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學霸級別的存在
在普通高中,特別是山旮旯地區的中學,如果有誰能上一本線,確實是非常牛的存在。去年高考,我的一個學生高考總分(理科生)是491分,這個分數段如果在同為全國一卷的江西省,那么這名考生的高考成績離一本線還有36分之多的差距。但在我們福建省,491的分數就比理科的一本線多了一分。而這個考生到最后也順利考入了一個不是多么高端的一本大學,成為她所在的學校唯一一個考入一本院校的“學霸”——因為這名學生所在的學校地處非常偏僻,師資力量也非常有限,學習氛圍也不怎么好,所以她在她的“同學圈”中,算是“鶴立雞群”的存在,也是“學霸”級別的人物。
學霸不單單是高考成績名列前茅
我覺得學霸不單單是高考成績名列前茅,而是在大學四年期間也能成為相關大學的佼佼者。有些考生雖然在高考的時候“大放異彩”,甚至成為某個地區的“高考狀元”,但有一些考生的高考成績如同“曇花一現”,這些考生進入大學校園之后就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當年高考時的“好成績”并沒有持續到大學時光,到最后甚至因為掛科太多而畢不了業的也并不鮮見。
所以,學霸并非只是考試的“機器”,而是學習能力極強的“霸主”,這種人在高中三年中成績可以做到遙遙領先,在大學四年同樣可以脫穎而出,甚至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依然非常出色,因為這種人的學習能力極強。
沒有絕對的學霸,只是相對而言
考上一本的人,相對于二本、三本的同學,自然是學霸了;但比之985、211院校的同學,或許也只能算學渣。一山更比一山高,沒有絕對的學霸,也沒有絕對的學渣。學霸和學渣,屬于敬詞和謙詞。敬詞用來稱呼別人,而謙詞則用來指代自己。
對于一些重點高中的學生來說,上一本根本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的目的至少也要考個985或者211什么的。在我概念里,考上211或者985都算不上學霸,至少考個C9之類,才算是學霸。才不辜負一個霸字。
小編總結
我認為考上一本的人還算不上學霸,只能說是優秀學生。
學霸中指那些擅長學習,在學習中很有自律性,考試中能夠面對各種難題都難不倒他們,很容易輕松就拿到高分的人。在學習上,他們透著一種霸氣,一種無與爭峰的氣勢。
現在考上一本是什么情況?我們來拿江蘇2018年一本的錄取情況來做個例子。2018年江蘇高考參考學生一共是33.15萬人,一本錄取學生69321人, 一本錄取率為20.9%。這個比例,也就是說五個不到的高考生中就有一個人能夠上一本,這跟我們前面說的對學霸的定義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