隊員們提供了舒適的背負。
現隊員們正在進行第六段線路的探線工作。
探線特寫:暴風雪中的不眠夜 原以為白山看花線將會是一段很輕松的路程。
事實上這條線路確實很簡單——如果沒有這場大雪的話。 8月15日上午12點,探線隊員石頭、馬子,分段隊員格格、剛子四人從雅礱江畔的牙醫河鄉出發,朝著白山行進。格格是隊伍里唯一一個女隊員。
前兩天的行進很輕松,甚至剛開始的時候還被牧民騎著摩托捎了一段。第二天,隊伍行進了13公里后,突然降雨,于是隊伍扎營休整。
在營地遇到了一位采松茸的牧民,牧民告訴石頭,往里走里面還會碰到其他牧民。 石頭四人在營地休息了一晚后,第三天仍不見天晴,雨珠依舊被風裹著,劈里啪啦砸在帳篷上,隊伍只得繼續休整。 在營地又呆了一天。晚上八點左右的時候,隊員們在帳篷里吃晚飯。看到格格沒怎么吃飯,石頭忍不住像往常一樣調侃格格:“我家雞都比你吃得多。” 食欲不振只是開始,很快,格格就開始全身冰冷,手一放上去就像摸到冰塊一樣。這嚇壞了石頭。“這是我之前從未遇到過的。”石頭這么回憶。 于是,所有的睡袋、羽絨服都被堆到了格格身上。所有的礦泉水瓶全被灌滿了熱水,用來給格格暖身子。四個人擠在一個帳篷里,陪格格聊天。當看到格格要睡著的時候,就提醒她:不能睡。 此時,帳篷外的降雨,已經變成了降雪,大風吹得帳篷搖晃。雪下得很快,僅半個小時,就已經沒腳深。隊員們只得隔一段時間就出去清理一下帳篷附近的積雪。
石頭計劃好了,明天一早就要出去找人來救援,務必要把格格送下去。于是,石頭先行睡去,另外兩名隊員繼續陪著格格。 想到在營地時,采松茸的牧民提供的信息,石頭決定繼續往前走,尋找那個在前面的牧民。一大早,石頭就頂著雪出發了。但石頭走了5公里,能看到的,只有山和雪。前面路況不明,不能再往前走了。石頭又往回撤。 回到營地后,石頭用北斗盒子聯系上了大波哥。看到石頭的信息,大波哥立即打通了第五段起點處的一個牧民的電話。牧民知道石頭們被困,立即聯系了人前往營救。 此時石頭也和馬子背著包往第五段起點處趕,去和牧民會合。這樣一來可以為牧民帶路,二來也可以先把自己的包送出去,減輕負擔,到時送格格出山的時候會更快一些。
然而回程的路上,越走雪越深。走到一個埡口時,雪深已經到了大腿。雪還在下,石頭馬子二人翻過了這個埡口,積雪才慢慢薄了一些。石頭和馬子走了大約六公里,兩個牧民出現在了石頭的視野里。他是來接石頭的,摩托車這段路摩托車開不了,他們就把摩托車停在了路上,徒步趕了過來。 牧民和石頭往營地方向走,走了一段后發現積雪太深,此時已經下午五點多,當天根本不可能把格格馱下去。 石頭把包交給了牧民,只攜帶了一些食物、水、北斗盒子等必要的東西往營地走。而馬子和兩個牧民下山,明天再帶人上來救援。 摩托車開不了,在高原上背一個一百多斤的人趟著雪走幾十公里山路也不現實,必須要用馬把格格馱出來。 牧民當晚就去找馬了。往常他們放馬,都是往山上一丟就不用再怎么管,如今找馬就成了很大問題,要漫山遍野去搜尋。
而此時隨牧民下撤到村子里的馬子也是心急如焚,他嘗試和石頭用北斗盒子和聯系,沒有得到回復。 馬子把這一情況匯報給了《戶外探險》荒野計劃的負責人玄天。玄天了解到石頭一個人,沒有任何裝備,冒著雪在山里獨自行走失聯的情況后,開始準備啟動應急預案。 此時格格仍然在帳篷里,身體忽冷忽熱。 石頭是在天黑前到的營地,也用北斗盒子給馬子發了信息。但他沒有查看信息是否完整發出。 石頭的裝備和包一起被牧民背了下去,營地只剩兩個睡袋。當晚,三人擠一個帳篷,格格用一個睡袋,石頭和剛子把另一個拉鏈拉開,披在了身上。 當天唯一一個好消息是,格格情況好了一些,可以睡一覺了。 但石頭沒有睡著,太冷了。沒有睡著的他又一動不敢動,怕一動彈就會吵醒同伴,他聽了一夜風和雪。
次日,石頭、剛子、格格三人,等到了中午12點,也不見牧民的身影。不知道牧民那邊遇到了什么情況,但不能再等下去了,再不走當天就出不去了。 好在格格身體情況稍微好了一些,可以慢慢往前走了。石頭背著格格的包,三人拔營出發往起點走。 三人走了一個多小時,下午一點半左右,牧民才牽著馬出現了。牧民在前一天晚上找馬沒有找到,就凌晨四點起床去山上找馬,一直到了九點多才找到馬。這才使得牧民這么晚才到。 有了馬,后面翻埡口就好說了。三人和牧民一起翻過埡口,一直走到了下午五點,看到有兩個牧民,在路上等他們,旁邊放著兩輛摩托車,這里是摩托車所能開到的最深的位置。 兩輛摩托車,載著五個人,兩個大包下山了。晚上八九點鐘,石頭等人才抵達村子里。村子里海拔低一些,格格的狀況也好了許多。而此時,遠方的《戶外探險》編輯部,也終于把懸著的心放下了。
全文圖片,來自攝影師馬子。
荒野計劃,依然等待你的加入。
戶外探險“荒野計劃”開啟,鼓勵探索原創徒步新線路
感謝諸位專業戶外品牌所提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