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盡顯大千世界
在應試教育的長期桎梏下,很多學生錯過了最適合培養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的青少年時代,大學階段幾乎是他們建立終生閱讀理念的最后機會。然而由于社會的浮躁,大學生價值觀還正處于建構時期,手機、網絡信息等的迅猛侵入,校園閱讀狀況并不樂觀。徐雁老師多次提出校園閱讀的危機干預問題,值得引起重視。引導大學生愛上閱讀、與經典同行是高校圖書館神圣而艱巨的工作任務,可是怎樣引導呢?
有的圖書館過于依賴行政力量,甚至覺得如果院系不主動配合的話就無法開展活動。固然,在院系領導和老師們的配合下組織更多的學生參與會比較容易,活動的規模和影響力也會加強,但是基于強制安排的閱讀推廣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在實踐中我們遇見過這樣的情景:學生來圖書館一次性借許多本書,內容之蕪雜讓人疑惑,于是和學生交談,其回答讓人大跌眼鏡,“這都是老師要求借的,我才不想看呢……”;在熱熱鬧鬧的活動現場,也總有學生交頭接耳聊天或埋著頭玩手機,因為主題或形式不是他的興趣所在。
一味地追求活動的聲勢、參與人數的規模也許是閱讀推廣繞不過的必經路徑,但不是圖書館閱讀推廣應有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閱讀是很私人的事情,和個人的愛好、需求、風格息息相關。推廣工作必須落到實處,迎合需求,打動人心,追求閱讀風氣日漸濃厚的真正效果。為此,我們倡導圖書館員以自下而上、由內向外的職業精神,以廣博的學識,以愛和奉獻的道德風尚激活閱讀推廣金字塔的底部,使其擴大并向縱深發展。圖書館員雖然不能像院系老師們那樣對學生面對面言傳身教,但是他們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在閱讀推廣的過程中完全可以發揮出“育人”的職能,樹立起令人信服的職業形象。
偶然在網上認識了陜西科技大學圖書館的惠涓澈老師,這幾年關注她的閱讀推廣實踐,我深有感觸和啟發。惠老師從2014年開始就經常利用晚上、周末和其他業余時間從事閱讀推廣工作,從熟悉的老師、學生入手,建立QQ群推廣閱讀。在2014年9月25日,成功舉辦了第一次讀書會。活動有十余名學生參加,會前他們積極報名,按惠老師的要求讀書,在QQ群或遇見時面對面交流;正式交流會現場積極踴躍發言,談書談自己;會后竟然相約去操場繼續交流,后來還全部提交了心得體會。
惠老師說她不迷信外界對于閱讀推廣的非議,她相信學生的真心參與和美好轉變。一場場讀書會堅持做下來,惠老師如一塊散發著圖書館人閱讀推廣熱情和智慧的磁鐵,把傳播、分享、交流、進步的精神帶到學生身邊,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來到圖書館享受讀書的樂趣,也把館員的擔當和使命傳遞給身邊的同事,影響著更多的館員加入她的活動,無私無倦和她齊心協力做事。從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圖書館員的人格魅力,我想這就是閱讀推廣的真諦。
惠老師說:“我們是普通又平凡,有心又有責的圖書館員,我們發自內心地熱愛圖書館事業,熱愛圖書館這一行,熱愛閱讀與寫作,不滿足于借借還還的日常工作,不滿足于只享受自我讀書,真誠希望向更多讀者推薦經典好書,與更多讀者分享閱讀體驗。愿和學生們一起,陪他們行走在讀書大道上,收獲知識、智慧、愛和陽光,陪他們讀書做人,溫暖成長。”這是惠老師的肺腑之言,她也是這樣做的。陜西科技大學“知行讀書會”的成立離不開她的指導和努力,她播撒閱讀種子,奮力前行,在行業內也鼓舞了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員積極行動,投身于閱讀推廣活動中。
據了解,惠老師不光做實踐,還做研究,知行合一,這是圖書館員人格魅力的生動體現。自己讀書,帶動身邊的人讀書;自己推廣,帶動身邊的人推廣;愛讀書,愛思考,幫助別人有目標感。就這樣帶出了一批自覺自愿的閱讀推廣人,有館員,有老師,也有學生,他們以飽滿昂揚的精神風貌傳遞著閱讀的快樂與幸福。指導學生讀書,影響學生跟隨推廣,讀書會如雨后春筍,讀書交流活動風生水起,學生閱讀推廣人迅速崛起。在這個過程中總結、反思著圖書館行業的內涵與外延,關注點始終不局限于圖書館和閱讀推廣,而盡可能拓展知識背景,豐富學識,讓思路更廣闊,視角更獨到,閱讀推廣活動逐漸產生質的提升,影響力不斷擴大。無數個像惠老師這樣充滿職業責任感和榮譽感的圖書館員,在大力推動全民閱讀的時代洪流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們以實踐為源頭活水又不專做實踐活動,而是以終身學習者的美麗姿態和執著熱情在做研究型館員,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學習力,不斷提升自身閱讀推廣服務的能力。
范并思曾指出,閱讀推廣工作“屬于(圖書館)具有‘主動介入’特征的服務”,讀者渴望多種多樣的、飽含熱誠的、有激情有溫度的閱讀推廣活動,這不是管理層行政安排所能完全解決的,需要圖書館員以主動介入的姿態去做,個人和集體形成互補和對接。一線圖書館員自發的參與和執著的努力中蘊藏著無窮的力量,會使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更具有持久性的生機與活力。
本文作者:張鑫 湖北文理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