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三藥篇■

.腸四味  火麻仁、豬甲、艾葉、苦參

.中焦脈郁三藥  木香,桔梗、枳殼

.胸三藥木香15g、枳殼12g、桔梗12g。用于中焦升降失常,右關郁大,心胸氣機不暢引起的咳嗽、哮喘、胸悶、胃脹等;為理氣之品,用久則耗氣,可酌情加補氣之品。

.引導清陽三藥  黃芪、葛根、通草

.風寒頭痛“風三藥” 防風,羌活、獨活。泡茶各5--10克,馬上頭部出汗。頭疼,因為吹風而得的,用風三藥。

   羌活頸部額頭微微有汗。羌活是發上半身的汗。

   獨活腰部微微有汗。獨活發下半身的汗。

   防風走周身乃風藥之潤劑。   

.風濕頭痛“濕三藥” 淋雨受濕頭痛藿香蒼術藁本茯苓白術健脾除里濕。

.生氣頭痛“通氣三藥” 善于走耳穴、耳竅。耳朵閉嗡嗡作響,偏頭痛。肝膽經堵塞通氣解氣郁悶三藥 柴胡、香附、川芎,打成粉放在罐子里。

.頸椎頭痛“頸三藥”--葛根、丹參、川芎各20--30克 加點姜棗煮水,也叫通脈三藥 長期低頭一族,伏案工作,頸椎壓迫。不要治頭,要治頸。

.通脈飲:川芎15g、葛根20g、丹參20g活血通脈,升達陽氣。主訴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等清陽不升為主;左手脈下陷脈;

眼四藥:蒲公英30g、枸杞15g、菊花8g、刺蒺藜15g。
    針對眼花,視物模糊等眼睛視物不清的癥狀,脈實者去掉枸杞。

鼻三藥:蒼耳子15g、辛夷花15g、通草8g。
    針對鼻塞、鼻子不通氣;不是上越脈均可用。

痤瘡基礎方:丹參30g、石菖蒲20g、連翹15g、乳香6g、沒藥6g。
   低血壓方: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棗5枚、炙甘草10g、仙鶴草50~100g。
    針對患者素體虛弱、面色無華、萎黃,常年血壓偏低;脈象緩弱,沉取無力

脫發散:高良姜60g、山柰60g、牛蒡子60g、肉桂30g、丁香60g。

  患者排除肝腎虧虛者,且舌苔白膩,脈濡,右關郁滯,濕氣內停之象;上方磨粉,一天2天,一次5g,飯后30分鐘服用。

扁桃體三藥:白英30g、青皮10g、威靈仙30g。
    左關脈弦,實證均可用;虛火上沖,脈弱,舌淡白,則不可用;
    寒痰用藥:三子養親湯:紫蘇子15g、萊菔子15g、白芥子15g。
    寒痰,舌苔白膩,痰白質黏,脈滑兼緊象,右脈上越,可用之。
    熱痰用藥:貝母12g、枇杷葉30g、全瓜蔞30g。
    舌紅苔黃膩,痰黃綠,質黏膩,脈滑數,右脈上越。

失眠三藥:首烏藤30~50g、合歡皮20~30g、炒酸棗仁20~50g。
    針對平素神經緊張,眠淺易驚,遇事放不下,神經官能癥。
    思慮過度、元神失養二藥:麥冬15~30g、川芎20~30g。
  平素思慮過度,壓力較大的患者;主訴:大多白天困乏,不清醒,晚上躺在床上又誰不著,手少陰脈亢盛有力,左寸不足,舌尖紅赤;

安神三藥:生龍骨15~30g,生牡蠣15~30g,茯神20~30g。
    針對陽氣、心神浮越在外,患者脈浮緩,脈勢上越,失眠多夢。

心三藥:紅參15~20g、紅景天20g、銀杏葉20~30g。
  針對胸悶氣短、頭暈為主,左寸沉取細弱。證屬心血失養、心氣虛、心陽不振;

胸痹三藥:瓜蔞20g、薤白15g、桂枝15g。
   針對痰飲阻滯心胃,胸陽不振引起的胸悶心慌心悸,背心發冷等,患者舌淡苔白厚膩,寸關部脈濡,兼有緊象,亦可見澀脈,寒象。

耳鳴三藥通氣散:柴胡10g、川芎12g、香附15g。
  耳聾不聞雷聲,療效神奇;肝氣疏泄不及,左脈弦,耳鳴癥狀在心情煩躁,情志不舒時加重;

乳脹三藥:橘葉10g、絲瓜絡15~20g、生麥芽20~40g。
 用于經期前后乳房脹痛、乳腺增生等,生氣時乳房脹痛加重,證屬肝氣郁結,脈弦,雙手脈寸關之間有郁滯;

消瘰三藥:浙貝母15g、牡蠣20g、玄參20g。
    瘰疬為長在頸部兩側的淋巴結節,一般是數個串生在一起;見瘰疬患者舌質紅,陰虛之象,可用之。

肩痛三藥:姜黃15g、防風15g、小神經草15g。肩背僵硬用。

背脊骨僵,晚上還比較痛。加入蜈蚣、烏梢蛇通督脈,炒薏苡仁、黑豆利濁水。

    姜黃入肩活血消淤,防風疏散風寒,伸筋草活血通經;不是極虛弱之人,肩背不適均可用;

郁三藥:香附15g、郁金20g、玫瑰花10g。
    緩解郁悶之藥,用于肝氣不舒、心情壓抑者,見左關郁滯、齒痕舌;若肝血不足,則加滋補肝腎陰血之藥,順其性、養其真。

熄風三藥:天麻15g、鉤藤15g、山茱萸15~30g。
    熄肝風,用于肝腎虧虛,導致肝風內動者,見頭暈目眩,耳鳴耳癢,四肢微顫,左脈浮弦,左尺不耐重按。天麻、鉤藤平息肝風,山茱萸收斂肝腎之氣。

胃三藥:黃連5g、干姜8g、蒲公英30g。針對寒熱錯雜、氣機不通引起的胃痛,心下痞滿等,胃部不適、舌苔黃厚、右關郁大;

脾三藥:山藥30g、芡實15g、炒薏苡仁30g。山藥補脾陰,芡實收斂脾氣,炒薏苡仁健脾祛濕,用于平素脾不健運,脾胃虛弱,脾陰不足,右關沉取細弱,舌淡苔白舌面有裂紋者;若舌面裂紋較多,或舌苔剝落者,可去薏苡仁加白扁豆、沙參等。

膽火三藥:柴胡10g、黃芩10~20g、龍膽草3~5g。凡因少陽膽火引起的口干口苦,晨起眼屎較多,小便黃,舌紅苔黃厚等,左關浮取弦郁

濁苔用藥:草果10g、知母10g、檳榔15g、厚樸10g。舌苔膩如積粉,刮之不去者,癥見大便黏膩不爽,小便黃臭,舌紅苔濁膩,平素頭身困重,眼睛渾濁,脈粗澀,濕濁交阻者;

金水相生二藥:玄參20g、知母10g。右脈上亢,左尺不足,金不生水,肺氣不能下滋腎水,故肺氣虛亢,腎陰不足,脈細數。常見喉嚨干燥、咽喉紅腫、干咳等。

開胃三藥:木香15~30g、山楂20~30g、炒麥芽20~40g。食積或其他瘀滯引起的納食不香,食欲減退等,可以用開胃三藥,右關尺郁滯,舌苔厚膩;

中郁二藥:王不留行20~40g、香附12~30g。左關郁滯,無論有形之邪或無形之氣滯皆可用之。

糖尿病二藥:玄參15~30g、蒼術10~15g。糖尿病人或易得糖尿病者舌苔厚而燥,如細小砂粒般分布在舌頭表面,可從舌苔的細小裂紋中看到舌面;舌苔厚說明體內濕氣重,苔燥布滿細小裂紋意味陰分不足的病機;

腰痛四藥:杜仲30g、桑寄生20g、川續斷20g、豬鞭3條。杜仲、川續斷、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豬鞭疏通腰部神經。

腰濕三藥:生白術20g、干姜8g、茯苓20g。寒邪水濕滯留腰部,腰部困重、腎陽不足、舌淡苔白;

前列腺炎三藥白芍40g、薏苡仁30g、冬瓜子20g。白芍利尿破陰結,薏苡仁清熱利濕,冬瓜子健脾利濕升清陽;脈勢下陷,脈弦,苔厚,濕邪淤血郁滯下焦引起的前列腺炎;淤血顯著者加蒲黃、乳香、沒藥;濕熱明顯者加大血藤、敗醬草等。

督脈三藥:烏鞘蛇20~30g、狗脊15~20g、鹿角膠15~20g。督脈不升,可見腰脊疼痛,手指背面青筋顯露;督脈主一身之陽氣,督脈不暢,清陽不升則頭暈頭脹,記憶力減退,畏寒怕冷,背部尤其怕冷畏風;左手為陽,為背;右手為陰,為腹,故督脈不升,左手脈多為下陷之勢

腹三藥:蒼術15g、雞屎藤30g、枳實10g。針對長期久坐,腹部脂肪堆積較多,猶如游泳圈者,右關尺郁滯,舌根部苔厚膩

引火湯:玄參20g、巴戟天15g、茯苓15g、五味子5g、麥冬15g。用于腎陰不足,虛火上沖,癥見扁桃體腫痛或發炎、失眠多夢等,脈勢上越,脈細數、左尺細弱,舌紅少苔,陰虛者。

暖宮三藥:小茴香5g、干姜6g、肉桂5g。用于下焦寒邪阻滯胞宮或肝經引起的痛經、閉經、月經不調、宮頸囊腫、男子睪丸或龜頭冷痛等;肝寒者指甲青白,指甲蓋血色淡白,膝蓋發涼,關尺部脈弦緊;

補腎陰三藥:墨旱蓮15~20g、女貞子15~20g、制首烏20~30g。適用于濕熱內阻、血脂血粘稠度較高或脾胃虛弱又存在陰分不足者。

水腫三藥益母草15g、黃芪30~50g、川芎10g。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水腫,水液代謝需要肺臟通調水道,肝臟的疏泄水液,腎臟的氣化排泄;益母草活血利水,川芎活血祛瘀助肝疏泄水液;黃芪補肺氣,助腎之氣化,疏布水液;水腫,脈勢下陷,右寸不足,脈搏跳動不甚有力,尺部郁濡,舌質紫暗;

脫肛二藥:黃芪30~80g、防風10~15g。用于中氣下陷,升提無力引起的脫肛,脈勢下陷,脈虛弱者。

便溏方:羌活5g、獨活5g、防風8g。大便溏稀,不成形,脾虛濕重,舌苔白厚,脈勢下陷。

痔瘡乙字湯:大黃10g、黃芩10g、柴胡6g、升麻6g、當歸20g、甘草8g。右脈上越,浮取郁大有力,右關尺郁滯的痔瘡者;下焦瘀滯明顯者,加地龍、豬蹄甲。

膝蓋用藥:鹿銜草30g、透骨草20g、小伸筋草15g,合養筋湯(白芍20g、生地黃15g、酸棗仁20g、麥冬10g、巴戟天15g)。鹿銜草、透骨草、小伸筋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治療膝蓋風濕疼痛,膝蓋積液有奇效;肝血不足,血不養筋引起的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曲伸不利的患者可配伍養筋湯,標本兼治;

急性偏桃體炎三藥;威靈仙30g、白英30g、青皮10g。

心三藥:紅參、銀杏葉、紅景天

肝三藥:柴胡、白芍、當歸

脾三藥:山藥、芡實、薏苡仁

胃三藥:蘆根、竹茹、葛根

肺三藥:麻黃、杏仁、甘草

腎三藥:附子、龍骨、牡蠣

治胃四藥:黃蓮  黃芩  干姜  半夏

腎四藥:杜仲、桑寄生、川斷、川牛膝

脾濕氣化三藥:葛根、白術、木香

肝郁熱四藥:柴胡、黃芩、當歸、龍膽草

眼花二藥:枸杞子、菊花

眼干癢二藥:蒲公英、白蒺藜

白睛溢血二藥:桑葉、生麻黃

耳鳴三組藥:
      第一組,重鎮三藥:龍骨、牡蠣、磁石
      第二組,通氣三藥:香附、柴胡、川芎
      第三組,通竅二藥:通草、木賊草

鼻三藥:蒼耳子、辛夷花、通草

通鼻四藥:蒼耳子、辛夷花、通草、白芷

口苦三藥:柴胡、半夏、黃芩

口臭三組藥:
      第一組:射干、馬勃
      第二組:竹茹、麥芽、谷芽
      第三組:豬甲、火麻仁、艾葉、苦參

牙痛四藥:麻黃、大黃、薄荷、甘草

咽三藥:荊芥、蟬蛻、僵蠶

喑啞二藥:鳳凰衣、木蝴蝶

頸三藥:葛根、黑豆、生牡蠣

背三藥:防風、姜黃、小伸筋草

胸五藥:枳殼、桔梗、木香、瓜蔞、薤白

乳脹三藥:橘葉、牡蠣、絲瓜絡

胃脹三藥:枳實、枳殼、通草

開胃三藥:木香、山楂、雞屎藤

脾胃三藥:黃連、干姜、延胡索

少腹三藥:蒲黃、五靈脂、小茴香

腰椎間盤突出五組藥:
      第一組:杜仲、川斷、桑寄生
      第二組:黃芪、黑豆、青風藤
      第三組:黨參、豬鞭
      第四組:鹿含草、伸筋草、透骨草
      第五組:狗脊、鹿角片
      附加組:蜈蚣、土鱉蟲、竹茹30g

腰三藥:杜仲、川斷、桑寄生

陽痿三藥:蜈蚣  淫養藿  鹿角片 

遺精三藥:白術、芡實、薏苡仁

腰濕四藥:白術、茯苓、干姜、甘草

前列腺三藥:白術、冬瓜子、薏苡仁

潤腸三藥:杏仁、郁李仁、火麻仁

通腸二藥:  火麻仁 豬甲

通腸六藥:火麻仁、豬甲、苦參、艾葉、雞屎藤、紅藤

通腸八藥:火麻仁、豬甲、艾葉、苦參、雞屎藤、紅藤、扣子七、金蕎麥

痔瘡三組藥:
      第一組:乙字湯(大黃、黃芩、升麻、柴胡、當歸、甘草)
      第二組:豬甲、炒薏苡仁
      第三組:黃芪、地龍

陰癢三藥:丹參、菖蒲、蜈蚣

排尿酸三藥:土茯、萆薢、威靈仙

氣化膀胱四藥:薏苡仁、澤瀉、羌活、獨活

膝三藥:鹿含草、透骨草、小伸筋草

膝四藥:薏苡仁、木瓜、白芍、牛膝(治膝關節積水)

養筋五藥:白芍、麥冬、熟地、酸棗仁、巴戟天

治痹三藥:黃芪、當歸、雞血藤

抽筋二藥:淫羊藿、小伸筋草

腳腫三藥:黃芪、益母草、川芎

眠三藥:夜交藤、合歡皮、酸棗仁

通脈四藥:葛根、川芎、丹參、當歸  

升督三藥:狗脊、土鱉蟲、鹿角片

升督四藥:鹿角、狗脊、葛根、土鱉蟲

升督五藥:鹿角、狗脊、葛根、土鱉蟲、烏梢蛇

郁三藥:香附、郁金、玫瑰花

郁五藥:枳殼、桔梗、木香、香附、郁金

郁六藥:枳殼、桔梗、木香、香附、郁金、玫瑰花

升肝脾三藥:升麻、柴胡、生麥芽

升降出入四藥:枳殼、桔梗、木香、炙甘草

升清陽四藥:白術  冬瓜子  葛根  柴胡

降壓合劑一:熟地、茜草、苦丁茶(用于水不涵木)苦丁茶是四川都江堰產的苦丁茶磚

降壓合劑二:穿破石、丹參、豨簽草(血瘀性高血壓)

豨簽草最好是十堰市的野煙豨簽草

中空三藥:竹茹、蘆根、蘇梗

濕疹三藥:杏仁、白豆蔻、薏苡仁

風六藥:羌活、獨活、防風、荊芥、川芎、柴胡

肥三藥雞屎藤、蒼術、川芎

治痹三藥:黃芪、當歸、雞血藤

治瘢二藥:桔梗、土大黃

小兒退熱三藥:竹茹  蠶沙  陳皮 

痛風三藥:豬甲、雞屎藤、炒薏仁

息肉四藥:烏梅  威靈仙  炒薏苡仁  白僵蠶

痤斑四藥:丹參、桂枝、乳香、沒藥

化瘀四藥:乳香、沒藥、蒲黃、五靈脂

癌瘤五藥:靈芝、扣子七、蚤休、沉香、穿破石

白癜風四藥:首烏、烏梅、補骨脂、墨旱蓮

丹參檳榔飲:丹參、菖蒲、枇杷葉、檳榔

清理五藥:桔梗 枳殼 木香  梔子  淡豆豉

治癢六藥:威靈仙,甘草、石菖蒲、苦參、胡麻、何首烏

藏精六藥:附子、龍骨、牡蠣、杜仲、川斷、桑寄生

養真六藥:紅參、銀杏葉、紅景天、桂枝、棗仁、龍眼肉

肺三藥:麻黃,杏仁,甘草。

胸三藥:枳殼,桔梗,木香。

心三藥:紅參,銀杏葉,紅景天。

通脈三藥:葛根,川芎,丹參。

升督四藥:鹿角片,狗脊,葛根,土鱉蟲。

痤斑四藥:丹參,桂枝,乳香,沒藥。

鼻三藥:蒼耳子,辛夷花,通草(路路通)。

開胃消食三藥:木香,山楂,雞屎藤。

咳嗽喑啞二藥:木蝴蝶,鳳凰衣。

濕疹三藥:杏仁,白豆蔻,炒薏仁。

治瘢二藥:土大黃,桔梗。

潤腸三藥:杏仁,郁李仁,火麻仁。

痔瘡三藥:1乙字湯;2豬甲,炒薏仁;3黃芪,地龍。

藏精六藥:附子,龍骨,牡蠣,桑寄生,續斷,杜仲。

腰三藥:黃芪,青風藤,黑豆。

腿三藥:鹿銜草,伸筋草,透骨草。

神經二藥:黨參,豬鞭。

中空三藥:竹茹,蘆根,蘇梗。

升降出入四藥:胸三藥,炙甘草。

口臭三藥:1射干馬勃;2竹茹,谷芽,麥芽;3火麻仁,豬甲,苦參,艾葉。

脾三藥:山藥,芡實,炒薏仁。

脾胃三藥:黃連,干姜,元胡。

胃脹四藥:枳殼,枳實,通草,黃芪

肝三藥:柴胡,當歸,白芍。

郁三藥:香附,郁金,玫瑰花。

口苦三藥:柴胡,黃芩,半夏。

眼干癢二藥:蒲公英,白蒺藜。

白睛溢血二藥:桑葉,生麻黃。

降壓三藥:1穿破石,丹參,玉米須;2熟地,茜草,苦丁茶。

疏肝泄熱四藥:柴胡,黃芩,當歸,龍膽草。

養筋五藥:熟地,白芍,麥冬,巴戟,酸棗仁。

乳脹三藥:橘葉,牡蠣,絲瓜絡。

抽筋二藥:1淫洋霍,伸筋草;2芍藥,炙甘草。

眼花二藥:枸杞子,菊花。

腿麻八藥:川烏,草烏,靈仙,仙靈,防風,防已,木瓜,甘草。

腰濕四藥:白術,茯苓,干姜,炙甘草。

肩周炎:麻黃,桂枝,細辛,乳香,沒藥,當歸,丹參,桑枝,馬錢子。

耳鳴八藥:1通氣三藥:香附,川芎,柴胡;2通竅二藥:通草,木賊;3重鎮三藥:龍骨,牡蠣,磁石。

安神三藥;酸棗仁,夜交藤,合歡皮。

遺精三藥:白術,炒薏仁,芡實。

前列腺三藥:白術,冬瓜子,炒薏仁。

三根湯:蘆根,白茅根,葛根。

化痰三藥:干姜,細辛,五味子。

耳鳴三藥:通草,木賊,大蔥

痛癢三藥菖蒲 丹參 威靈仙

★眼癢三藥:蒲公英,白蒺藜,夏枯草

★鼻炎三藥:辛夷,蒼耳子,通草

★頸椎病三藥:葛根,川芎,桂枝

★胸三藥:木香桔梗枳殼

★背三藥:防風、姜黃、小伸筋草,

★肩三藥:秦艽、威靈仙、雞血藤

★婦科三藥:當歸,香附,白芍

★脫發三藥:首烏,旱蓮草,黑豆

★失眠三藥:酸棗仁,夜交藤,茯神

★腰椎三藥:杜仲,牛膝,獨活

★頭痛三藥:川芎,防風,白芍

★牙痛三藥:細辛,生石膏,露蜂房

★痛風三藥:土茯苓,澤瀉,地龍

疼三味獨活30陰行草15大棗3個

頸三藥:葛根、丹參、川芎(各20克頸椎病頭痛桂枝湯加頸三藥)

閉經三:益母草、川牛膝、當歸,補血通經。

幫肝臟掃垃圾香附、木香、郁金 

局部灼熱 ,清熱解毒 金銀花、連翹、生石膏

煩躁 柴胡黃芩梔子

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白術

鼻流清水,難休止者,加烏梅、五味子、訶子

茵陳、黃芩、苦參:清少陽濕熱。

太陽經發散:羌活 防風 藁本

陽明經:升麻 葛根 白芷

手陽明大腸經:白芷 升麻 石膏

下肢:牛膝 獨活 木瓜

腰背:杜仲 川斷 狗脊

臂前廉痛者屬陽明 升麻白芷干葛

臂內前廉屬太陰 升麻 白芷 蔥白

肝:柴胡 香附子 當歸

心:丹參 黃連 菖蒲

下行:牛膝 代赭石 旋復花

頭痛風寒引發者加麻黃、桂枝、白芷

眼爆發需用當歸,黃連,防風。

眼久昏暗用熟地,當歸,細辛。

頸項痛強硬選葛根、白芍、細辛

★血三藥:丹參、雞血藤、赤芍。

痛癢三藥,菖蒲,丹參,威靈仙。

黃芪50克,川芎5克,益母草20水腫三藥

眼三藥:夏枯草、桑葉、菊花。

耳三藥:香附、柴胡、川芎。

腹三藥:小茴香、厚樸、蒼術。

膝三藥:酸棗仁、熟地黃、當歸。

脾三藥:藿香、蒼術、石菖蒲。

痛癢三藥:丹參、菖蒲、威靈仙。

提氣三藥黃芪、川芎、桂枝

貧血三藥:黃芪,當歸,雞血藤。

痛風三藥:土茯苓,炒苡仁,貓須草。

血脂三藥:制首烏,金銀花,枸杞子(白芍)。

開胃三藥:木香,山楂,雞屎藤。

安神三藥:茯神,五味子,酸棗仁。

鼻血三藥:白茅根,桑葉,黃芪。

膝三藥:川牛膝,牛大力,威靈仙。

閉經三藥:益母草,當歸,川牛膝。

肝熱三藥:土茯苓,板藍根,茵陳。

肺火三藥:黃芩,魚腥草,金蕎麥。

血熱三藥:生地黃,丹皮,赤芍。

口苦三藥:柴胡,夏枯草,牡蠣。無論辨證為何結果的口苦都可用

火麻仁、豬甲、艾葉、苦參腸四味

枳殼、桔梗、木香,中焦脈郁三味藥

黃芪、葛根、通草,引導清陽之氣往上

去下焦濁火麻仁、豬甲、艾葉、苦參。

活中焦枳殼、桔梗、木香。

清升上焦,黃芪、葛根、通草

釋放壓力 四逆散(柴胡,白芍,枳殼,炙甘草),頸三藥(葛根,丹參,川芎),胸三藥(枳殼,桔梗,木香),另外還加上貧血三藥(黃芪,當歸,雞血藤),陳皮5克,炒麥芽10克,五劑。

智三藥 益智仁 遠志 補骨脂 

腦癱 六味地黃丸加智三藥。

鼻一藥,鵝不食草。很沖鼻。感冒鼻子受涼堵塞了,鵝不食草來放到鍋里頭煮。煮了可以熏鼻子,也可以直接喝。喝了那鼻子它都會出汗的。鵝不食草中醫民間叫做打藥,跌打藥。就說你身體被打傷了也可以用它外敷跟內服。所以很多跌打藥它都能開竅,它開不了竅它瘀血就跑不掉。所以用開竅藥也可以做跌打藥。你看許多跌打藥里頭,它幾乎會放兩樣東西。跌打藥丸就是開竅藥。哪兩味開竅藥?對。冰片是最便宜的,還有最貴的呢,最貴的麝香。

腦癱,腦腫瘤啊,有一個縣城腦保堂,專門保護腦的。從二樓摔下來立馬神志不清,眼睛出血,送到醫院說沒辦法,趕緊送到腦保堂廠,專門保護腦的。他的方子絕對不傳的,給他那藥丸,他說灌進去,他只要不吐出來能吞下去,有救。吞下去了,等一下就醒過來。它那里面有強烈最好的麝香,把腦射開來,那些瘀血就慢慢排掉。所以縣城里頭的醫院,碰到腦病不行的,腦保堂。但是開竅藥冰片、麝香都不能久煮。一般上它芳香太厲害了,所以不入湯劑。要搞一味又能入湯劑的是什么?菖蒲啊。所以鼻三藥里頭開鼻子,蒼耳子、辛夷花、菖蒲。不管你是鼻炎頭痛,還是鼻子堵塞,還是鼻不聞香臭,一切的鼻病,乃至因鼻而引起的臟腑病都可以用它。

有的時候老師碰到這個不是鼻炎,怎么一下子就鼻三藥,病人吃了頸椎舒服了。因為他頸椎缺氧呀。我們打通他就鼻管道,他頸椎不就飽滿了嘛。

  唉,有些的話這腰痛得很厲害的,膝蓋骨痛,老師一看他鼻子小小的,呼吸很急促,一把那鼻子一打開來,他呼吸就變平緩了。

  因為河狹水急,河如果狹窄水就會很著急。河寬水緩,所以對所有急性子,我們用鼻三藥。

.面癱。為什么會面癱呢?以前最容易面癱屬于甲板上的水手。在海上的太陽很猛,暴曬的時候,人覺得很累,很疲憊。然后呢,他就忘記了船長的告誡。然后就在甲板上,晚上就睡在那里一吹,第二天起來,哎!怎么?面歪掉了,面癱。所以面癱的有一個牽正散,牽正散上有哪三味藥組成?哎,你面斜住了,它可以把你牽正來,像那牽拉一樣。全蝎、僵蠶、白附子--祛風。把僵硬的面牽正過來,但是他畢竟是體氣不足。所以老師治療面談,凡是面癱三、兩個月治不好的還要加玉屏風散,重用黃芪。只要記住,千萬別疲勞的又當風汗出當風還好,因為你體質壯沒事。但是你疲勞了,如果吹風了,一個覺醒來,不是鼻塞就是歪嘴。

眼睛 有熱火眼,眼睛熱火熱火的痛白木公(白蒺藜、木賊草、蒲公英)20克。吃一劑眼睛紅腫熱就好了。經常焊電,焊電刺激眼睛傷得很大,他焊完以后那眼睛硬硬、澀澀的。白木公泡茶一喝眼睛立馬緩解。這就是眼熱三藥。

眼花三藥飛蚊癥,是血虛眼花 枸杞子十克,菊花五克,男用桑葚子女用女貞子。

肝干,肝火,目珠疼痛久視熬夜以后目珠痛得不得了。肝開竅于目,目腫脹痛得厲害,生氣發火,喝酒,熬夜幾個疊加在一起,眼珠子脹痛脹痛的。目珠痛神藥--夏枯草。清肝火神藥--桑葉。風熱眼痛要藥--菊花。就是我們南方名藥夏桑菊。一起來我口干、口苦眼屎一大坨。對!這個是肝火上木。夏桑菊。夏枯草、桑葉、菊花各20克,一劑下去就沒有了這種現象。

耳朵嗡嗡響 地黃丸加骨碎補老人走路慢慢的,講話能緩緩的,氣力不夠,精氣不足

耳朵嗡嗡響 柴胡疏肝散加通氣散一過來氣勢沖沖。好像周圍人都是他的敵人。這個一臉橫肉,好像剛打架完回來。其實是身體里面臟腑不和,所以人會有憤怒的表情,大多是臟腑不和。有怒的表情呢,肝不和。有悲的表情,肺不和。有恐的表情,腎不和。有皺眉的表情呢,脾不和。思則氣結,打結了那個氣。除非他是變臉高手。這個著急的人呢,急躁的他耳鳴響啊,喝一頓酒或者吵一個架,耳朵嗡嗡響。柴胡疏肝散加耳三藥。耳三藥是香附、柴胡、川芎。這個又叫通氣散。這個一吃下去,耳朵就放松了。

治耳鳴,兩味藥:骨碎補三十、五十克、王不留行十克。通通流通。

  如果一個人肝郁厲害的王不留行多用。一個人腎虛厲害,骨碎補多用。或者熟地、首烏加進去,偏于補腎。通氣散加進去偏于疏肝。

  所以這兩個治耳鳴的實則調肝膽,虛則補腰腎這是口訣。摸下去脈象很大,很有力的,盡管給他柴胡疏肝散、通氣散。

  摸下去脈象弱噠噠的,沒力,又說低血壓的,好!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再加骨碎補。

.胸三藥。老師曾經治療一例嚴重便秘。他這個人呢?嘴巴往下掉所以你看嘴巴往上翹的得大病都好治。嘴巴往下掉的,小病難纏他就這一個便秘,纏了他三年五年很辛苦,樂不起來。所以有句話叫嘴巴輕輕往上揚,立馬充滿正能量。所以一個人笑不出來的,問題大了。你自己去看,所以以前為什么說把元寶造成船形的,就代表你那個元寶嘴船形就招財。翻過來的翻船嘴,就漏財。所以以前那個人他找一個人管財的,元寶嘴的,不要招翻船嘴的。翻船嘴的,管不了財。他這個便秘,我說你這個不單是腸子問題啊,腸子呢?什么與大腸相表里?什么與小腸相表里?所以心跟肺說白了,就是大腸小腸的上司。那下屬老是慢吞吞,不肯干活,你找誰呢?找上司。所以他腸子老不通暢,人皺眉掉嘴巴。我說你樂不起來,好,桂枝湯加胸三藥。他這種便秘是掉嘴巴郁悶、嘆息、皺眉。所以桂枝湯溫陽第一方,讓心臟樂起來。胸三藥解郁第一方。讓氣血敷布到腸胃四肢手腳。他說一吃手腳就暖陽了。第二次吃大便通暢,第三次吃正常了。你設想一下桂枝湯它一下去。那心臟一下子變強了。胸三藥一下去,那肺開張變強了桂枝湯它等于心臟一用力。胸三藥,這肺一往下壓。所以下面的腸、膀胱統統排泄順暢。所以你看老年人幾乎排泄不順暢的,尿積的,尿儲留的,大便不通暢的,都是心肺力量不夠。這是根源嚴重的我們要加生脈飲

還有胸三藥非常靈活的妙用。你們不知道有沒有見過這個腰痛,我們沒有去治療腰,治他胸。有個抑郁的患者他西山村,胸悶腰痛的厲害,痛得腰都直不起。我說我不要管你的腰,管你的胸,四逆散胸三藥這藥才吃完第一劑,他腰好像從來沒試過一樣。好奇怪以前痛的整個人什么事情坐立不安的,一劑藥下去就沒事了。寬胸解郁。所以郁悶的人,他心胸中氣閉住了,腰腹它就不通暢。所以胸這個十字很重要。幾乎你看我為什么很多方都加四逆散跟胸三藥?因為現在幾乎十個病里頭有八個都跟情志波動離不開關系心態起伏情志波動,所以你善于調心態跟情志啊,你幾乎就已經入醫道大門了。你咽炎的加了解郁的,頭痛的加解郁的,背痛的加解郁的。總之就是在解郁里頭放幾味疏肝理氣的藥,或者寬松解郁的這療效就特別好,這是秘密。不管什么樣的人來的病,老師都會給他行行氣,這很重要。他說為什么老師老是四逆散?上次有個病人他過來,我怎么還沒看你的方子就先寫在那里了。哈哈~我們這里叫中醫諸葛,就是料事在先。為什么呢?你只要過來了,我告訴你,情輕病亦輕。就說他的情緒波動很輕的時候,他的病自動減輕。所以我們四逆散跟胸三藥能讓情緒波動變輕,不會那么劇烈。情重病亦重。一個人情致很重的,憂愁思慮呀,像林黛玉那樣,年紀輕輕就會沒掉,情執很重的。

還有那肝火、心火動很厲害的所以以前的有兩句話你們肯定沒聽過。自古美女同將軍,不許人間見白頭啊!因為將軍的情執波動很大,非常大的,一下子就是肝火燒腦。

.通心三藥:紅參、銀杏葉、紅景天。治心陽不振,心慌氣短。

.通脈三藥:葛根、川芎、丹參。心血虛,頭暈,腦供血不足。

.安神三味:酸棗、合歡皮、夜交

升督三藥:狗脊、葛根、土鱉蟲

.鼻三味:蒼耳子、辛荑、通草。心肝脈 不足合桂枝湯,桂枝從心肺打開,玉屏風從脾胃打開。怕冷,晚上加重合麻黃附子細辛湯。蒼耳治項背拘攣、風濕痹。通草有通鼻塞,還用于耳嗚。

肺三味:麻黃、杏仁、甘草。

.胸三藥:枳殼、桔梗、木香;加豆豉、枝子為清理五味。病人多猶豫膽決斷下降。加棗仁火麻仁,凡仁皆潤,潤通心脈也要潤通小腸。

.咳嗽喑啞二味:鳳凰衣、木蝴。外感內傷、老人小兒的虛炎上沖、咽喉不利咳嗽喉癢有特效。一般用鼻三味、肺三味、胸三味加此二味。

.脾三味:山藥、芡實、炒薏米。勞傷心脾,右關脈下凹。

.胃脹三味:枳殼、枳實、通草。胃氣不降一味金欖果奇效。

.胃開三味:木香、山查、雞屎藤。口臭心煩加射干、馬勃,一個是竹茹、谷芽、麥芽,一個是火麻仁、豬甲、艾葉、苦參。右脈郁大木香要重用30-50克。脂肪肝山查可用到50克。

.消食三味:雞屎藤、山查、木香用于小兒過度食滯胃腸。小兒病不外太陽和太陰病,后者用消食三味消積化食加枳殼、桔梗、木香升降氣機,再用焦三仙開胃氣。四君補脾。

.口苦三味:柴胡、半夏、黃芩。

.中空三味:竹茹、蘆根、蘇梗。

.乳脹三味:桔葉、牡蠣、絲瓜絡。

.養筋五味:酸棗仁、白芍、麥冬、熟地、巴戟天。治膝關節退化性病變,療筋傷疼痛、手足酸麻。養肝明目,筋骨的養后用鹿含草、透骨草、伸筋草解決疼痛問題。如膝關節積水,加薏米、川牛膝、木瓜、白芍。

.氣郁三味:香附、郁金、玫瑰。

.眼癢二藥:蒲公英、白蒺藜。結膜出血用桑葉加麻黃。

.腰濕四味:白術、干姜、茯苓 甘草。腎著湯。

.腰三味:桑寄生、杜仲、川斷;抽筋二味:淫羊火、伸筋草

.腰間盤脫出:黃芪、青風藤、黑豆。痛的一般加桑寄生、杜仲、川斷。重一點用元胡、桃仁、乳沒。痛再厲害加蘇木、血竭、自然銅。骨折用蜈蚣、烏蛇、川烏。太溪脈亢進加黃柏、知母。不足加附子、淫羊火、巴戟。

.膝三味:鹿含草、小伸筋草,透骨草;膝四味是薏米、牛膝、木瓜、甘草治關節積水。

.潤腸三藥:火麻仁、杏仁、郁李仁。

.痔瘡二藥:豬甲、薏米。

.瀉痢便溏六藥: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川芎。

.通腸六味:火麻、苦參、艾葉、雞屎藤、紅藤、豬甲;治小腸有積,小腸息肉,大便不通或通而不暢。大便黏滯排不干凈用艾葉加苦參效果好。

.息肉四味;烏梅、威靈仙、僵蠶、薏米,是基礎方,咽喉聲帶用玄麥甘桔湯、胃息肉加平胃散、腸息肉加通腸六味,特別是紅藤、腸道息肉、膽息肉配合四逆散加香附、郁金、子宮加紫石英、小茴、惡變必須加癌四味。

.耳嗚八藥:龍骨、牡蠣、磁石、香附、柴胡、川芎、通草、木戒草

.腎三藥:附子、龍骨牡蠣。虛火上炎,腰腳冰凍。另用桂枝加川牛膝這樣上熱下寒不易吃出火來。

.遣精三藥:芡實、炒玉米、白術。

.前列腺三藥:白術、冬瓜、炒玉米。陽痿三味;蜈蚣、淫羊火、鹿角片。真腎虛不多,多為肝郁引起。用逍遙散思路。

.治斑二藥:大黃、桔梗。

.痤斑四藥:丹參、桂枝、乳沒,石菖蒲,諸癢瘡皆屬心從心治。用桃四物;加龍牡把浮陽把下收,用枇杷竹茹膽草把肺胃肝向上勢頭把下降,用澤蘭、玉米收下的熱從膀胱小腸排出。用丹參、菖蒲、徐長卿、威靈仙去心火并活血。加白術療死肌。

.濕疹三藥:杏仁、白莞、薏米;

.穿破石:穿透力強有后勁。血脈不通都 能用,肝膽和病痛瘀滯皆可用,各種積聚包塊、增生、肌瘤、前列腺皆可用。

.雞屎藤:能減肥,肥人用蒼術瘦人用白術。便秘用雞屎藤加火庥仁。血黏度增高有時加白芍增水稀。

.馬勃:打粉外用治陰囊潮濕。

.虎杖、烏梅治咽喉息肉。碧桃干善于治喉癌。二陳湯專治痰濕結核,里就有烏梅,

.急性偏桃體炎三味:威靈仙30、白英30、青皮10.。加減可治食道晚期癌證。治癌靈藥是扣子七、蚤休、靈芝、沉香。這四藥能撥天地之靈氣,降骯臟之惡濁。

.貫眾:婦女下焦濕郁化熱,各類手術微創有熱毒用貫眾,單用30-60克治療白帶有奇效。

.骨碎補:不僅能治連霉素引起的中毒,也能治食物中毒、農藥華化肥在人體內殘留,善長治耳嗚、牙齒疼痛,頸椎、腰間盤脫出、補益肝腎、活血鎮痛。土鱉蟲治腰疼,三只研細用溫水或黃酒沖服。每晚一次。可連服一周。

.白芷:善治額竇、鼻炎都有效、重用40克,也可和葛根合用,此病多為小柴胡證加此二藥效好。痛在頭面部一味白芷有奇效。頭痛屬寒的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血瘀用通竅活血,各方都加龍骨牡蠣,火麻仁。白芷單味打粉調糊治黃褐斑一周也效。

.舌頭胖大用蒲黃,舌苔白膩,舌質紫是痰濕。

.理氣清熱五虎將:枳殼、桔梗、木香、枝子、豆豉。專治肝郁化火。脈弦太硬不變性子會的重病,所以加大活血行氣力度。元胡、川楝、穿破石、郁金、香附。黃連溫膽湯要加入龍牡、和五虎將。左寸亢加黃連、右寸加黃芩。

.白術:主風寒濕痹,死肌,各類風濕為、被風寒濕邪所困,疲乏無力,大腸缺乏蠕動。用30-60克。頑固青春痘,必須從脾中找原因,白術推陳生新,便死肌去。

諸病不愈,心尋到脾胃中,方是無疑,何言之,脾胃一虛,四臟皆無生氣,故疾病日久,萬物從土生,亦從土而歸,補腎不如補脾,決之謂這,故凡治病不愈,尋到脾胃而愈者頗多。

.香薷、車前:舌相直接反應是整條消化系情況,舌苔白膩用香薷能化掉。一般和平胃散合用。如舌體胖大,大便又發黏,直接用車前把水濕大便一通利舌體和便干。車前小量利小便祛濕。大劑量潤腸通便。但過度利濕可傷心陰,加丹參可排濁通瘀。

許多臨床醫生的經驗,多反映在藥物的配伍上,而藥物配伍的基本結構單位就是藥對!藥對的應用,以施今墨為最。收藏下來,常備案頭,仔細咀嚼,定有所悟!

常用藥對(組)

1.麻黃、桂枝:發汗解表。用于表實無汗,如麻黃湯。

2.麻黃、杏仁、甘草: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氣喘,如三拗湯

3.桂枝、白芍:調和營衛。用于自汗、畏風,如桂枝湯。

4.桂枝、白芍、知母:祛風,利濕,清熱。用于病節痛風,如桂枝芍藥知母湯。

5.桂枝、白術、茯苓:溫化痰濕。用于痰飲病,如苓桂術甘湯。

6.紫蘇、香附:解表寬中。用于感冒兼氣滯者,如香蘇散。

7.紫蘇(梗)、砂仁:行氣安胎。用于妊娠嘔吐。

8.荊芥、防風:祛風解表。用于瘡瘍兼寒熱者,如荊防敗毒散。

9.防風、羌活、當歸:祛風勝濕,活血止痛。用于痹痛,如蠲痹湯。

10.蔥白、豆豉:發表散寒。用于感冒初起,如蔥豉湯。

11.羌活、川芍、細辛:祛風止痛。用于風寒頭痛,如九味羌活湯。

12.麻黃、附子、細辛:助陽解表。用于傷寒少陰病,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13.桑葉、菊花:疏風清熱。用于風溫,如桑菊飲。

14.銀花、連翹: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用于溫病初起,如銀翹散。

15.柴胡、黃答:和解少陽。用于傷寒少陽病,如小柴胡湯。

16.升麻、葛根:升陽發表,透疹泄毒。用于痘疹、麻疹初期者,如升麻葛根湯。

17.葛根、黃芩、黃連:清濕熱,止瀉利。用于痢疾、泄瀉,如葛根芬連湯。

18.大黃、芒硝:攻積導滯。用于陽明腑實證,如大承氣湯。

19.麻仁、瓜簍仁:潤腸通便。用于老年津液枯燥之便秘。

20,郁李仁、薏苡仁:利水退腫,瀉下通便。用于二便秘結,如獨行方。

21.甘遂、大戟、芫花:峻下逐水。用于懸飲、鼓脹,如十棗湯。

22.石膏、知母:清熱生津。用于陽明經證,如白虎湯。

23.石膏、細辛:清火止痛。用于牙齲腫痛,如二辛散。

24.知母、貝母:清肺潤燥。用于咳嗽,如二母散。

25.梔子、豆豉:清熱除煩。用于熱病懊儂,如梔子豉湯。

26.山梔、丹皮:平肝涼血。用于肝脾血虛發熱者,如丹梔逍遙散。

27.竹葉、石膏:清熱和胃。用于熱病口干,如竹葉石膏湯。

28.犀角、地黃:涼血解毒。用于發斑、吐血、衄血,如犀角地黃湯。

29.天花粉、天冬、麥冬:清肺潤燥。用于咳嗽、咳血、如滋燥飲。

30.元參、貝母、牡蠣:軟堅散結。用于瘰疬、結核,如消瘰丸。

31.青蒿、鱉甲:清虛熱,除骨蒸。用于骨蒸勞熱,如青蒿鱉甲湯。

32.地骨皮、桑皮:清肺瀉火,平喘止咳。用于咳嗽、氣喘,如瀉白散。

33.知母、黃柏:清泄下焦。用于熱結小便不利、腰痛、骨蒸,如知柏地黃丸。

34.黃芩、厚樸:和脾胃,清濕熱。用于胃脘脹痛、口苦口臭,如芩樸湯。

35.黃連、木香:燥濕止瀉。用于赤白痢下,如香連丸。

36.黃芩、黃連、黃柏:瀉火解毒。用于瘡毒,如黃連解毒湯。

37.黃連、蘇梗:清胃止嘔。用于嘔吐,如蘇連湯。

38.黃連、吳萸:平肝和胃。用于吞吐酸水,如左金丸。

39.青黛、蛤粉:解毒利濕。用于濕疹瘡毒,如黛蛤散。

40.紫花地丁、蒲公英:解毒消腫。用于瘡毒、疽疽,如二丁湯。

41,荷葉、六一散:清熱解暑。用于夏日中暑,如荷包六一散。

42.藿香、佩蘭:解暑辟穢。用于夏日中暑、口甘口臭,如《時病論》芳香化濁法。

43.蒼術、厚樸:燥濕健脾。用于納呆兼脘脹者,如平胃散。

44.砂仁、白豆蔻:芳香化濁。用于胃寒、腹脹,如《濟生方》之太倉丸。

45.白術、茯苓:健脾化濕。用于乏力、納差,如四君子湯。

46,豬苓、澤瀉、茯苓:利水滲濕。用于水腫、尿閉,如五苓散。

47.穿山甲、王不留行:活血行滯。用于乳汁瘀滯不通者,如涌泉散。

48.白術、澤瀉:祛飲化痰。用于支飲眩暈,如澤瀉湯。

49.車前子、白術:利水止瀉。用于水瀉尿少者。

50.秦皮、白頭翁:清濕熱,止瀉痢。用于熱毒痢,如白頭翁湯。

51.茵陳、梔子、大黃:清熱退黃。用于黃疽,如茵陳蒿湯。

52.滑石、甘草:清暑利濕。用于中暑煩熱,如六一散。

53.苡仁、竹葉:清熱利濕。用于濕郁身熱者,如苡仁竹葉散。

54.冬瓜仁、桃仁:排膿利濕。用于腸癰初起,如大黃牡丹皮湯。

55.防己、黃芪:祛風退腫。用于風水浮腫,如防己黃芪湯。

56.木通、竹葉:降火利尿。用于熱淋,如導赤散。

57.杏仁、苡仁、蔻仁:利濕化濁。用于濕溫證,如三仁湯。

58.瞿麥、扁蓄:利水通淋。用于熱淋、血淋,如八正散。

59.當歸、赤小豆:解毒排膿。用于狐蜮證,如赤小豆當歸散。

60.羌活、獨活:祛風止痛。用于痹證,如羌活勝濕湯。

61.木瓜、吳茱萸:舒筋活絡。用于腳氣病,如木萸散。

62.豨薟草、海桐皮:祛風蠲痹。用于痹痛、腰腿痛,如豨桐丸。

63.附子、干姜:回陽救逆。用于陽氣欲脫者,如四逆湯。

64.人參、附子:急救回陽。用于亡陽證,如參附湯。

65.肉桂、黃連:交通心腎。用于失眠,如交泰丸。

66.丁香、柿蒂:溫中降逆。用于呢逆,如丁香柿蒂湯。

67.良姜、香附:溫胃止痛。用于胃痛,如良附丸。

68.小茴香、桔核:理氣止痛。用于睪丸偏墜疼痛,如香桔散。

69.石菖蒲、萆薢、烏藥:分清別濁。用于白濁,如萆薢分清飲。

70.石菖蒲、川連、石蓮肉:開胃醒脾。用于噤口痢,如開噤散。

71.琥珀、遠志:安神寧心。用于失眠,如琥珀多寐丸。

72.龍骨、牡蠣:澀精止帶。用于遺精滑泄,如固精丸。

73.酸棗仁、茯神:安神定志。用于失眠、健忘,如酸棗仁湯。

74.羚羊角、鉤藤:平肝熄風。用于熱病抽搐,如俞氏羚角鉤藤湯。

75.旋復花、代赭石:平肝降氣。用于噫氣不除者,如旋復代赭湯。

76.天麻、鉤藤:祛風止眩。用于頭目眩暈,如天麻鉤藤飲。

77.天麻、川芍:祛風止痛。用于偏正頭痛,如《普濟方》天麻丸。

78.僵蠶、地龍:解痙止咳。用于百日咳。

79.全蝎、蜈蚣:祛風止痙。用于驚癇、破傷風,如撮風散。

80.陳皮、半夏:燥濕化痰。用于咳嗽、痰多,如二陳湯。

81.青皮、陳皮:疏肝和胃。用于脘脅脹痛,如木香順氣丸。

82.丹參、陳皮:祛痰化瘀。用于慢性肝炎、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炎。

83.枳實、竹茹:和胃止嘔。用于嘔吐,如溫膽湯。

84.枳實、白術:健脾消痞。用于痞滿,如枳術丸。

85.桔梗、枳殼:調氣寬中。用于胸膈脹滿,如杏蘇散。

86.香附、烏藥:理氣止痛。用于疝氣痛,如青囊丸。

87.柴胡、白芍:柔肝泄熱。用于熱厥證,如四逆散。

88.烏藥、山藥、益智仁:溫腎止遺。用于小便頻數或失禁、遺尿,如縮泉丸。

89.瓜蔞、薤白:通陽宣痹。用于胸痹證,如瓜蔞薤白白酒湯。

90.金鈴子、延胡索:理氣止痛。用于胸腹作痛,如金鈴子散。

91.蒲黃、五靈脂:行瘀止痛。用于產后兒枕痛、痛經,如失笑散。

92.三七、肉桂: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損傷,常配入散劑吞服。

93.茜草、海螵蛸:收斂止血。用于崩漏、帶下,如烏賊骨丸。

94.地榆、甘草:止血止痢。用于便下膿血,如地榆甘草湯。

95.側柏葉、干姜、艾葉:溫經止血。用于吐血、嘔血,如側柏葉湯。

96.郁金、廣木香:行氣解郁。用于脅痛,如木金顛倒散。

97.三棱、莪術:破血行氣。用于氣塊、血積、食瘕,如《沈氏尊生方》三棱煎。

98.丹參、檀香、砂仁:和胃止痛。用于胃脘痛,如丹參飲。

99.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用于經閉,如桃紅四物湯。

100.當歸、白芍:養血活血。用于月經不調,如四物湯。

101.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用于筋脈拘痛,如芍藥甘草湯。

102.人參、丹參:補氣養血。用于胸痹,如二參湯。

103.黨參、黃芪:補氣健脾。用于子宮下垂、脫肛,如補中益氣湯。

104.黃芪、防風、白術:固表止汗。用于自汗、畏風,如玉屏風散。

105.山藥、扁豆:健脾止瀉。用于納差、泄瀉,如參苓白術散。

106.人參、蛤蚧:補腎納氣。用于老年性喘咳,如人參蛤蚧湯。

107.補骨脂、肉果:溫腎止瀉。用于五更泄瀉,如四神丸。

108.仙茅、仙靈脾:溫腎壯陽。用于更年期高血壓,如二仙湯。

109.黃連、阿膠:滋陰熄風。用于溫病后期之動風抽搐,如黃連阿膠湯。

110.枸杞、甘菊:平肝明目。用于視物昏花,如杞菊地黃丸。

111.沙參、麥冬:養胃陰。用于熱病后口干咽燥,如益胃湯。

112.天冬、麥冬:潤肺生津。用于干咳,如二冬膏。

113.人參、熟地、天冬:養陰潤燥。用于虛損,如三才湯。

114.烏梅、麥冬:生津養液。用于虛熱口渴,如玉泉丸。

115.百合、地黃:清心安神。用于熱病后余熱未清,神志恍惚,如百合地黃湯。

116.女貞子、旱蓮草:平補肝腎。用于腰酸、耳鳴、耳聾、白發,如二至丸。

117.黑芝麻、桑葉:清補肝痛。用于頭暈目眩,如桑麻丸。

118.龜板、鱉甲:滋陰熄風。用于溫病后期,抽搐不止,如三甲復脈湯。

119.萊菔子、丹參:和胃調肝。用于慢性遷延性肝炎和小兒疳積。

120.神曲、山楂、麥芽:消食和胃。用于食積,如焦三仙。

121.雞內金、海金沙:消結利尿。用于尿結石、膽結石,如二金湯。

122.半夏、厚樸:消痰散結。用于梅核氣,如半夏厚樸湯。

123.半夏、硫黃:溫腎散寒,泄濁通便。用于便秘,如半硫丸。

124.白芥子、地鱉蟲:祛痰化瘀。用于跌打損傷及外傷后遺癥。

125.白芥子、蘇子、萊菔子:利氣豁痰。用于老人痰嗽,如三子養親湯。

126.白芥子、甘遂、大戟:豁痰除飲。用于懸飲,如控涎丹。

127.牙皂、明礬:祛痰開竅。用于中風閉證,如稀涎散。

128.白礬、郁金:化痰解郁。用于癲癇,如白金丸。

129.桔梗、甘草: 開肺化痰。用于肺癰,如桔梗湯。

130.半夏、瓜蔞:化痰寬胸。用于胸痹、心痛,如瓜蔞薤白半夏湯。

131.杏仁、貝母:止咳化痰。用于久咳氣急,如貝母散。

132.葶藶子、大棗:瀉肺平喘。用于痰飲咳逆,如葶藶大棗瀉肺湯。

133.竹茹、桔皮:和胃止嘔。用于嘔吐,如桔皮竹茹湯。

134.昆布、海藻:化痰散結。用于癭瘤瘰疬,如海藻玉壺湯。

135.貝母、半夏:軟堅化痰。用于瘰疬,如半貝丸。

136.赤石脂、禹余糧:止瀉止血。用于久痢不止,如赤石脂禹余糧丸。

137.烏梅、川椒、黃連:安蛔止嘔。用于蛔厥,如烏梅丸。

138.干姜、五味子:溫化痰飲。用于痰飲,如苓甘五味姜辛湯。

139.人參、麥冬、五味子: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用于干咳短氣,如生脈飲。

140.金櫻子、芡實:止帶固精。用于遺精、帶下,如水陸二仙丹。

141.木香、檳榔:行滯化積。用于食積兼氣滯者,如木香檳榔丸。


1、通心三藥;紅參、銀杏葉、紅景天。治心陽不振,心慌氣短。

2、通脈三藥;葛根、川芎、丹參。心血虛,頭暈,腦供血不足。

3、安神三味;酸棗仁、合歡皮、夜交藤。

4、升督三藥;狗脊、葛根、土蹩蟲;

5、鼻三味;蒼耳子、辛荑、通草。心肝脈 不足合桂枝湯,桂枝從心肺打開,玉屏風從脾胃打開。怕冷,晚上加重合麻黃附子細辛湯。蒼耳治項背拘攣、風濕痹。通草有通鼻塞,還用于耳嗚。

6、扁桃體三藥;威靈仙、青皮、白英。

7、肺三味;麻黃、杏仁、甘草。

8、胸三藥;枳殼、桔梗、木香;加豆豉、枝子為清理五味。病人多猶豫膽決斷下降。加棗仁火麻仁,凡仁皆潤,潤通心脈也要潤通小腸。

9、咳嗽喑啞二味;鳳凰衣、木蝴。外感內傷、老人小兒的虛炎上沖、咽喉不利咳嗽喉癢有特效。一般用鼻三味、肺三味、胸三味加此二味。

9、脾三味;山藥、芡實、炒薏米。勞傷心脾,右關脈下凹。

10、胃脹三味;枳殼、枳實、通草。胃氣不降一味金欖果奇效。

11、胃開三味;木香、山楂、雞屎藤。口臭心煩加射干、馬勃,一個是竹茹、谷芽、麥芽,一個是火麻仁、豬甲、艾葉、苦參。右脈郁大木香要重用30-50克。脂肪肝山楂可用到50克。

12、消食三味;雞屎藤、山楂、木香用于小兒過度食滯胃腸。小兒病不外太陽和太陰病,后者用消食三味消積化食加枳殼、桔梗、木香升降氣機,再用焦三仙開胃氣。四君補脾。

13、口苦三味;柴胡、半夏、黃芩。

14、中空三味;竹茹、蘆根、蘇梗。

15、乳脹三味;桔葉、牡蠣、絲瓜絡。

16、養筋五味;酸棗仁、白芍、麥冬、熟地、巴戟天。治膝關節退化性病變,療筋傷疼痛、手足酸麻。養肝明目,筋骨的養后用鹿含草、透骨草、伸筋草解決疼痛問題。如膝關節積水,加薏米、川牛膝、木瓜、白芍。

17、氣郁三味;香附、郁金、玫瑰

18、眼癢二藥;蒲公英、白蒺藜。結膜出血用桑葉加麻黃。

19、腰濕四味;白術、干姜、茯苓 甘草。

20、腰三味;桑寄生、杜仲、川斷;抽筋二味;淫羊霍、伸筋草。

21、腰間盤脫出;黃芪、青風藤、黑豆。痛的一般加桑寄生、杜仲、川斷。重一點用元胡、桃仁、乳沒。痛再厲害加蘇木、血竭、自然銅。骨折用蜈蚣、烏蛇、川烏。太溪脈亢進加黃柏、知母。不足加附子、淫羊霍、巴戟。

22、膝三味;鹿含草、小伸筋草,透骨草;膝四味是薏米、牛膝、木瓜、甘草治關節積水。

23、潤腸三藥;火麻仁、杏仁、郁李仁。

24、痔瘡二藥;豬甲、薏米。

25、瀉痢便溏六藥;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川芎。

26、通腸六味;火麻、苦參、艾葉、雞屎藤、紅藤、豬甲;治小腸有積,小腸息肉,大便不通或通而不暢。大便黏滯排不干凈用艾葉加苦參效果好。息肉四味;烏梅、威靈仙、僵蠶、薏米,是基礎方,咽喉聲帶用玄麥甘桔湯、胃息肉加平胃散、腸息肉加通腸六味,特別是紅藤、腸道息肉、膽息肉配合四逆散加香附、郁金、子宮加紫石英、小茴、惡變必須加癌四味。

27、耳嗚八藥;龍骨、牡蠣、磁石、香附、柴胡、川芎、通草、木戒草。

28、腎三藥;附子、龍骨牡蠣。虛火上炎,腰腳冰凍。另用桂枝加川牛膝這樣上熱下寒不易吃出火來。

29、遣精三藥;芡實、炒玉米、白術。

30、前列腺三藥;白術、冬瓜、炒玉米。陽痿三味;蜈蚣、淫羊火、鹿角片。真腎虛不多,多為肝郁引起。用逍遙散思路。

31、治斑二藥;土大黃、桔梗。

32、痤斑四藥;丹參、桂枝、乳沒,石菖蒲,諸癢瘡皆屬心從心治。用桃四物;加龍牡把浮陽把下收,用枇杷竹茹膽草把肺胃肝向上勢頭把下降,用澤蘭、玉米收下的熱從膀胱小腸排出。用丹參、菖蒲、徐長卿、威靈仙去心火并活血。加白術療死肌。

33、濕疹三藥;杏仁、白莞、薏米;

34、穿破石;穿透力強有后勁。血脈不通都 能用,肝膽和病痛瘀滯皆可用,各種積聚包塊、增生、肌瘤、前列腺皆可用。

35、雞屎藤;能減肥,肥人用蒼術瘦人用白術。便秘用雞屎藤加火庥仁。血黏度增高有時加白芍增水稀。

36、馬勃;打粉外用治陰囊潮濕。

37、虎杖、烏梅治咽喉息肉。碧桃干善于治喉癌。二陳湯專治痰濕結核,里就有烏梅,

38、急性偏桃體炎三味;威靈仙30、白英30、青皮10.。加減可治食道晚期癌證。治癌靈藥是扣子七、蚤休、靈芝、沉香。這四藥能撥天地之靈氣,降骯臟之惡濁。

39、貫眾;婦女下焦濕郁化熱,各類手術微創有熱毒用貫眾,單用30-60克治療白帶有奇效。

40、骨碎補;不僅能治連霉素引起的中毒,也能治食物中毒、農藥華化肥在人體內殘留,善長治耳嗚、牙齒疼痛,頸椎、腰間盤脫出、補益肝腎、活血鎮痛。土鱉蟲治腰疼,三只研細用溫水或黃酒沖服。每晚一次。可連服一周。

41、白芷;善治額竇、鼻炎都有效、重用40克,也可和葛根合用,此病多為小柴胡證加此二藥效好。痛在頭面部一味白芷有奇效。頭痛屬寒的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血瘀用通竅活血,各方都加龍骨牡蠣,火麻仁。白芷單味打粉調糊治黃褐斑一周也效。

42、舌頭胖大用蒲黃,舌苔白膩,舌質紫是痰濕。

43、理氣清熱五虎將;枳殼、桔梗、木香、枝子、豆豉。專治肝郁化火。脈弦太硬不變性子會的重病,所以加大活血行氣力度。元胡、川楝、穿破石、郁金、香附。黃連溫膽湯要加入龍牡、和五虎將。左寸亢加黃連、右寸加黃芩。

44、白術;主風寒濕痹,死肌,各類風濕為、被風寒濕邪所困,疲乏無力,大腸缺乏蠕動。用30-60克。頑固青春痘,必須從脾中找原因,白術推陳生新,便死肌去。諸病不愈,心尋到脾胃中,方是無疑,何言之,脾胃一虛,四臟皆無生氣,故疾病日久,萬物從土生,亦從土而歸,補腎不如補脾,決之謂這,故凡治病不愈,尋到脾胃而愈者頗多。

45、香薷、車前;舌相直接反應是整條消化系情況,舌苔白膩用香薷能化掉。一般和平胃散合用。如舌體胖大,大便又發黏,直接用車前把水濕大便一通利舌體和便干。車前小量利小便祛濕。大劑量潤腸通便。但過度利濕可傷心陰,加丹參可排濁通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任之堂用藥筆記(轉載)
任之堂用藥心得
常用的中藥組方
任之堂用藥筆記
用藥經驗
【膝蓋膝筋骨痛三藥:伸筋草、透骨草、鹿銜草 】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汉阴县| 夏河县| 登封市| 大冶市| 进贤县| 荣昌县| 桃江县| 和田市| 滨海县| 清远市| 疏附县| 阜南县| 漾濞| 萨迦县| 新绛县| 鄄城县| 鄢陵县| 蓬安县| 五家渠市| 凉城县| 定陶县| 郁南县| 旬阳县| 峨边| 新化县| 台州市| 贵溪市| 金寨县| 德清县| 天台县| 新竹市| 乌鲁木齐县| 西昌市| 平远县| 宜城市| 丰城市| 蕉岭县| 平舆县| 太仓市|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