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切偉大的行動和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
02
不要走在我后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03
一切特立獨行的人格都意味著強大。
04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比我們杰出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并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
05
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
06
在隆冬,我終于知道,我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07
真正的救贖,并不是廝殺后的勝利,而是能在苦難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寧。
08
沒有對生活絕望過的人,很難真正了解生活并熱愛生活。
09
憂傷者有兩種憂傷的理由,要么他們無知識,要么他們抱希望。
10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
11
要了解一個城市,比較方便的途徑不外乎打聽那里的人們怎么干活,怎么相愛,又怎么死去。
12
矛盾就在此,人拒絕現實世界,但又不愿意脫離它。事實上,人們依戀這個世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不愿意離開這個世界。他們遠非要忘記這個世界,相反,他們為不能足夠地擁有這個世界而痛苦。
13
人生苦短,我已經沒有時間去對我不感興趣的事情再產生興趣。
14
如果你一直尋找幸福是由什么組成的,那你永遠不會找到幸福。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義,那你永遠不會找到人生的意義。真正的幸福和意義,都植根于生活。
15
“現在我面對著這個充滿了星光與默示的夜,第一次向這個冷漠的世界敞開了我的心扉。我體驗到這個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愛融洽,覺得自己過去曾經是幸福的,現在依然是幸福的”,想到這,我第一次明白了這個世界虛無的本質。我意識到自己之前的一切方法、態度都是這個世界本來的方式。在苦難之后,我終于發現了自己。
16
登上頂峰的斗爭足以充實一個人的心靈。
17
只要我能擁抱世界,那么就算擁抱得笨拙又有什么關系。
18
如果沒有真知灼見,也就沒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仁愛。
19
活著,帶著世界賦予我們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殘損的手掌撫平彼此的創痕,固執地迎向幸福。因為沒有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而只要竭盡全力就應該是幸福的,擁抱當下的光明,不寄希望于空渺的烏托邦,振奮昂揚,因為生存本身就是對荒誕最有力的反抗。
20
我從不曾放棄過追求光明,感受存在的幸福,向往少年時自由自在的生活。這種種貪戀之情盡管也讓我犯了不少錯誤,卻也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我的職業,支持我不假思索地站在那些沉默者一邊。對他們而言,要在這世上活下去,唯有靠那一點點幸福、自由卻又短暫的回憶。
21
真正的生活是在撕裂內部出現的。生活,就是撕裂本身。真正的覺醒源于痛苦。
22
一個人對他所不了解的東西,總是會有一些夸張失真的想法。
23
誕生到這個荒謬世界上來的人惟一真正的職責是活下去,是意識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一個人不可能永無止境地忍受寒冷或不公。
24
年輕時,我會向眾生索要他們能力范圍之外的:友誼長存,熱情不減。如今,我明白只能要求對方能力范圍之內的:陪伴就好,不用說話。
25
沒有希望并不等同于絕望,清醒不會導致順從,人應該認識到他唯一的財富是生命,而生命既是必然要消逝的,同時也是可以盡量加以開發的,人應該而且能夠在這個世界中獲得生存的勇氣,甚至幸福。——獻給那些試圖窮盡自身的人們!
作者簡介:
阿爾貝·加繆,法國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文學、“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局外人》《鼠疫》等。曾于于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加繆在其作品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異己的世界中的孤獨、個人與自身的日益異化,以及罪惡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誕的同時卻并不絕望和頹喪,他主張要在荒誕中奮起反抗,在絕望中堅持真理和正義,他為世人指出了一條基督教和馬克思主義以外的自由人道主義道路。
他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不僅在法國,而且在歐洲并最終在全世界,成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