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韞,初知此名是來自《三字經》中的一句: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因為在她叔叔謝安的“公開課”里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脫穎而出,成為才女風向標,自此“詠絮之才”便成為女子才情的代名詞。
其實千年來對她稱贊的詩文太多了,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正冊的第一首判詞: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在這判詞中的“詠絮才”就是指的謝道韞。
謝道韞畫像
01
出身名門,林下風氣
謝道韞的起點,是很高的。她出生在風氣豁達、文采風流的東晉豪門——謝家。
父親謝奕是豫州刺史(今河南省省長);叔叔謝安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政治家,「東山再起」、「風聲鶴唳」這些成語故事都與他緊密相連;哥哥謝玄,少年英才,芝蘭玉樹,是擁兵百萬的車騎將軍。
劉禹錫曾有一首詩《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此中的“王”,即開國大臣王導;“謝”,即謝道韞一家的謝家。由此可見當時謝家的鼎盛及位高權重。
東晉瑯琊王氏
02
世事動蕩,晚景凄涼
謝道韞到了適婚的年紀,嫁給書圣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謝道韞在王家平淡地過了數(shù)十年,此時東晉王朝氣數(shù)已盡,孫恩、盧循起義爆發(fā)了。
在這場戰(zhàn)爭中,謝道韞經歷了丈夫王凝之和子女的被殺,從此她寡居會稽,開設學堂,傳道解惑,在教書育人中平靜地度過了余生,閑暇時寫詩著文,過著平靜的隱士生活。
黃巾起義
謝道韞長于詩文,劉孝標注《世說新語·言語》引《婦人集》說:“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 傳于世。”
她的作品《隋書·經籍志》載有詩集兩卷,但已經亡佚。《藝文類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全晉文》收其《論語贊》。
謝道韞面對親人離去,家國動蕩,她在憂心局勢的同時難免感懷身世,在此期間她寫下了氣度非凡的《泰山吟》: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云構發(fā)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謝道韞畫像
少年成才,成年所嫁非人,中年喪夫喪子,晚年寡居。謝道韞這一生,登過高山,跌過谷底,起起伏伏,正如她所寫的《擬嵇中散詠松詩》: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搖。
宋人蒲壽宬有一首《詠史八首·謝道韞》:
當時詠雪句,誰能出其右。
雅人有深致,錦心而繡口。
此事難效顰,畫虎恐類狗。
他贊嘆謝道韞的才華與雅量,并非輕易能得,許多后來者再怎么刻意模仿,也不過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曾幾何時,謝道韞是那么的崇拜叔父謝安,只可惜受限于自己的女兒身,不能像他一樣成就一番事業(yè)。但到最后,她憑著自己的才華和風度,傾倒了無數(shù)人,也成了與叔父一樣的名士。
謝道韞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
雖然早年間,她詠絮辯理,雍容地做一朵人間富貴花;但在遇到人生低谷時,她的靈魂卻越發(fā)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今日互動
除了文中所寫的謝道韞
#你還知道哪些古往今來的才女呢?#
評論區(qū)留言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