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程紅琳
隨著數字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當中占比以及重要性的不斷攀升,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數據中心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數據中心作為占據全社會用電量近2%的“電老虎”,其能耗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為推動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2021年12月,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研究起草了《關于印發〈綠色數據中心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需求標準》),從綠色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運維管理和數據中心信息設備及配套設備采購等方面,對數據中心在采購層面落實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全面、系統地提出了具體要求。
《需求標準》提出,采購人在數據中心政府采購項目中優先選擇使用氫能源、液冷、分布式供電、模塊化機房等高效系統設計方案,并明確了相關項目的基礎設施、運維管理、數據中心信息(IT)設備及配套設備等要求。
事實上,記者注意到,騰訊、聯想、中科曙光等多家業內企業正以數據中心綠色發展為契機,以需求為牽引,加快節能低碳技術的研發應用。
去年1月,騰訊成為國內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目前,騰訊正在從數據中心、公司運營、產業助力、公益教育等維度,通過技術和管理模式創新等一系列舉措,推動2030年實現集團層面全供應鏈碳中和。
數據中心分布式光伏建設是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今年2月,騰訊云儀征數據中心分布式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這是目前江蘇最大的數據中心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28000多塊高效單晶硅光伏組件高效生產清潔綠色電能,將經過逆變器、變壓器等流程處理后接入數據中心中壓電力方艙,最終全部用于數據中心內服務器以及空調系統的電力開銷。
數據顯示,騰訊云儀征數據中心總裝機容量達12.92兆瓦,并網后平均年發電量將超過1200萬度,每年可節約標煤約3800噸。
除了使用清潔能源外,騰訊云還在數據中心清潔能源綜合利用、集中式新能源采用、AI優化電力利用效率等諸多領域進行了布局。
為解決機房用電量激增問題,聯想正不斷優化數據中心散熱解決方案。目前,聯想的溫水水冷及熱回收技術已成為我國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的卓越實踐。
聯想的液體冷卻方案匯集了材料學、微生物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等多學科的科研結晶,可以根據不同客戶的業務需要,綜合熱轉換模塊、水冷背門、直接溫水冷卻服務器等方式,實現溫水水冷+熱能回收,綜合降低PUE值的同時,實現能源的循環再利用。
據了解,利用聯想溫水水冷、數據中心智能運維等前沿技術,能夠將數據中心PUE值降低到1.1,實現每年超過42%的電費節省和碳排放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以來,聯想依托持續的技術創新,不斷優化聯想溫水水冷技術散熱解決方案,將散熱效率從85%提升到90%乃至更高水平。聯想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部署超過5萬個溫水水冷節點,為北京市氣象局打造了領先的高性能計算機群,降低機房投資成本。
作為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中科曙光也積極投身“碳中和”大潮,通過推動數據中心采用高密度集成高效電子信息設備、液冷、機柜模塊化、余熱回收利用等節能技術模式,降低數據中心能耗。
據了解,中科曙光自主研發的浸沒式相變液冷技術以液體作為冷媒,將設備內部的CPU、內存、電源系統等發熱部件產生的熱量通過相變換熱的方式轉移出IT設備,再與水做熱交換,最終將熱量排出,以達到良好的降溫節能效果。以相變液冷技術為核心的生態級一體化大數據中心,PUE值可降至1.04,能效比提升30%以上。
此外,中科曙光還攜手產業伙伴構建外部低碳循環,通過引入清潔能源、高利用率的建筑設計以及余熱回收再利用等手段,大幅度降低數據中心的碳排總量,把數據中心打造成為一個與外部環境友好連接、可持續共存的綠色生態綜合體。
風已起、帆已揚。政策的指揮棒下,數據中心產業鏈上下游已經紛紛行動起來,合力鋪就數據中心“蝶變之路”。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系刪除,我方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分享,不構成任何建議及觀點。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平臺不承擔不當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而產生糾紛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