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球大約有超過400萬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國目前帕金森病總人數已達200萬,占全球帕金森病人總數的一般。對于這種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不少患者對晚期生活質量的嚴重下降擔憂不已,甚至失去治療的信心,造成患者心理負擔,同時也成為眾多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帕金森病有望不再影響生活
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痹,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它是由于腦內多巴胺減少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震顫、肌肉僵直、運動遲緩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展,帕金森病呃患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同時還有年輕化趨勢。而普通群眾對于帕金森病的認識不夠,多走彎路,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病情加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為此,記者采訪了某醫院專家胡小吾教授,并請胡教授對中華醫學會帕金森與運動障礙疾病學組于3月30日剛定稿的最新版《中國帕金森病DBS治療指南》進行詳細地解讀——
帕金森病需要內外科配合治療
對于帕金森病的治療,大多數病人的概念中只有藥物治療,其實手術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由來已久,而近年來腦起搏器(DBS)治療帕金森病更是得到了臨床的肯定。
胡教授指出,由于患者對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的知曉率低,加上臨床科室之間的配合不夠緊密等因素,導致目前很多帕金森病患者都只停留在藥物治療的階段。據統計,目前中國帕金森病患者中只有大約0.125%的患者接受了腦起搏器治療,而美國大約有8%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接受了腦起搏器治療。
針對這一差距,新版的DBS治療指南中,強調了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之間加強配合的重要性。患者確診為帕金森后,旺旺都會到神經內科去就診,內科醫師應該在恰當的時機推薦患者到神經外科就診,內外科之間聯合治療,充分利用醫療資源,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胡教授說,藥物治療聯合腦起搏器治療是先階段帕金森病治療的最佳途徑,這是已經達成共識的觀點。
對藥物治療要有正確認識
在帕金森病的早期,藥物治療最首先。但是,對于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仍然存在不少誤區,胡教授認為,患者首先要糾正這些錯誤的認識,才能消除誤解,少走彎路。
藥物治療不要一味求早。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對帕金森病的認識已有了不小的進步,從過去大多數人都不相信這一病名,到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這一疾病,甚至能說出其主要癥狀。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不少帕金森病患者一旦懷疑或確定自己的了這一疾病后,就急于尋找藥物治療。其實,帕金森病早期癥狀輕微不明顯時,沒有必要過早使用左旋多巴治療。左旋多巴的副作用已成為不少帕金森病患者心中的顧慮,“是藥三分毒”,這一藥物作為治療帕金森病的首選藥物,長期使用副作用較多。
所以,帕金森病早期若病情未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應鼓勵患者堅持工作,參與社會活動和醫學體療,可暫緩給予癥狀性治療用藥;若疾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則應開始癥狀性治療。何時開始使用左旋多巴治療,要掌握恰當的時機,患者應該聽從專業醫師的知道,合理用藥。
藥物治療超過5年應該考慮外科治療
藥物治療帕金森病通常四五年內效果較好,時間長了療效就會明顯下降,而且藥物劑量的越用越大,副作用也越來越多。所以,單純的藥物治療帕金森病超過5年后應考慮外科治療。
帕金森病患者應認識DBS
對于藥物治療帕金森病療效明顯下降的患者,是否就是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地呢?其實不然。腦起搏器治療手段的引入,給帕金森病患者帶來了柳暗花明的感覺。
腦深部刺激術(DBS,俗稱腦起搏器)是通過在患者腦內植入一個刺激電極,然后通過體外調控,刺激腦內控制運動的相關神經核團,使大腦的神經功能重新達到平衡,從而控制帕金森病癥狀,使患者恢復原有活動能力。它類似心臟的起搏器,所以又被稱為“腦起搏器”。
這是一種微創、安全和可調控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顫、僵直、運動遲緩等病狀,還能減少抗帕金森病藥物的劑量,解決了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的顫抖問題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據胡教授介紹,他曾治療的以為患者,植入腦起搏器10年,仍然能開車出行、上下班工作,日常生活也不瘦影響。
腦起搏器的臨床應用已有近30年的歷史,它可以再術后進行調節,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并且由于不破壞組織,為患者保留了接受其他新的治療的機會。這種療法被認為是目前帕金森病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之一。
把握腦起搏器治療的適應證
任何手術都有適應證和禁忌證,腦起搏器治療雖然是一種微創手術,但也要篩選適應證。這既是對帕金森疾病治療的規范,也是保證手術療效的必要措施。新版DBS治療指南規定的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適應證為:
1、診斷為原生性的帕金森病患者。
2、曾經使用過左旋多巴藥物治療,且有效者。
3、藥物治療療效明顯下降,出現運動不能或運動障礙等并發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4、排除老年性癡呆和精神疾病患者。
何時進行腦起搏器治療
雖然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又很多優勢,但并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病人,在患病的任何階段都可以使用這種治療方法的。新版DBS治療指南明確規定了病人的選擇和手術時機的選擇:
1、診斷明確的帕金森患者。
2、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有些病人震顫嚴重且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可以適當提前到3年。
3、年齡小于75歲的患者。個別身體狀況良好,心肺功能正常,經評估可適當放寬至80歲。
4、左旋多巴治療治療曾經有效的患者。此類患者腦起搏器治療也能取的較好的效果。
5、帕金森病病情2.5-4期的患者。
6、對手術期望值合理的患者。
最后,胡教授強調,帕金森病的治療主要還是內科治療為最基本的,同時結合康復治療,輔助心理治療,后期加入手術治療等綜合治療的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雖然腦起搏器并不能治愈帕金森病,但輕者可以達到病狀完全消失,重者也能恢復正常生活。
胡教授同時還指出,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在中國的使用率低,與器械價格和經濟條件也不無關系。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今后更多生產廠商的加入,更多品牌的出現,腦起搏器的價格也將會越來越多地為普通患者所能接收。這樣,即使是一般的帕金森患者,也可以不再受疾病困擾,而過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