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不,應該說是全國都聞名的詩人,其詩句從古代流傳至今,影響力巨大無比。別的不說,從現(xiàn)在的小學,初中,高中課本依舊有關于李白詩句的考題。就可以看出來,李白的影響力有多大。
李白成名是因為詩句。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除了詩句之外的李白。
01
除了有“詩仙”的名號之外,還是一名“劍仙”
當時,唐朝有三絕,
裴旻的劍術,李白的詩歌,張旭的草書。
裴旻除劍術非常出名外,還曾參與對奚人、契丹等多次戰(zhàn)事,官拜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
從稱號和軍銜可以看出裴旻的厲害。
史書曾記載,當時公認的裴旻劍術是第一,(民間稱)李白第二。
有人就會問,這不是開玩笑嘛?一個詩人,怎么可能還會有高超的劍術技藝,會不會是胡說八道瞎編的。
還真不是,當時的唐朝尚武,武俠之風盛行,基本上每個有點身份的人都會配刀配劍什么的。
其次,李白的小迷弟魏顥曾在《李翰林集序》中寫到:少任俠,手刃數(shù)人。
看看,李白是從小就有做劍客的夢想和底子,只不過后來被詩歌耽誤了。
還有,李白的詩中《與韓荊州書》中自我介紹:“自幼好任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劍術”《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一詩中寫道:“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等等,都表明,李白癡迷劍術,也曾經(jīng)學過劍術。不然,也不會有著名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02
坎坷的感情史
李白雖然逍遙灑脫,可是,卻也逃不出情愛的束縛。
李白的第一任妻子許氏出身名門望族,許式祖父曾做過左丞相。
李白與許氏在一位孟氏官員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這門親事之所以能成,是因為李白為了前途,答應了做上門女婿。
李白和許氏一起生活了10年左右后,許氏病逝,李白帶著自己的夢想和女兒,離開了許家。
第二任妻子是山東的劉氏,當時是李白的一個堂弟,為其撮合。
劉氏是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人,她覺得李白除了喝酒作詩之外什么都不會,不是個居家過日子的男人。沒多久兩人就此分手。
第三任妻子還是一名山東女子,稱之為魯氏
這名女子性格賢良文靜,模樣如出水芙蓉,對李白極為崇拜和信服。李白也很寵愛魯氏,還為其做了一首詩: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清香隨風發(fā),落日好鳥歸。愿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無由一攀折,引領望金扉。
這時,李白被李隆基招入宮中為官,這位李白深愛的女子,不知是改嫁了還是失蹤了,反正是銷聲匿跡了,就連他們的兒子也一同失蹤了。
第四任妻子是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
她曾經(jīng)是李白的小迷妹,跟了李白很多年,曾經(jīng)陪著李白四處游蕩作詩,還曾一同上廬山觀光。
現(xiàn)如今,還可以看到很多李白寫給這位宗氏的詩歌,比如《自代內(nèi)贈》,《秋浦感主人寄內(nèi)》等等。
本來,李白與第四任妻子,夫妻倆感情極為和諧,安史之亂時,李白也是被宗氏家族所救。
可是,李白被釋放后,反而和宗氏分開了,或許李白那時候,有不得已的理由吧。
03
無奈的身世與謎一樣的經(jīng)濟來源
李白才學過人,劍術也是一流。
為什么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呢?為什么不參加科考呢?
《唐六典》規(guī)定:
刑家之子,工商殊類不預。
而李白,一是罪人之后(祖輩因罪貶謫),二是商人之子,所以自知不能參加。
可是,李白也不是完全放棄了,他也曾寫過多次的自薦信。后來為了結識權貴與文人騷客,甚至不惜入贅。
至于經(jīng)濟來源,整觀李白的人生,完全沒有上班的打算,就連為官,都是供奉翰林之職,去陪皇上作詩聊人生的。其他時間,都在四處漂泊,飲酒作詩。
那么他哪兒來那么多的錢財呢?
據(jù)推測,經(jīng)濟來源為三個
一:入贅時攢下來的錢財,
二:李白離職時,李隆基李老板給的工資,
三:李白給別人潤筆所得。
不過李白為人驕傲至極,第三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倒是第一個來源,可能性比較大。
再怎么說,第一任妻子許氏家中曾官拜丞相,不說富甲一方,起碼能算家底殷實。
策劃:魚羊史記 監(jiān)制:魚公子
撰文:緋夜盜香 制作:吃硬盤吧、發(fā)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fā)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