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地形與地勢——山地地形
山地延伸成脈狀即為山脈。山脈構成中國地理、中國地形和中國地勢的骨架,常常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山脈延伸的方向稱作走向,中國山脈的分布按其走向可分為5種情況。
一、分類
(一)東西走向:
主要有3列(主要包括5條山脈):北列為天山一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
(二)東北—西南走向:
多分布在中國東部,主要也有3列(主要包括7條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東列為臺灣山脈。
(三)西北—東南走向:
主要分布在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有兩條:阿爾泰山和祁連山。
(四)南北走向:
主要有兩條,分布在西南和西北:橫斷山脈和賀蘭山脈。
(五)弧形山系:
基本上東西走向轉為南北走向而與橫斷山脈相接,其中最著名的山脈為喜馬拉雅山,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邊界上,綿延2400多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二、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1.地勢分界線
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人口密度界線:黑龍江的黑河——云南騰沖一線(璦琿騰沖一線)
3.秦嶺——淮河一線:南北方、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亞熱帶與暖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分界線
4.北方與西北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
5.青藏與其他三區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6.400mm年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分界線: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7.200mm年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區與干旱區分界線: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8.季風氣候區與非季風氣候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01
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是( )。
A.烏蒙山長江
B.祁連山黃河
C.伏牛山淮河
D.秦嶺淮河
【答案】D
【解析】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此線全長1700公里,其南北兩側,無論在氣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農業生產、人民風俗習慣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故本題答案為D選項。
02
我國山脈眾多,給自然與人文地理環境帶來深刻影響。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秦嶺山脈是我國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線
B.祁連山脈融雪是河西走廊綠洲農業的主要水源
C.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山脈
D.陰山山脈是傳統上重要的農業與林業的分界
【答案】D
【解析】A項,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線,選項表述正確,排除。B項,河西走廊綠洲農業的主要水源是祁連山融化的雪水,選項表述正確,排除。C項,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山脈之一,年齡在1000-2000萬年間,喜馬拉雅山是最高大的山脈,主要是由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目前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動,所以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選項表述正確,排除。D項,陰山山脈位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脈,東西走向,是中國北部東西向山脈和重要地理分界線,從東北松嫩平原西部-遼河中上游-陰山山脈-鄂爾多斯高原東緣(除河套平原)-祁連山山脈(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東緣連線,此分界線以東為農區,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線以西為牧區,放養牛、羊、馬等牲畜,因此陰山山脈是傳統上重要的農業與牧業的分界,選項表述錯誤,當選。故本題答案為D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