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acakedut提出了我國的世紀難題:
1990年出生的女孩27歲,平均生育年齡也就27歲吧。2017年出生人口,綜合各方面信息,確定比2016年少了。那么,接下來的10年,就是新生兒年年減少的年代。
想問的是,這會對各行各業造成什么影響呢?日本想當年是啥情況,那些行業利好,那些行業利空?
從網上找了張日本的新生兒數據,不太清楚,湊乎看看吧。感覺中國現在所處的位置可能與日本75年左右類似。
goalsum
前不久看篇文章,說哺乳動物養育后代需要付出的代價太高,因此哺乳動物其實并沒有強烈生育愿望。大自然設計的解決方案就是性快感,讓動物們發情時想不了那么多,自然懷孕。這樣才促進了物種繁衍。
但是幾十年前人類避孕措施低成本普及以后,人類獲得了逆天的能力:只要性快感,卻不要養育后代的責任。這相當于打開一個潘多拉魔盒,未來人們生育意愿只會越來越低,沒有人喜歡負擔養育后代的成本。
政府會用各種手段刺激生育,但從各個國家的實踐來看,最終都會趨向失效。這個問題將會成為整個人類未來一大障礙。也許最終只有通過取消家庭,由政府統一養育試管嬰兒才能解決。
kenwhale
房價真是最好的計劃生育工具。。。。。。
Penny
關于人口,我最近想了想,本質上還是一個哲學問題。
造物主為了后代給人類設計了偉大的愛情和“你懂得”。然后貪婪的人類只想要其中一部分,典型的例子是日本,av產業發達而出生率極低,從這個角度看,日本的敗落是必然的,這就是違背自然的代價。
而西方世界其實有不錯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把孩子視為全人類的財富,而不屬于你個人。我覺得這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什么時候中國意識到這一點呢?目前看不到希望,所以大概率走向日本之路。
czgaolin
人口紅利消失,經濟必然萎靡不振,別說ai這種傻話,ai再有本事它也不能提供需求,人口減少需求就減少,沒有需求刺激,什么科技創新都得完蛋。中國這波互聯網彎道超車有70%的功勞得計在13億人口的巨大需求身上,如果中國只有兩三億人口,二馬在中國再有本事也弄不出騰訊阿里這樣體量的公司。當然中國人口雖然減少是年輕人減少,未來二三十年老年人口還是持續增加, 老年人相關的需求會持續增加。
migosun
80年代限制的那叫一個歡,蒼天繞過誰~~
超臨界水
一邊是45歲失業,一邊是年輕人口下降,天朝有意思得很。
LongkerDandy
二胎因素在這幾年集中釋放,力度也不如想像中好。看看婦女生育年齡的不好,這幾年不適齡的太多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老齡化很難避免。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 只能盡量沖淡人口比例的不良。
Ytht2004
魔都鄉下,房貸一年37w,閨女幼兒園一年10w,不敢生二胎。周圍生二胎的少,沒人帶,經濟壓力也大,生男孩要準備婚房。
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化率的提升,生育率只會降低而不會因為放開限制生育政策而持續升高。
哪怕在看重生育的東亞中華文化社會,日本、臺灣、新加坡,無一不是進入了低生育率的時代,無論政策怎樣鼓勵,都沒有太大效果。
生育率,可以用行政干預強行壓下來,我國大陸、新加坡(一度限生2胎)都做過生育限制,但是壓下來容易,拉上去卻幾乎不可能。新加坡后來放棄了生育限制,甚至轉為鼓勵生育,但是生育率僅僅短暫上升后又轉向長期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