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清明祭恩時,一腔哀愁對誰訴。高堂早已雙逝去,凄淚兩行話思量。
每到清明,十月初一,總會心懷惆帳,思緒萬千。
我們定居在外,目睹著網絡,報刊以及身邊的人都在做著同一件事,同聊著一個話題,清明上墳掃墓。記得小時后,我們每到清明都要去給我們逝去的爺爺,祖先的墳頭上壓紙燒錢,帶點爺爺奶奶生前喜歡的蛋糕甜點,燒一壺茶,以及一些油餅花饃啥的。
如今我的父母也離開了我們幾年了,相隔太遠,所有的牽掛和思念,深深埋在心間。好在家中還有哥姐姐,逢年過節給他們送些紙錢。有人說了,你燒點紙錢,能干啥?燒點紙錢,是對先人的懷念,燒點紙錢,是安撫心靈的期盼,燒點紙錢,祈愿祖先不孤單,燒點紙錢,是繼承孝道文化的伸延!
祭祖,不論是清明節,除夕,還是十月初一等等。在我們國家,從古到今,雖然說方式不同,但是意義相同。通過祭祀活動,追憶祖先,感念祖先,哀思祖先,傳承家族孝道,弘揚善德修養!祭祖不僅僅是對先祖的敬畏,更是讓我們懂得對我們生命的感恩!正如常說的沒有祖先,我不知道我從哪里來?感恩是我們做人最起碼的底線。
讓我們一起在清明節,為逝去的親人祈禱,感恩他們……
黨存錄
2018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