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手術輸血染艾滋獲賠77萬 福建一名5歲的女童毛毛(化名),疑因在醫院手術輸血感染艾滋,家庭深陷困境 上海山西南路35號茆立萍:驚聞福建一位5歲女童疑似因在醫院輸血感染艾滋病病毒。醫院為什么沒檢測出血液有問題?是否用家人的血更安全? 華山醫院終身教授張延令:以現有的技術尚無法實時檢測出艾滋病病毒,這是因為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后,要經過一段時間血液才會產生艾滋病毒抗體,在此之前抗體檢測呈陰性,即艾滋病的“窗口期”。 實際上不僅艾滋病存在有“窗口期”,乙肝、丙肝、梅毒等傳染病都有“窗口期”。采用最先進的核酸檢測技術,艾滋病、乙肝、丙肝的“窗口期”分別為11天、25天和59天。 這位5歲女童曾先后輸入過8位獻血者的血液,其中一位之前確認HIV抗體為陰性,但這次調查中HIV抗體檢測為陽性。據此分析,“窗口期”的推測是較為合理的。 以前,我國經血液感染艾滋病案例主要有3類:一是上世紀90年代經賣血者回輸紅血球而造成交叉感染;二是非法商業賣血采集的血液經手術輸血等導致的感染;三是血友病患者因注射有病毒的血液制品而感染。我國大陸地區有78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約8%是通過非法商業采供血或使用受到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感染。 這位5歲女童的情況比較特殊,屬于輸入經過正規醫療機構檢測的“窗口期”艾滋病病毒血液而感染。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輸血感染艾滋病的危險度有700萬分之一。不過,擔心別人的血不安全,而主張用家人的血,這種想法并不具備可行性。因為親屬之間抗原的相似性較高,受血者的免疫一旦出現嚴重缺陷或受到抑制,會對直系親屬的相似淋巴細胞缺乏識別,把他們當成“自家人”。此時,外來淋巴細胞就會“反客為主”,攻擊宿主自身的組織器官,引起致命性的并發癥。雖然這種情況發病率僅在萬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之間,但是一旦發生,病死率能高達80%~90%。而《獻血法》所倡導的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是鼓勵用血患者找到足夠的親友為他們獻血,以便在醫院里換取足夠的用血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