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路上,大膽嘗試,小心求證,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但在與導師溝通交流的為人處事上,一個蘿卜一個坑,和導師之間的交流很難強人所難,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理。
關于研究生導師不喜歡的學生類型,倒是可以說出一二規律。
首先,絕對不愿意收,收了算導師自認倒霉的幾種學生:
傲慢、迷之自信、聽不進勸,“滿瓶不響半瓶哐當”,跟誰都意見不合,懟天懟地懟社會的學生。這種學生總覺得自己很厲害,老師否決自己的想法,就是老師水平不行、不能理解他,或者老師針對他。整天悲觀厭世,有抑郁甚至自殺傾向,動不動“人間不值得”的學生。老師會很擔心他的心理健康問題,或者說,很怕他出什么事……
什么都不干,混日子、心術不正,總以為通過請老師吃飯喝酒等手段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學生。這種學生等于把問題全拋給了老師,就算混文憑,也得基本合格,勉強說得過去吧。
其次是導師帶起來會覺得異常辛苦的幾種學生:
不分輕重緩急,不會安排時間,把戀愛、朋友、兼職、學生會、吃喝玩樂各種都排在學術前面,在亂七八糟的地方消耗大量時間、浪費大量精力,還覺得自己熬兩個夜寫寫論文就很努力的學生。
人品不好的學生,最忌諱不誠實。從生活到學術,誠實真的是必要品質。如果導師發現你騙了他,哪怕是一件小事,都可能會因此失去他的信任。信任這種事,培養起來難,失去可就容易了。
不主動配合、交流。什么事都等著導師的學生,導師不找你,你就不找他,導師不催你,你就賴著不交論文。論文不按導師的設計走,每個導師對學生的論文選題、思路、結構都有個大致的預設,尤其是人文社科這種主觀性較強的學科,不同的老師設計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總想著“轉益多師”,卻不能很好地篩選建議,導致論文偏離了自己導師的路子,甚至嚴重點會顯得不三不四,這種修正起來挺麻煩。
四、人際交往有嚴重問題的。可以不擅長人際交往,但不能有嚴重問題。比如:壓根不敢跟別人說話的社交恐懼癥;理解不了別人基本意思的話語理解障礙;自作主張不顧別人感受的自我中心等等……甚至,對他人的一切言行,都做最惡毒的揣測。這種人不好相處,也很難交流。
對,研究生的學習很多都是以交流為主的。所以,能夠交流、容易交流,真的很重要[1]。
也有網友按照導師的喜好順序從高到低,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了排序[2]:
天才型:舉一反三,一點就透。做實驗跟打了雞血似的,不用催就嗷嗷出活。缺點是太稀缺了!
勤奮務實型:踏實肯干,交待的任務都能按時完成,有比較有上進心。這樣的學生導師也是非常喜歡啊。
“低空飛過”小聰明型:這種學生資質很好,但是不用功,基本上平時混日子,Deadline前突擊成果,但是每次都能有點東西。通俗一點講這種學生至少能讓老師的資金和時間投入回本,所以導師其實也不討厭。
混子型:不同于第三類學生,這一類學生往往都是資質不行還瞎混的。所以啥成果也不會出,任務也完成不了,投入全都打水漂。
隱身人型:這類學生一般都看不見人,所有的溝通方式都不起作用,來實驗室一趟都得上新聞聯播。
不懂瞎做型:有時候干活比不干活還讓導師討厭。可以不做實驗,但是不要瞎做。因為實驗室安全是導師負責的,有重大安全事故導師職業生涯都有可能斷送。
祖宗型:這種學生不但指望不上,還要小心伺候。
我們發現,很多答案都喜歡從勤奮和聰明兩個維度來評價學生,這實際上是把學生按照內驅力和可塑程度來歸類。但從課題組發展而言,學生的可塑性并不是考量的第一要務。其次,勤奮只是內驅力的表現而不是內驅力的成因。所以,還可以研究生大體分成如下幾類:
1、有能力有主見
這是最少見的學生類型,可遇不可求,可能成為業內獨當一面的棟梁之才。世上不乏能人,但同時具有科研最需要的獨立精神,則是頗為罕見的素質。由于其兼具能力與主見,其擁有在工作中自我修正的能力,可以能動的解決科研問題。
同時,由于其具有主見,往往能產生獨創性的想法,可以與導師教學相長,砥礪切磋,成為一個可以與導師啟發式討論的對象。
得如此英才而教,對一個導師而言,無疑是最為寶貴的饋贈:長久來看,無疑是為自己的下半生買了一個保險;短期來看,這類學生都會是一個好手,對課題組的發展大有裨益。
2、有能力但主見不足
這種學生大多是作為課題組的研發主力。
由于有能力,其往往具有勝任科研工作的基本素質。但由于沒有足夠的主見,其只能完成被規劃好的工作。所以,其只能作為導師或者第一類學生的助手,負責完成具有較高技術難度的具體工作,而不能作為領導者與規劃者能動的參與課題組工作。
由于其掌握了高技術含量的技術與一線科研的經驗,其也可以負擔對師弟師妹的基礎入門與技術指導工作,承擔起課題組助教的角色不成問題。
3、能力和主見都不足
這種學生科研能力往往不強。由于院校培養目標的不同,其獨立精神也比較缺乏,嚴重依賴于上級研究員的指導,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好在其沒有主見也相對聽話。所以,這種學生不能從事高技術性工作,只能負責一些低技術性的重復性勞動與課題組的日常勤務。
雖難堪大用,但好好引導,其也能盡職盡責的完成交托的任務,承擔起一個類似技術操作員的角色。
4、調皮不老實
這種學生最為可恨,自視甚高又百無一用,謊話連篇又信誓旦旦,能力不足使其無法從事高技術含量的工作,主見死硬又導致其不聽指揮。
總之,就是“想干的干不了,能干的不想干”。導師看著這類學生真心是如坐針氈,有苦難言[3]。
說了這么多,我們想總結的是:
沒有研究生導師會不喜歡聰明的學生,能獨立做出東西的學生。但是很多研究生導師更喜歡那些知道自己能力不足卻愿意為之付出精力又很努力的學生。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沒有放棄你愿意學習并且努力的心。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你在課題上是否真的做了些切實的工作,你在科研過程中是否強化了你的思維方式,而不是看導師對你是否偏愛。
正如古詩有云:
汝日三醒汝身,
為碩懶而不用功乎?
為博研而不深入乎?
導師尚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