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連夜買布縫制 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是怎樣升起來的?
今年6月1日,澳門特別行政區制定的《關于使用國旗、國徽、區旗、區徽及奏唱國歌的具體規定》正式生效。在澳門,各政府部門、立法和司法機構、大中小學在國慶、回歸紀念日等重大節慶之際,都要升掛五星紅旗,而在這一行政法規頒布之前,周一升國旗早已是澳門濠江中學的例行儀式。
新中國成立當天 她在澳門與天安門廣場同步升起五星紅旗
1949年9月30日,新中國成立前夕,澳門濠江中學校長杜嵐買來紅布黃布,連夜縫制一面五星紅旗。雖然她早就通過報紙得知新中國的國旗圖案已確定,但當時的澳門在葡萄牙殖民統治下,無法獲得五星紅旗,所以她只能自己動手,手工縫制一面國旗,等到第二天也就是1949年10月1日,將它升起。
尤端陽:她當天早早就把收音機帶到學校來,要聽從天安門傳來的雄壯國歌聲,當天下午3點天安門傳來國歌聲的時候,她就升起了這面五星紅旗。
這是杜嵐期待已久的儀式,這也是澳門大地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濠江中學的幾十名師生用這種方式,遙祝新中國的誕生。然而,國旗剛剛升起,杜嵐就遇到了麻煩。
尤端陽:剛升起來,澳葡當局馬上就找杜校長,不允許升這面國旗。她就理直氣壯地說我是中國人,祖國解放了,新中國成立了,我要升這面五星紅旗有什么不對?
記者:警察局方面怎么說?
尤端陽:沒辦法,因為新中國的成立他也不能盲目地去反對,他說你升就升,升一天,后來杜校長他們堅持一定要升三天,最后升了三天。
曾因參與抗日救亡運動被捕 被稱“陜北最勇敢的女孩”
杜嵐的勇氣,與生俱來。這個生于1914年的陜西米脂姑娘,讀書時因參加反帝反封建活動,被稱為“陜北最勇敢的女孩”。1934年,杜嵐在抗日救亡運動中被捕入獄,被關押在南京憲兵司令部,因此結識來自廣東中山的愛國青年黃曉生,兩人結婚后輾轉來到澳門,一邊繼續革命,一邊教書育人。新中國成立后,杜嵐組織濠江中學的師生們募集了大批膠鞋、毛巾和衣服等物資,突破澳葡當局的阻擋,和眾多澳門愛國社團、學校、醫院等機構一起,赴中山慰問南下的解放軍。
愛國主義始終是教育內核 率先在澳門學校推廣普通話
愛國,貫穿杜嵐做教育的始終?;貧w之前,杜嵐積極爭取澳門愛國人士的支持,努力壯大濠江中學,在她所推行的教育中,愛國是和學生的未來連在一起的。1985年,杜嵐從內陸請來優秀教師,率先在濠江中學推廣普通話。
尤端陽:我記得一個副校長主持會議說要推廣普通話,那些老師們說我們這里都講廣東話,講普通話干嗎?反對的聲音很大。杜校長親自到會場向他們講,我現在要你們討論的不是要不要推廣普通話的問題,而是要你們討論怎么推廣好普通話。
回歸當天 她親自主持升旗儀式 激動!興奮!
1999年12月20日零時,澳門這個漂泊四百多年的游子,終于重歸祖國母親的懷抱。當天清晨,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早早地來到濠江中學,主持回歸第一天的升旗儀式。這一幕,已經和50年前大不相同。
尤端陽:平常她拄拐杖走,那天清早她把拐杖擱在一邊自己跑上去,那時我是副校長,我急忙上前扶著她,跑到了升旗臺上面。能在澳門上空堂堂正正升起我們的五星紅旗,她感到很激動很興奮。
愛國既是校風 也是家風 把家國情懷融入孩子學習生活
尤端陽是濠江中學現任校長,杜嵐是他的岳母。新中國成立初期,杜嵐的丈夫黃曉生回到家鄉中山工作,杜嵐將孩子們也送過去,委托親屬照顧,讓他們在內陸學習和工作。正因此,廣東順德的尤端陽有機會與杜嵐的小女兒相識相戀,組成家庭。1983年,尤端陽攜妻兒移居澳門,因為在內陸曾經是老師,他被杜嵐推薦到濠江中學任教。杜嵐愛國的思想對尤端陽產生了很深的影響。2000年,尤端陽正式從杜嵐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濠江中學新一任校長。
尤端陽:我們的老師必須要有愛國的情懷,每個老師進學校都跟他清楚地講我們學校是一所愛國的學校,進來以后我們還進行愛國主義的培養,送他們到內陸參觀訪問。
尤端陽:教材也很重要,我們除了英語用香港的教材,電腦用臺灣的教材以外,其他所有的教材我們都是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澳門版),我們覺得人教版教材比較豐富,涵蓋面比較廣。像歷史,香港的教材沒有教近代史,現在我們的歷史教材把回歸以后的都教了,“一國兩制”都寫上了,所以他們就懂得我們的近代史現代史,懂得中國的歷史,也懂得我們澳門的歷史。
因為為澳門教育事業作出的杰出貢獻,回歸之后,澳門特區政府授予杜嵐“教育功績勛章”。2013年,杜嵐辭世,享年101歲。她生前囑托尤端陽一定要把學校辦好。如今,已經74歲的尤端陽依然在校園里忙碌著,他還堅持在講臺親自給孩子們上書法課。
尤端陽:做教育很好,當教師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學生成長,心里很安慰。我覺得還有勁的時候,還可以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