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簡介
在中國,貴州是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地處中國西南部,位于云貴高原之上。境內陸勢西高東低,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秀麗古樸、風景如畫,是世界上巖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最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便是貴州最真實的寫照。
景點篇
【安順屯堡】
600年前,朱元璋老總把一堆人丟在這里,鎮守西南。600年后,他們的子子孫孫依舊在這里,保持著600年前的生活。在安順屯堡里,你仿佛穿越時光,回到了600年前的明朝。
【荔波】
可以說,荔波集合了西南山水的所有靈氣。臨其景,恍若被擱到了童話世界,不免擔心是否會打擾林中仙人。
【黔靈山】
黔靈山也叫黔靈公園,主峰大羅嶺海拔1500余米,峰頂可一覽貴陽市區全景。
【青巖古鎮】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軍隊設堡后拓展而成,因了徐霞客的文字記載而有據可查。鎮內古建筑均為明清兩代建造,保存尚好。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當屬石牌坊,原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共豎有8座牌坊,現僅存3座,為四柱三間三樓四阿頂式,造型奇古;城門也僅剩下定廣門把持著最后的尊嚴。
【天星橋】
距黃果樹瀑布下游6公里處就是玲瓏奇巧的天星橋水上石林景區,景區內又分為天星盆景、天星洞、水上石林3個片區。其間瀑布叢立,清流見底,象形石森羅棋布,天星洞玲瓏可愛,天然石橋——天星橋令人嘆為觀止。
【龍宮】
龍宮位于貴州省安順市南郊,與黃果樹風景區毗鄰,龍宮總體面積達60平方公里,分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區。有著全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還有著多類型的喀斯特景觀,被游客贊譽為“大自然的大奇跡”。龍宮憑借洞最長、洞中瀑布最高、天然輻射最低被稱為洞中的“中國三最”。
【織金洞】
織金洞多次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旅游洞穴”榜首,中科院下轄的《中國國家地理》等國家級地理研究部門也給予高度贊譽,稱其為“中國溶洞之王”,“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
【興義萬峰林】
興義萬峰林是“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由成千萬座奇峰組成,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密集奇特,整體造型完美,被不少專家和游人譽為“天下奇觀”。萬峰林的美,還有呈八卦陣式的布局八卦田,光看看圖片也是美呆了!
【馬嶺河峽谷】
馬嶺河峽谷是湍急的河水與地下暗河合力把地表撕開的一條裂縫帶。河谷總長80公里,其中景色最美的一段約7公里,在這短短的峽谷兩岸,共有長流和汛期瀑布60多條,特別是彩虹瀑布,陽光透過漫天水霧變得七彩迷離。彩崖峽和壁掛崖顧名思義就是如彩畫和壁掛式的峽谷峭壁。而萬峰林的兵戈之氣更令人驚嘆不已。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谷底漂流,由于天然落差達200多米而險情迭起,也更具冒險意味。
【雙乳峰】
天下奇觀“雙乳峰”位于貴州省貞豐縣城境內,兩座兀立的石峰形同女性豐滿的雙乳,且逼真得讓女人看了臉紅,男人看了心跳,被當地布依族稱為“圣母峰”,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峰”雙乳峰。
【小七孔風景區】
景區全長7公里,得名于響水河上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小七孔橋。景觀與九寨溝頗有幾分相似,特別是水的顏色一點都不遜色。最具九寨神韻的則是“臥龍潭”和“龜背山森林公園”的“野鴨池”。小七孔景區定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AAAAA級,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之一,世界遺產中國喀斯特。
【大七孔風景區】
與張家界的金鞭溪有些相似,但比較起來更加原始粗獷一些。大七孔景區定位:東方凱旋門,大七孔景區以原始森林、奇峰溶洞、峽谷伏流為主要景觀,驚險神奇,氣勢磅礴,令人激情澎湃。
【茂蘭喀斯特原生態森林】
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其中有許多屬稀有植物。這一地區被世人稱其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
【佛光巖 】
位于赤水市元厚鎮。佛光巖所處位置出露地層全是侏羅紀、白堊紀河湖相紅色沉積巖。這種特殊的地貌在物理生化綜合作用下,形成無數奇異的丹霞地貌景觀,大地山崖呈現出紅艷艷的赤紅色彩。為“世界丹霞之冠”。
【加榜梯田】
位于黔東南從江縣加榜鄉,苗族是“稻飯魚羹”的民族,苗族的稻田都是依山而開,隨山勢地形的變化而變化,因地制宜,山坡海拔的高低,坡度的平緩及山坡的大小決定了梯田大小和形態。加榜獨特的地型地貌決定了這里的梯田面積最大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最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畝。
【潕陽河三峽】
潕陽河三峽有“天然水墨畫卷”之稱。陽河西起黃平舊州,東至鎮遠城東月亮灣,全長95公里,分為上下陽。長約35公里的下陽河谷,是陽河風景名勝區的精華所在,以峽奇、峰險、水綠為主要特點。
【鎮遠古鎮】
這座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至今仍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
千百年來,鎮遠古城保存著水陸并行、前街后河的格局。錯落有致的民居,古碼頭邊拴著的站著魚鷹的小船,蹲在河邊石階上的洗衣女子……
【施秉杉木河漂流】
杉木河享有“礦泉河”的美譽,河水晶瑩碧綠、清澈見底,兩岸山峰秀麗挺拔,河道曲折有致,有驚無險,成為生態環境游的上上之選。杉木河景區游覽以漂流為主。
【梵凈山】
7000多級臺階使梵凈山有“通往佛國的天梯”的稱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貴州省內最壯麗巍峨的山峰,最高峰——紅云金頂海拔高度達2494米。
山頂著名的景觀有萬卷經書、蘑菇石等,最奇妙的是山際風云變幻莫測,突然云開霧散之時,如畫美景橫空出世。
【車江侗寨】
榕江縣得名于都柳江邊成排的榕樹,至今縣城還有40余株百年上下的榕樹,榕江有著號稱“天下第一侗寨”的車江侗寨和舉世聞名的車江大壩。
【格凸河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位于貴州省紫云縣格凸河畔水塘鎮格井村,中洞苗寨被冠以「中國最后的穴居部落」的名號,這個 100 多米寬、200 多米深的洞穴里,住著中國最后的穴居「部落」 ―― 18 戶人家共 73 個苗族人,他們的祖輩當年為躲避戰亂而遷到山里,之后定居洞中。
【馬嶺河峽谷】
位于黔西南興義市境內,是一條在造山運動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縫,谷內群瀑飛流,翠竹倒掛,溶洞相連,兩岸古樹名木點綴其間,千姿百態。萬峰林景區東峰林層巒疊嶂、西峰林山寨田園交相輝映。萬峰湖景區則有上萬個島嶼。
【西江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的首選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吃新節、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
【婁山關】
婁山關亦稱太平關,位于遵義、桐梓兩縣交界處,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黔北險隘,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婁山關之戰,使紅軍取得了長征以來的第一次勝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更令婁山關聞名遐邇。
美食篇
【貴陽】
美食:腸旺面、花溪牛肉粉、青巖豬腳、絲娃娃、戀愛豆腐果
特色:絲娃娃
為什么選擇絲娃娃呢?因為貴陽的絲娃娃在貴州乃至全國那都是出了名的,而且小菜豐富,是眾多女孩子的最愛!
【遵義】
美食:羊肉粉、雞蛋糕、豆花面、動感洋芋
特色:雞蛋糕
之所以選擇雞蛋糕是因為它口味眾多,有椒鹽味、蔥油味、原味……,不僅口味豐厚,而且老少皆宜!
【畢節】
美食:畢節砂鍋羊肉粉、涼糕、臭豆腐干、蕎酥
特色:畢節砂鍋羊肉粉
選擇砂鍋羊肉粉的話相信畢節人沒有不同意的,剛煮好的砂鍋羊肉粉余溫未消,還可以看見鍋里的滾滾濃湯,再配上火辣辣的油辣椒,爽口至極!
【六盤水】
美食:水城羊肉粉、水城烙鍋、荷葉糯米雞
特色:水城羊肉粉
水城羊肉粉的羊肉熟透而不爛,米粉雪白,湯汁鮮淳紅亮,辣香味濃,油大不膩。相信這些原因已經足夠讓水城羊肉粉被評為六盤水的特色美食了!
【安順】
美食:安順裹卷、奪奪粉、鍋渣、肉餅
特色:安順裹卷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聽說過安順裹卷的,小編覺得安順裹卷最特別的就是它的辣椒,辣味十足的辣椒配上裹卷的面皮及里面的小菜,吃起來真是爽口!
【黔西南州】
美食:貞豐糯米飯、興義羊肉粉、餌塊粑
特色:貞豐糯米飯
相信在貴州,無論哪個市都有貞豐糯米飯的身影,糯米飯、辣椒、榨菜、、肉片,這樣的組合使得貞豐糯米飯米香肉酥,油而不膩,色彩美觀,味濃爽口。
【黔南州】
美食:蝦酸牛肉、沖沖糕、荔波風豬
特色:蝦酸牛肉
用蝦酸烹調的菜肴所具有的特色就在于上桌時猛然感覺是奇臭無比,但仔細一聞就會感覺很香,吃到嘴里卻是酸甜鮮香。可謂是特色味十足。
【黔東南州】
美食:凱里酸湯魚、雷山魚醬、灰堿粑、腌魚
特色:凱里酸湯魚
凱里酸湯魚又分紅酸湯魚、白酸湯魚、油酸湯魚,但我們常見的還是紅酸湯魚,凱里特色的酸湯加上鮮嫩的魚肉以及酸菜、廣菜、魚香菜等配料形成了我們享譽貴州、享譽全國的凱里酸湯魚。
【銅仁】
美食:石阡綠豆粉、卷粉、鍋巴粉
特色:石阡綠豆粉
石阡綠豆粉,已經擁有了上百年的歷史,具考查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除此之外它的味道獨特、口感也非同一般,還特別具有清火之功效,實仡民間傳統美食一絕。
特產篇
【貴州茅臺酒】
茅臺酒選用優質高粱為原料,小麥制曲,采用我國傳統的獨特工藝精心釀造,經過8次下曲、7次蒸餾、9次發酵,并經過長期窖藏而成。整個生產周期需時9個月,一般要窖藏5年后才能成為出廠的成品。茅臺酒酒體豐滿醇白,晶瑩剔透,醬香突出,幽雅細膩,低而不淡,濃而不艷,回味悠長。
【老干媽】
陶華碧老干媽牌油制辣椒是貴州的風味食品。幾十年來,一直沿用傳統工藝精心釀造,具有優雅細膩,香辣突出,回味悠長等特點。是居家必備,饋贈親友之良品。1984年,陶華碧女士憑借自己獨特的炒制技術,推出了別具風味的佐餐調料,令廣大顧客大飽口福,津津樂道。
【威寧火腿】
威寧火腿是貴州的傳統特產,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早就聞名海內外。威寧海拔2000多米,屬高寒的烏蒙山區,漫山遍野生長著豐富的牧草,歷史上畜牧業就十分發達,當地的彝族同胞又有趕山放牧的習俗,豬牛羊同群為伍,運動量大,豬腿非常發達,肌肉結實飽滿,肥瘦肉交錯;本地的可樂豬和法地豬等優良品種又有耐粗養耐寒的特點,瘦肉率高。
【石阡苔茶】
石阡苔茶就是在這樣一種得天獨厚的環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飲茶文化中培育而成。特性:石阡苔茶是中國屈指可數的茶樹良種,抗逆性、適應性、產量、品質都比外地品種要勝幾籌,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澤綠潤,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鮮活勻整。
【都勻毛尖】
都勻位于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面東山屹立,西面龍山對峙。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黃 山、哨腳、大槽一帶,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氣溫十六度,年平均降 水量一千四百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松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
【桐梓玉蘭片】
桐梓玉蘭片按生產季節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冬片、桃花片、春片、尖片、蘭藻、筍衣6個品種。其中“冬片”是用“冬至”到“驚蟄”期間內采挖的冬筍制成,質地輕脆,素“玉蘭王”之稱。“尖片”用筍尖制成,為玉蘭片中的佳品。
【鎮遠陳年道菜】
鎮遠陳年道菜已有500多年的生產歷史。相傳,最初由貴州鎮遠縣青龍洞中的道士所創,故稱“道菜”。由于此菜儲藏愈久,品質愈佳,味道愈美,因而又稱“陳年道菜”。鎮遠是貴 州東部的水陸碼頭和交通要道,又是許多商品的集散地。隨著客商往來,陳年道菜的美名 也享譽四方。到了清代,曾為進奉皇室的貢品。
【獨山鹽酸菜】
獨山鹽酸菜源始于明代,最初多為家庭自制自食。真正成為商品進行大規模生產則是清代后期的事。清時,獨山有袁、熊兩家最善制作此菜,質量好,名聲大,曾作為貢品進奉皇宮。
【貴州挑花】
貴州挑花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挑花藝術不僅苗族喜愛,布依族、水族、侗族、仡佬族也同 樣喜愛。每逢節日盛會、過年、走親、訪友,特別是“踢場”時,她們都要穿著自己親手挑 成的花衣,互相比美。誰的花樣多,誰挑的精美好看,誰就會受到人們的稱贊。
旅游小貼士
1、貴州早晚溫差大,切記帶件薄長袖;
2、一定要帶涼鞋,如果你的自制能力不是太好的話,相信你一定禁不住貴州水的誘惑;
3、帶上雨具,雖說貴州是典型的“晚上下雨,白天晴”氣候,但也不是鐵定了不變的規律;另外去黃果樹瀑布穿越水簾洞時,雨衣是必備的工具,否則你就等著變成“落湯雞”好了;
4、最好來之前在網上定好賓館,因為現在來貴州旅游的人很多,雖然新建了很多賓館,但仍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5、最好不要選擇遵義方向的線路,因為現在貴遵公路正在改擴建,塞上幾小時的車是常事,但可選擇火車前往;
6、想要了解貴州的少數民族文化,黔東南是最好的選擇,但最好是時間充裕的前往,因為不深入進去,了解到的只是皮毛,沒有多大意義。當然黔東南的山水也是很著名的;
7、貴州聚集了除冰川喀斯特和沙漠喀斯特外的所有喀斯特地貌形態,中國喀斯特地貌的中心區在安順,也就是黃果樹瀑布——天星橋——龍宮一線;
8、素有“黃山歸來不看山,織金洞歸來不看洞”的織金洞也是認識喀斯特地貌的不錯選擇; 貴州美麗的地方太多,馬嶺河峽谷素有“地球上最美的傷痕”,也值得一看;
旅游時機
1、旅游季節
貴州氣候溫和,溫差不大,平均氣溫在15℃左右,由于緯度較低,許多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夏,最冷的1月份,平均溫度在3℃-8℃之間,而最熱的7月份,平均溫度也在18℃-26℃之間。貴州的降水季節都集中在5—10月份,游客若在此時出游,不要忘記帶好雨具。綜合來說,貴州一年四季都適宜旅行。
春季(3月-5月):春季萬物復蘇、冰凍融化,此季節去可以感受最純真的民族風情,也是攝影愛好者高清美圖出爐的時節;
夏季(6月-8月):夏無酷夏,是個避暑的好去處。
秋季(9月-11月):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會相繼舉辦,這個時候到這里,可以深入的感受少數民族特色。
冬季(12月-2月):冬無嚴寒,冬日梵凈山、熱情的苗年、萬畝梅林吐芬芳、冬日黃果樹瀑布......都在暗示著冬季旅行不只是去東北。
2、最佳出游時間
春秋季節為最佳的出游時節。到貴州旅游,最精彩的要數多姿的少數民族節日,以春節、春耕前的三月三、夏收后的六月六、秋收后的十月最具民族色彩。
交通信息
在航空方面,貴州省民航系統已形成“一干八支”機場布局。干線機場是指貴陽機場,八支機場指遵義新舟機場、銅仁鳳凰機場、興義萬峰林機場、安順黃果樹機場、黎平機場、荔波機場、畢節機場、黃平機場。在鐵路方面,貴陽是中國西南鐵路樞紐,以貴陽為中心,黔桂鐵路、川黔鐵路、貴昆鐵路、湘黔鐵路四條鐵路干線貫穿貴州,此外,另有多條鐵路、高鐵在建,來往于貴州、四川、重慶等西南省份直轄市將會大大提高效率;在公路方面,以貴陽為中心、溝通貴州各市縣的公路網已形成。西南第一條高等級公路——貴陽至黃果樹公路已建成通車,并有貴陽至遵義、貴陽至廣西新寨的高等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