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省級行政區的省會城市或者首府城市,一般都位于這個省級行政區的地理中心點,或者近似于地理中心點的位置,以便于協調一省資源,實現政治、文化、經濟、交通等層面提綱挈領的作用。
中國古代省級行政區劃分的原則是“山川形便,犬牙交錯”,受制于自身地形地貌以及周邊省份的人文、地理因素影響,這就決定了不是所有省級行政區的省會或者首府都能位于地理中心點。
像烏魯木齊、拉薩、長沙、南昌這樣省會位置稍偏的還算是合理,更有一些省級行政區的省會不僅不位于地理中心點或者近似于中心點的位置,簡直就是偏的不能再偏。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從北到南,首先就是黑龍江省,黑龍江省轄區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居全國第6位,省內分布有大小興安嶺等山脈,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等水域,自然資源豐富。現在的黑龍江省是在新中國建國后由松江省、黑龍江省、合江省、等省份合并而來的。原始的黑龍江省會是齊齊哈爾,哈爾濱則是松江省的省會。
黑龍江省的地圖像一只天鵝,如果沒有鵝頭“大興安嶺”,那么省會哈爾濱也勉勉強強算是中心點,只不過這個中心點有點偏南了。在沒有高鐵的年代,從黑龍江省西部的齊齊哈爾、嫩江等城市去東部的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大部分情況下要從省會哈爾濱繞行,沒有直達線路。在我上大學的年代,乘火車從大興安嶺到哈爾濱要十七八個小時,從哈爾濱到佳木斯、雞西等城市又要七八個小時,很是不便。
以黑龍江省如此龐大的面積,如果經濟足夠發達,那么一定會出現與省會哈爾濱經濟體量或者影響力相當的城市,作為省會意外的東部、西部地區的準中心城市,希望黑龍江能早日復興昔日的榮光吧。
最為有趣的是,在全國所有的省會城市、首府城市當中,哈爾濱與吉林省的省會長春是唯一的兩座接壤的省會城市。哈爾濱市雙城區、五常市與長春市下轄的榆樹市接壤,除此之外,再無它城。
地處華北腹地的河北省,也是一個典型的省會城市不在地理中心點,且在省內影響力有限的省級行政區。河北省會石家莊在河北地域的偏西南部,一直到1968年,河北省的省會才從保定市遷往石家莊市。
河北的散裝比起江蘇也是不遑多讓。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河北省在行政區域上難以找到一個地理中心點。雖然省會是石家莊,但是北京、天津以北的地區,對唐山的歸屬感似乎更強。而河北中部、南部區域,似乎對保定的認可度更高。
2021年全國城市GDP排名唐山市位列第27位。總量達到8230.6億元,是中國北方名副其實的經濟強市,鋼鐵之城。而石家莊作為省會城市,經濟總量在河北屈居第二,剛過6000億,與唐山的差距不小。
而保定相比于唐山與石家莊,顯然資格更老。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后因直隸省名不符實,以地在黃河以北,于1928年改為河北省。保定與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自古是“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歷來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門”。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自1669年至1968年三百年間,保定一直是河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區域性政治中心,1930年11月,河北省省會遷至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
1968年,河北省的省會從保定市遷往石家莊市。在河北省,承德市、張家口市、保定市、石家莊市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擔任過不同省級行政區的省會或者首府。作為河北省現在的省會,石家莊顯得有點壓不住陣腳。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個城市則更為另類。眾所周知中國現有15座副省級市:廣州、武漢、哈爾濱、沈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其中深圳、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是計劃單列市,其它均為省會城市。
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榜單當中,有廈門,但是沒有福州。因此福州可以說是比較尷尬的省會城市了,而且福州市位于福建省東部地區,處于交通樞紐的末梢,與省內其他城市的直線距離都比較遠。
在全國31個省中,只有福州,作為省會城市的行政級別居然不如省內的非省會城市廈門。在福建省下轄的所有城市中,泉州市的經濟總量最高,其次是省會福州市,第三名則是廈門市。
1980年廈門成為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幾年之后成為計劃單列市,從1994年起成為副省級城市。這也就出現了一個在全國都絕無僅有的現象:廈門市市長級別比省會福州市市長的級別更高,廈門市長為副部級,福州市長正廳級。
與之相似的還有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市,南京市偏居江蘇省西南,從地理位置上講不僅不是江蘇省的中心點,甚至更靠近隔壁的安徽省,無怪乎被戲稱為“徽京”。
而且江蘇省內還有一個不服老大管的超級老二——蘇州。不論從經濟實力還是歷史影響力,蘇州都強得出奇。
蘇州古稱姑蘇、平江,是江蘇省轄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風景旅游城市。蘇州不是副省級城市,但是,它卻是江蘇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2021年蘇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718.3億元,全國城市GDP排名第六。
第一名到第五名的城市不是直轄市就是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而蘇州只是一個地級市,正因為如此,蘇州也被稱為中國地級市的頭把交椅。接近2.3萬億的GDP是什么概念?幾乎超越了中國50%的省份的全省GDP。如此殊榮,值得尊敬。蘇州下轄的縣級市昆山,全國百強縣之首,其經濟實力完全超越了大多數的省會城市。
蘇州不僅僅經濟實力強,更是在明、清兩代作為江蘇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所在。在江蘇,南京這個省會當得一直不是很順心,主要原因就是以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為代表的的一系列城市過于強大,蘇大強名不虛傳。
各位網友想必早已經對南京都市圈有所耳聞。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包括南京、鎮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陽、金壇??傆?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和16個縣,總面積6.6萬平方公里。
但是蕪湖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馬鞍山市花山區、雨山區、博望區、和縣、當涂縣,滁州市瑯琊區、南譙區、來安縣和天長市,宣城市宣州區,這些都是安徽省的城市。
整個南京都市圈居然有一半都是安徽的地盤。這也難怪,自從清朝康熙年間江南省被拆分成江蘇省與安徽省,兩省的合署辦公地就在南京,彼時南京既是江蘇省會又是安徽省會。
同時,兩江總督衙門駐地在南京(江寧府),管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而蘇州則是江蘇布政使衙門駐地、江寧巡撫衙門駐地,還是江蘇按察使衙門駐地。彼時,南京、蘇州,是江蘇的“雙省會”。
一直到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暫駐在南京(江寧府)的安徽布政使衙門才遷回安徽省內的安慶府。因此南京與安徽的關系緊密,古已有之。這就難怪南京都市圈把安徽的城市都劃了進來,連地鐵規劃都做好了。
你還知道哪些偏居一隅的省會城市,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