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4000年前商朝墓葬中出現大量和田玉,都來自西域,說明絲綢之路在商朝時已經熱鬧非凡!
張騫的功勞,叫做“鑿空西域”,而不叫做“發明絲綢之路”或者“啟動絲綢之路”。
張騫之前, 也有和田玉甚至“昆侖奴”由絲綢之路到達中原,中原的絲綢,茶葉也借著這條路一路向西,向南到達印度,羅馬,但這一切,都是靠接力式的貿易實現的。在漢代的官方,甘肅往西都是未知地域。他們知道的是:那個地方以前有一個叫“月氏”的部族,這時候被匈奴打敗西逃了。張騫原本的使命,是越過匈奴的地盤,找到月氏人,說服他們和漢朝聯合起來對付匈奴。
張騫的足跡,越過了蔥嶺,越過了現在的新疆,深入中亞。一路所見所聞,遠遠超出一個那個年代的外交官具備的外交知識。后來歷經波折重返長安后,他的知識就成了漢朝的官方認知。就這一點,他被西方學者譽為“東方哥倫布”。此后,無論是霍去病千里奔襲收復河西走廊,還是由班超參與的“三通三絕”,以及中原對新疆歷朝歷代的“屯墾”,才有了起點。張騫之前,“絲綢之路”只是基于冒險商人的自發貿易行為,而新疆的沙漠嚴重的限制了商人的冒險;張騫之后,對西域的開拓有了國力強大的漢朝的官方支持,有了強大的軍隊的保護,自然效率大為提高。
張騫的這次為大冒險,更新了中原人的地理認知,在當時就改變了漢朝和匈奴的戰略態勢。之后,由于人們有了官方的西域地圖,從中原到羅馬帝國的歐亞大陸各文明逐漸有了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直到“海上絲綢之路”在唐宋開啟之前,張騫走出的大半條“絲綢之路”,還是東西方頂級文明交往的唯一通道。
你說,這與張騫何干?應該說絲綢之路曾經中斷, 張遷重新啟動了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