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火鍋卻越來越火。一群人圍著熱熱的火鍋,肉的菜的來回涮取,就著熱騰騰的蒸汽和火鍋香味,想想都充滿滋味。
總的來說,火鍋算是一種比較健康營養的飲食。火鍋食材基本都是新鮮的,看得見的干凈衛生,葷素搭配種類多樣,加工環節少,食物營養素破壞也較少。
但是吃火鍋時也有很多被大家忽視的問題,火鍋味雖美,但要想吃得更健康,這些問題就要好好對待。
選擇什么樣的鍋底?
吃火鍋,鍋底必不可少。許多人喜歡吃辣鍋,一鍋麻辣紅湯,雖然味道濃郁,但是里面油脂含量卻非常高。
鍋底選擇盡量還是鴛鴦鍋,清淡麻辣各一半,滿足更多選擇。或者點清湯鍋底,在蘸醬里加點辣椒油,既能吃到辣,也不會脂肪攝入過量。
選擇什么食材?
食物選擇上,自然新鮮為佳,蔬菜、薯類、菌類、豆制品多點,肉類少點,加工好的半成品最好不點。(比如午餐肉、火腿腸、非純魚肉做的魚丸等等)
蔬菜要占最大比重,最好能兼顧各種蔬菜,像菠菜、茼蒿、香菜、油麥菜這些綠葉蔬菜對身體很有益處;
蘑菇也可多點一些,點一份菌類拼盤便可吃到好幾種蘑菇;紅薯、山藥、土豆可以當作主食,這樣就不用再點饅頭面條之類了。
醬料要注意什么?
火鍋蘸料通常是麻醬或香油,香油熱量極高(898千卡/百克),芝麻醬稍好一些(630千卡/百克),而且芝麻醬富含鈣、鉀、鎂和維生素E。
醬料選擇上可以多種搭配,比如用少量芝麻醬加少許醬油和醋,就會比純香油或芝麻醬好一些。無論哪種醬料,都不宜吃太多,蘸一點,提味就可以了。
涮煮多久為佳?
葉類蔬菜切忌長時間放鍋里煮,這樣會增加營養素的流失,也會失去蔬菜本身鮮嫩的口感,其實只要在沸騰的鍋中稍加燙焯就可夾出。
肉類則要保證熟透。如果肉半熟就撈出,滅菌不充分,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所以,為了口感讓身體不適可得不償失哦。
先吃肉還是先吃菜?
吃火鍋,無肉不歡。但是,肥胖、有慢性病的人,可要少點肥牛、肥羊,因為它們脂肪含量太高,最好點瘦肉、魚蝦、百葉毛肚這些脂肪含量低的。
很多人吃火鍋喜歡先吃肉,肉吃到差不多飽了再隨便吃點菜,這樣很容易一下子吃進去大量脂肪,蔬菜和主食卻少得可憐。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最好是先吃蔬菜和薯類,胃部填充一些,再吃肉。這樣可以避免吃進太多脂肪,有利控制總能量。如果實在忍不住要先吃肉,那也一定要在吃肉的時候多搭配蔬菜薯類。
你是不是沒有想過,原來火鍋要吃的健康營養,還有這么多要注意的地方。其實,仔細想想,也并不難。總結一下,就是:
鴛鴦鍋底最明智,
先吃蔬菜再吃肉,
肉要熟透菜別久,
蘸醬一點提味道。
好了,找個時間,約上TA一起去涮火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