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之詩·無形之舞·無圖之畫·無聲之樂
不枉擠了3個小時的公車,終于趕在阿申低沉的報幕聲響起的剎那到達音樂廳。甫一落座,大廳中便回蕩起《匈牙利舞曲》那起初舒緩優美繼而激情澎湃、奔放明快的的旋律,我的心也隨其漸漸地歸于寧靜,緩緩地融入了勃拉姆斯用音符描繪的美妙世界中,了然忘卻一路的顛簸,緊跟著旋律,隨著勃拉姆斯一起來到了迷人的匈牙利,鶯聲婉轉,微風輕拂,絢麗的春光中,和美麗的吉普賽少女一起縱情舞蹈……
向來喜歡阿申,喜歡他低沉舒緩的聲音,更喜歡每晚伴隨著他的聲音緩緩流淌出來的一串串悠揚婉轉的音符。每當夜深人靜,奔波了一天的我都會靜臥床頭,打開收音機,一邊聆聽著電波中的優美樂章,一邊信手翻閱著自己喜歡的古書——或佛、或詩、或史、或哲,信手所至,均無不可。以吾之悟性,書之深意自然難以摻透,樂之唯美也未必真能領略。不過五柳先生既然能以“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怡然自得,我又何嘗不可效仿一番,于“絲竹聲中,漫讀詩書,縱無會意,亦欣然忘食”。
我是個不喜喧囂的人,偏愛角隅的清寂。長久以來,唯有書和音樂這兩位摯友忠誠的伴我左右,陪我度過無數個安寂的日夜。晉時陶淵明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等凡夫俗子,為生活瑣事奔累,若繁忙之余,能偷得浮生半日閑,我定會來到東湖之濱。或信步湖畔,凌波遐想;或閑臥林間,耳聽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任由自己的思緒肆意馳騁,無拘無束,雖不及莊周筆下的那只蝴蝶那般逍遙恣意,倒也自由自在,頗為愜意。“湖光山色中,無事亂翻書,不亦樂乎?”
人生孰不欲樂,我自不例外。然而,很長一段時間我并不快樂,可能是我天生攜帶抑郁血質,也可能是因讀了太多的古書,受了太多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佛家萬物皆空、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迫害”吧。曾幾何時,一種莫名的憂傷總纏繞著我。我并非因自己的處境或前途而憂傷,只是常常感到茫茫塵世是如此的空虛,渺渺人生又是如此的蒼白。佛祖將萬物歸于“苦集滅諦”四字,認為世上有太多的蕓蕓眾生為本無所謂的身外之物而奔波掙扎,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快樂,這該是一種何等的悲哀?
因為這樣的悲哀,快樂曾一度的遠離我。慶幸的是,現在我已輕松了許多,終于明白人生不過蜉蝣一世,應該過得更從容一些的道理。佛祖雖說:“萬般皆苦”,卻仍以“戒、定、慧”三階向苦海眾生指引出一條通向西天極樂世界的道路,可見佛祖也是主張快樂的!我等凡人,無法如佛祖那般“眾生渡盡方證菩提”,既無力渡人,何不自渡?若能于喧囂之中保持住一份淡泊,雖只及佛祖所言“自覺、覺他、復而自覺”的最低境界,倒也不算違背佛祖的深意,何樂而不為之呢?
快樂,真的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嗎?老子說“知足常樂,知止不殆”,仔細思量,何嘗不是如此呢?人生其實很簡單,一杯茶,一碗飯,一張床足矣,“若得杯水如名淡,應信春茶比酒香”,就我而言,能于阿炳凄婉的《二泉映月》聲中,用自己稚拙的筆記下這些許心緒,何嘗不是件樂事?
誠然,真正美妙的音樂來自天籟,只可意會,不可耳聞。老子云“大音希聲”,音樂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樂本無聲,樂本無章!
-
我走在風里-
延伸出去的三個地方-
我的悲傷誰來嘗試-
殘愛,緣-
青春,頹廢,印記-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清明專題征文】-
我其實是很壞的好女人-
清明隨想-
你是我生命的傳奇-
婚外情能走多遠- 《
異界無上道尊》 /
吹雪劍神- 《
風水師》 /
zf16889- 《
重生劫:傾城丑妃》 /
旖旎萌妃- 《
三界之逆天修神》 /
邪筆- 《
魔道風云傳》 /
dimoxuanwu- 《
老婆,乖乖對我負責》 /
稀小小- 《
御風天道》 /
店長- 《
異世之問鼎死神》 /
筱晴虬- 《
穿越:邪帝戲美人》 /
雪色水晶- 《
藍眸妖姬不嫁王爺》 /
海濱木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