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者還有說明:好些筆法都模糊不清,該怎么處理?請教各位方家。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非常常見,需要考慮的點就比較多。
【臨帖是最好的學習書法的方法,選帖是臨帖比較重要的步驟。】
臨帖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選帖也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
一般來說,古代的帖子都有殘破錯漏。
王羲之被尊為書圣多年,可是他的字也不都是完整的。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也不是后人臨寫的,并且《蘭亭集序》的臨本也有破舊殘破的。
那么臨寫某些字帖遇到模糊不清的地方,最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跳過。
只要碑文拓片,基本上都有會模糊的。《九成宮醴泉銘》學習的人非常的多,如果初學者遇到不清楚的,那么跳過去不臨。
臨帖最基本要追求像,不清楚的字不要自己創造。
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臣”字,如果這個字模糊了,你會怎么寫。
你自己創造,絕對不會像柳公權這樣寫“臣”。
【一人有感】
為什么有些人追求“善本”,追求越早的拓本,一個是歷史收藏價值,一個是實際的書法價值。
對于初學者來說,臨帖最重要的事情,臨得像不要亂創造。
以我僅有的知識,盡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