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妻、妾、奴、婢,不是有錢就能擁有使用的。如果一個清朝總督從正二或從二品的官要是被按察司查出來有兩個妾、很快就會被抓起來、越制了。但有錢人也有辦法、就是收房、對外一律稱侍女、或通房丫頭、平民不許納妾的。有錢的平民收了小老婆后、你可以稱呼她別的身份、就是不能明媒正娶和明說納妾、不信邪就會因為違制被抓掉腦袋。
丫鬟婢女是貴族或有爵位的官紳以及相當級別的官才可使用的、丫鬟和使喚丫頭名稱差別不太大、但地位是不小的、丫鬟=婢女、是奴籍、使喚丫頭不是奴籍、她的后代可以離開主家立戶。清朝親王郡王的正側福晉是有定數的、妾也是有規定數目的。
在古代,書童、丫鬟等其他下人與家長之間大多屬于主奴關系。主奴之間的法律地位極其不平等。奴仆隸屬于主人,沒有自由及人格,被當作是具有經濟及勞動價值的商品,或留供勞役,或轉讓出賣。但是并不是說主人可以肆意戕害奴仆。封建法律禁止擅殺奴婢。唐、宋律殺死無罪奴婢,處徒刑一年,毆死部曲同罪,若本心故殺,加徒半年。元律故殺無罪奴婢杖八十七。明、清時殺死無罪奴婢杖六十,徒一年,當房人口,悉放為良。
法律規定揍死奴婢杖七十徒二年,其實可以花銀子贖買,等于可以不服刑。有舉人身份只能是更倒霉,有別的舉人去告,取消他下次參加會試資格,那么中進士可能性增大了(雖然增大了微乎其微的幾率)。
看《紅樓夢》就知道了,小丫環打瞌睡,毒如蛇蝎的晴雯拿針扎她,狠毒極了。謝天謝地,這么狠毒的晴雯早早死了。又有一個小丫環的瞌睡,沒挨打,卻誤以為挨了打,哭訴說“姐姐我再也不敢了!”一屋子人就笑。這就是當時大丫環與小丫環的關系,小奴隸要絕對無條件地服從和忍受大奴隸,這是封建禮教的一部分。當時整個社會都那樣,主人虐待下人,大丫環虐待小丫環,大太監虐待小太監。處處分等級,同是饑寒交迫的奴隸,還要分幾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