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香港媒體報道,2020年11月15日,香港油麻地廣東道一幢唐樓發生大火,大火造成18人死傷。每年冬春天氣干燥,是火災的高發季,必須提高警惕,增強防火自救意識,了解防火常識。下面“三知道”“三要”“三救”“三不”策略要點,會幫助你化險為夷、絕處逢生。
一、“三知道”——
(一)知道及時報警和說什么
火災初起時,要迅速撥打119報警。報警時,要注意聽清消防隊接警員的詢問,正確簡潔地予以回答,待對方明確說明可以掛斷電話時,方可掛斷電話。報警要點為:⑴說清著火單位的具體地址;(2)說清是什么東西著火和火勢大小,以便調配相應的消防車輛;(3)說清報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電話號碼;(4)如有可能,報警后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車,指示消防車去火場的道路。
(二)知道火往上走的道理和逃生的方向
只要有希望就應該往下逃生。因為有毒有害氣體密度一般比空氣小,容易往上漂浮,往樓頂跑要冒很大的風險。住在高層樓房者應注意,如果火源在上層,被困者在下層,肯定要向樓下逃;如果火源在下層,被困者在上層,且火勢不大,也應盡可能往下層跑;如果火和煙霧已封鎖了向下逃生的全部通道,那只能往樓頂跑。
(三)知道緊急避難
不論是位于起火房間還是未著火房間,逃到室外后,要隨手關閉通道上的門窗,以減緩煙霧沿人們逃離的通道蔓延。當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大火封閉時,可以暫時退入居室,關閉所有通向火區的門窗,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窗縫,并潑水降溫。一些大型綜合性多功能建筑物,一般在常用的電梯、樓梯、公共廁所附近以及走廊末端設置避難間,可以作為臨時避難用。
二、“三要”——
(一)要心中有數,熟悉所處環境
進入一個陌生場所,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以便關鍵時刻能盡快逃離現場。
(二)要保持冷靜,明白如何自救
面對火災,首先要保持冷靜,準確判斷危險地點和逃生方向,迅速決定逃生的辦法,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亂沖亂竄,撤離時要注意朝逃生指示標志方向或空曠地方逃跑。如果亂了方寸,出現錯誤的行動,不僅會延誤逃生的寶貴時間,還會帶來重大人身和財產損失。例如,在開門之前要先摸摸門,如果門發熱或煙霧已從門縫中滲透進來,就不能開門,準備走第二條路線。如果身上著火,不要驚跑或用手拍打,應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撲滅火苗。
(三)要警惕煙毒,做好自我防護
在火災中,最大的“殺手”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焚燒時所產生的大量有毒煙霧,其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另外還有氰化氫、氯化氫、二氧化硫等。空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為1%時,人呼吸數次后就會昏迷過去,一二分鐘便可引起死亡。有統計表明,在火災中,因煙霧而窒息或中毒造成死亡的人數占遇難者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逃生時宜用濕毛巾、口罩等將鼻子和嘴捂住,匍匐或彎腰撤離。如果火勢過猛,出口通道被濃煙堵住,且沒有其他路線可走,可用濕棉被做掩護,貼近地面的“安全帶”,匍匐通過濃煙密布的走廊和房間。絕對不能以身體站直的姿勢去跑。因為冷熱空氣是對流的,有毒煙氣飄浮在房屋空間的上部,而貼近地面的地方會跑進一些新鮮空氣供人呼吸。站著跑很有可能無法呼吸,窒息而死。
三、“三不”——
(一)不乘普通電梯逃生
火災發生后,要認清逃生通道,不可乘坐普通電梯。因為電梯供電系統隨時會斷電,或因熱作用致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其中,同時由于電梯井猶如貫通的煙囪直通各樓層,有毒的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當然,按照防火要求安裝的消防電梯除外,因為它有單獨的電源控制和其他安全設備,可用于人員的疏散。
(二)不輕易跳樓逃生
跳樓求生的風險極大,弄不好往往不是死就是傷,不可輕取。即使在萬般無奈之際出此下策,也要講究方法。首先,應該向樓下拋擲棉被或床墊,以便身體著落時不直接與硬的水泥或者石頭路面相撞,減少受傷的可能性;然后雙手抓住窗沿,身體下垂,雙腳落地跳下,縮小與地面的落差。
(三)不貪戀財物
火災來勢極快,幾分鐘便可進入猛烈階段,而煙氣的豎向垂直擴散速度就更快,并且常常伴有“爆燃”和建筑物坍塌等緊急情況的發生。因此,遇上火災時,必須迅速疏散逃生,千萬別為穿衣或尋找貴重物品而浪費時間,因為任何珍寶都比不上生命更為珍貴。更不要在已經逃離險境后,為了財物而重返火場。
四、“三救”——
(一)選擇逃生通道自救
發生火災時,利用煙氣不濃或大火尚未燒著的樓梯、疏散通道、敞開式樓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選擇。如果能順利到達失火樓層以下,就算基本脫險了。
(二)結繩下滑自救
在遇上過道或樓梯已經被大火或有毒煙霧封鎖而消防隊員還沒有到達時,要及時利用建筑物內救援設備,如高空緩降器、救生繩、床單、窗簾等,并用水打濕,緩慢降到樓下,逃離火場。
(三)向外示意求救
倘若自己被大火封鎖在樓內,一切逃生之路都已切斷,那就得暫時退到房內,關閉通向火區的門窗。呆在房間里,向門窗澆水,以減緩火勢的蔓延;與此同時,通過窗口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電筒、拋擲物品等,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消防隊員的救援。
編輯: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