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文近萬字,簡要分析那些影響俄烏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介紹最新戰況,以及這場戰爭對未來國際格局帶來的深刻影響。
今天這篇文章,我重點分析烏軍獲得的至關重要的遠程火箭炮援助,以及俄軍最新兩周發動的北頓涅茨克戰役最新動向走向,最后發點個人感慨。
一、德國宣布立刻援烏火箭炮,波蘭再傾力相助
在美國、英國相繼宣布向烏克蘭提供M142(海馬斯)、M270遠程火箭炮之后,歷史上一貫喜歡對外綏靖、近年來更是孤立主義盛行的法國不為所動,另一個西方陣營大國德國則坐不住了。
對于德國援烏不給力,被烏克蘭駐德國大使以“蝸牛背子彈”圖片嘲諷,在美國和英國6月1日宣布援烏火箭炮的重大決定后,德國輿論公開批評政府過于軟弱,令德國民眾和國際社會失望,損害了德國在歐洲形象和影響力;德國執政聯盟中的少數議員更是對聯合政府發出公開威脅:聯合政府非常脆弱,不能無視德國社會民意無所作為,坐視烏克蘭城市被毀滅,必須立即加大對烏軍事援助。
面對國內外巨大壓力,在美、英正式官宣援烏火箭炮系統不到12小時,德國政府宣布向烏克蘭援助4臺M270,并且即刻交付。德國政府還表示,IRIS-T SLM防空系統也會很快交付,而原先德國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先后表示,德國沒有多余的儲存,可能要幾個月后才能完成生產并交付。
(德國M270遠程火箭炮系統)
美、英、德向烏克蘭提供重型中遠程火箭炮一事,對迅速改變俄烏戰場上的實力對比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有必要多說幾句。
我在最近文章中,持續介紹了遠程火箭炮系統是一個能一舉改變俄烏戰場實力的關鍵“大殺器”,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為過。這是因為其三大優勢:1、射程遠,俄軍現有火炮和火箭炮都夠不著,配合可靠的防空系統進入戰場,俄軍根本無還手之力;2、精度高,誤差不超過2-3米,發現俄軍有價值目標可百發百中;3、火力猛,一發口徑227mm的火箭彈可摧毀半個足球場范圍內的裝備和人員,12發火箭彈可讓一平方公里內寸草不生。
大家可能發現,最近大量網絡文章中將遠程火箭炮系統發射的火箭炮又稱為“火箭”、“導彈”,其實都沒錯,其實現在精確制導的遠程火箭炮就是口徑較小的導彈。
這就可以理解,為何我在最近文章中反復解釋西方陣營援烏遠程火箭炮系統是一個重大突破,以及為何如此煞費苦心。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俄羅斯駐美大使曾經公開威脅,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遠程火箭炮,將必須面對災難性后果——這意味著俄羅斯將運用核武。我也說過,西方陣營不怕俄羅斯動用核武,并且已經完成了戰略核力量的前沿部署,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但西方政客們害怕為此承擔引發核戰的政治和道義責任。
(M270火箭炮被譽為“鋼雨”)
面對俄羅斯赤裸裸的核威脅,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之所以最終勇敢地跨出了這一步,而俄羅斯對此無可奈何,是由四方面的主要因素決定了的:
一是俄軍最近對北頓涅茨克的狂轟濫炸,導致該城市像馬里烏波爾一樣被炮火炸成廢墟,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引發國際社會強烈不滿。
二是烏軍在戰場上故意示弱,主動后撤,配合老奸巨猾的美國總統拜登通過匿名官員對媒體放話,成功試探出在頓巴斯戰場上“節節勝利”的俄方高層,公開表露出“只要不打俄羅斯本土就不動核武”的底線。
三是英國首相約翰遜四處奔走推動,并親自做拜登工作。
四是等俄羅斯明白過來,沒有了動用核武的理由,最主要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他的主要助手們都非常明白,一動核武俄羅斯現政權必定完蛋。
雖然英國沒有宣布援助烏克蘭M270的具體數量,但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覺得美國和德國各援助4套發射系統感覺還是太少。我理解這是美國和德國比英國更加謹慎,還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做法。不排除美國和德國還會增加援助數量,也不排除其他北約國家會向烏克蘭提供M270發射系統和彈藥。
除了萬眾矚目的遠程火箭炮系統,最近歐洲國家持續向烏克蘭提供155MM自行榴彈炮,包括波蘭、荷蘭、芬蘭、丹麥、斯洛文尼亞、捷克、波羅的海三國都有伸出援手,只是大家都比較低調。
(Krab系列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在最近向烏克蘭提供155MM口徑火炮和炮彈的國家中,最給力的仍然是波蘭。不知道是否受到美、英、德先后宣布援烏中遠程火箭炮系統的鼓勵,波蘭6月2日宣布再提供60臺自家生產的Krab系列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給波蘭。此前,波蘭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18臺同型號的自行榴彈炮,加上這次就是總共78臺,在遠程火炮的提供數量上僅次于美國。
順便提一下,最近許多媒體報道美國可能向烏克蘭出售四架MQ-1C灰鷹無人機。這個大型無人機性能比先前瘋傳美國會提供的死神無人機差一點,但同樣屬于非常敏感且極為昂貴的遠程打擊工具,它能攜帶8枚地獄火,戰斗半徑400公里,在25000英尺高空飛行30小時以上,最大起飛重量是TB-2的3倍。我覺得,美國這類大型無人機提供給烏克蘭的可能性極小,主要還是不想刺激俄羅斯鋌而走險。
驅逐烏克蘭境內的俄軍,確實用不著大型無人機這樣極其敏感的高科技裝備,提供給烏軍足夠的遠程火箭彈,必要時提供像270、M142火箭炮系統發射的射程300公里的短程戰術導彈,以及數量足夠多的“魚叉”反艦導彈和近中程防空系統,比灰鷹無人機、死神無人機更實用。
二、北頓涅茨克市可能成為俄軍的墳場
最近俄軍不惜一切代價,從北、東、南三個方向向烏克蘭在頓巴斯地區的北頓涅茨克市猛烈進攻,先以猛烈的炮擊包括令人談虎色變的溫壓彈和噴火坦克摧毀地上所有目標,然后機械化部隊穩步向前推進。
這兩天俄烏雙方都聲稱俄軍已經占領了該市70%以上的土地,且占領了市區至少一半面積。不過,烏軍依然堅守著靠近北頓涅茨克河的陣地,北頓涅茨克通往河對岸烏方利西昌斯克的后勤補給線并沒有被俄軍切斷,依然牢牢掌握在烏軍手中。
我先給大家看看這張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地區的地圖,讓大家有一個大致的地理印象。由西北流向東南的北頓涅茨克河,東岸(右岸)是北頓涅茨克市,其后方是親俄武裝控制的頓巴斯地區,與俄羅斯接壤;西岸(左岸)是利西昌斯克市,其后方是烏克蘭中東部腹地,過去8年烏軍依托各個城鎮構建了堅固的防御陣地。整個烏東前線部署了烏軍差不多一半的精銳部隊。
(北頓涅茨克與利西昌斯克地圖)
在一周之前車臣頭目聲稱已經完全占領了北頓涅茨克市的時候,我在這個系列評論文章中說過,北頓涅茨克市一直是頓巴斯前線城市,烏軍在這里構筑了堅固的防御陣地,只要烏軍不主動撤離,俄軍進入城市中心進行殘酷的巷戰,至少一兩周內俄軍絕不可能完全占領這座城市,也許永遠不可能。
最近幾天俄軍似乎勢如破竹,天天捷報頻傳,簡體中文網絡上每天都有俄軍完全占領了北頓涅茨克市的激動人心的好消息,吹噓俄軍炮火多么厲害,溫壓彈和噴火坦克如何可怕。我在公眾號后臺和經常發文的微信群中,就不斷有人對我嘲諷和謾罵,看現實如何對我的“胡說八道”打臉。
可實際上,一周時間過去了,即使烏軍為爭取西方陣營援助遠程火箭炮故意示弱,進行了主動后撤,俄軍到今天(北京時間6月3日)下午本文截稿時,還是沒有完全占領北頓涅茨克市,而且最近3天幾乎沒有什么進展——烏軍依然牢牢守住了北頓涅茨克市最后30%的土地(約占市中心一半面積),而且牢牢控制著通往對岸大后方、跨越北頓涅茨克河的后勤補給線。現在北頓涅茨克市的戰況,跟我之前的判斷并沒有出入,不理解為何親俄人士如此興奮不已地趕來對我圍攻謾罵。
我不是軍事專家,更從未吹噓自己是料事如神的神仙,我只是依據自己掌握的真實信息,按照正常邏輯做推理,即使出錯,又有什么丟人的呢?何況到目前為止,俄烏沖突完全是按我預料的方向發展,我之前文章中并沒有出現什么大的預測錯誤。我前天在《拜登宣布援烏火箭炮 俄軍舉行核戰備演習》(點擊可閱讀)一文的最后,列舉了俄烏沖突發生以來我在許多方面所做的精確預測,為什么沒有人從中找出我有任何“吹牛”、不靠譜的破綻來呢。
(被炮火摧毀的北頓涅茨克)
盡管遭受各種嘲諷,我毫不畏懼表達自己對北頓涅茨克戰役的看法。我依然認為,如果烏克蘭守軍不主動后撤,至少還可以堅守一周時間。現在西方陣營已經做出了援烏遠程火箭炮的決定,而且援助的火箭炮系統已經開始啟運。接下來,烏軍就可能不再故意示弱,不會主動撤離預設的堅固陣地,烏軍對俄軍像過去那樣依靠精確的戰場情報系統,對俄軍實施遠程精準打擊的大戲會接二連三地登場。
我一直認為,只要威力巨大的遠程火箭炮到手,烏軍就會開始大舉反攻。當然不是橫店電影里看到的那種萬炮齊鳴之后,成千上萬名士兵們吶喊著撲向敵陣。一定是從點到面,從局部到全線,力度持續加強,穩扎穩打,持續數月的過程。
有人認為,火箭炮部署到前線和烏軍培訓至少需要三周以上時間,我認為一兩周足矣。且不說部分烏軍已經開始了這樣的培訓,說不定已經培訓結束,即使從現在開始,掌握這類自動化程度極高的裝備,其實兩三天足矣。一個最主要因素,就是我之前多次提到的,烏克蘭教育程度極高,士兵們基本上都是大學畢業,極少數也有高中文化程度。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一個月前就曾公開發文,自豪地說,“許多人認為烏軍掌握這些北約火炮需要至少20天的訓練,可實際上,我們的小伙子們2-3個小時就學會了使用。我為他們感到驕傲。”這可能真不是吹牛。當然,熟練掌握運用這些高科技裝備,發揮出它們的最大效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經驗。一支受教育程度極高的部隊,確實可以大大縮短沒文化知識的士兵單純憑經驗摸索的時間過程。
(烏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日內)
俄軍前段時間在北頓涅茨克戰役的“節節勝利”,讓簡體中文網絡上俄軍戰無不勝的神話重新抬頭。有人開始描繪俄軍“解放”包括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以及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將烏克蘭變成一個內陸國家的美好藍圖。
許人認為單憑俄軍猛烈的炮火打擊,就可以完全摧毀烏軍的抵抗,俄軍只需要在猛烈炮火打擊之后,由機械化部隊打掃戰場,即可穩操勝券。顯然這是不了解烏軍人數現在三倍于俄軍和親俄武裝,裝備了大量西方陣營提供的先進裝備,獲得了大量先進的遠程火炮和其他先進裝備,已經擁有強大進攻能力。
俄軍現在孤注一擲,在小小的北頓涅茨克市周邊集中了差不多2萬精銳,似乎占有壓倒性的優勢,目前烏軍主動從北頓涅茨克部分后撤后留守兵力不詳,但在北頓涅茨克與利西昌斯克地區烏軍至少集中了3萬兵力以上,而且裝備了大量重型裝備的烏軍,還在持續增援利西昌斯克市及周邊地區的防御。
烏守軍從北頓涅茨克市中心東北部后撤,固守靠近北頓涅茨克河的陣地后,最近三天俄軍在北頓涅茨克市的推進極其緩慢,如同遭遇了銅墻鐵壁。這是因為進入市中心的俄軍開始遭到來自對岸利西昌斯克烏軍遠程炮火的猛烈打擊,同時堅守在北頓涅茨克市的烏軍開始從側翼對俄軍發起反擊。
(俄烏攻守之勢很快將發生轉變)
事實上,俄軍既沒有掌握絕對制空權,又缺乏碾壓對手的遠程火力,很快還面臨烏軍遠程火箭炮的打擊,俄軍哪來繼續占領烏克蘭領土的實力。
以俄軍過去100天展現出來的攻擊力,以及烏軍表現出來的真正實力,無論是北頓涅茨克烏軍全部撤向利西昌斯克,還是在現有陣地上堅守到英、美、德援助的遠程火箭炮部署到位,北頓涅茨克和伊久姆戰役很可能成為俄烏戰爭的轉折點,這兩個地方也最有可能成為俄軍的墳場。
從西方援烏的遠程火箭炮發射出第一枚火箭彈開始,標志著俄烏雙方已經完成了由進攻到防守的角色轉換。
三、俄烏沖突相關重要信息點評
1、當地時間6月2日,在因匈牙利的反對而推遲一天后,歐盟27個成員國正式批準第六輪對俄制裁方案。預計相關制裁措施將于次日正式生效。根據此前報道,歐盟成員國領導人5月30日晚就對俄第六輪制裁達成一致,表示將立即禁止進口75%的俄羅斯石油,年底前將擴大至90%。3天前歐盟峰會就這項制裁做出政治決定,但第二天簽署具體制裁清單時遭到匈牙利反對而擱淺。當時簡體中文網絡中各路專家認為匈牙利成功阻止了歐盟這項決定,我在前天文章中明確指出,這只不過是歐盟內部小小的紛爭,在德國這個歐盟老大決心已下的情況下,很快就擺平匈牙利的阻撓。不到24小時,匈牙利就跟其他成員國一起簽署了具體制裁清單,使得對俄石油制裁決議正式生效。這再次證明了西方政治完全不是國內專家想象的那樣,個別國家的反對就能讓整個陣營的重大決定陷于癱瘓。歐盟這個最新制裁對俄羅斯經濟帶來致命性打擊。此外,歐洲議會議長梅措拉周四在社交媒體上說,來自俄羅斯各企業的代表將被立即禁止進入歐洲議會辦公場地。
(歐盟最終就制裁俄石油達成一致)
2、當地時間6月2日,美國白宮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新一輪制裁是美國采取的進一步行動。美國財政部的新制裁將針對俄羅斯重要的政府和商業官員。美國國務院也增加了對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系密切的多名俄羅斯富商的制裁。此外,美國商務部也對俄羅斯所需的技術和其他材料施加了進一步的限制。美國政府決定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71個締約方添加到實體名單中,使他們無法獲得使用美國技術或軟件制造的產品。歸納起來,自2014年以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已經有上千項,最近3個月施加的制裁措施,更是差不多完全切斷了美國與俄羅斯的所有經貿關系,限制了絕大多數外交往來,甚至實施了許多對其他國家與俄羅斯進行軍事交流的“長臂管轄”。美國這些措施,對俄羅斯的經濟、科技、軍事發展造成重大打擊, 同時極大地損害了俄羅斯的國際形象。
3、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6月3日接受卡塔爾半島電視臺采訪時稱,認為“不可能發生核戰爭”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核戰爭意味著人類終結,人類應該盡一切努力避免發生核戰爭。梅德韋杰夫被稱為是普京的傳聲筒或影子,整天把核武器掛在嘴邊,能嚇唬到誰呢?總有一些對核武談虎色變的人,經常轉發各種一驚一乍的消息給我,我都非常堅定地告訴他們完全不必有任何擔心,安心搬磚就好。
(西方陣營對俄核武24小時監測)
4、6月2日,澤連斯基承認,包括2014年失去控制的克里米亞和頓巴斯部分地區在內,俄方已控制烏克蘭125000平方公里,約1/5土地,面積“遠超”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總和。他發誓會收回烏克蘭全部領土,恢復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烏克蘭絕不會拿一寸土地做交易。我一直認為,西方陣營發誓幫助烏克蘭徹底打敗俄羅斯,不但要幫助烏克蘭收回全部被占領土,而且要讓俄羅斯失去對外武力擴張的能力,一定會做到也一定會實現。俄烏戰爭的最終結果不以任何局外人的意志為轉移,也絕不會因為我的預測就能左右俄烏局勢的未來走向。我只是依據雙方實力,做一個符合正常邏輯的客觀判斷——無關我親烏或親俄。
5、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當地時間6月2日到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后向媒體發表講話,稱雖然北約不想與俄羅斯發生正面沖突,但西方軍事聯盟有“責任”支持烏克蘭,“我們必須做好長期的準備,因為我們看到的是,這場戰爭已經變成一場消耗戰。”當被問及西方是否向烏克蘭施壓,要它接受領土損失以爭取和平談判時,斯托爾滕貝格說:“烏克蘭該接受什么或不該接受什么,不能由我們決定或強迫它接受我們的意見。”顯然,西方陣營支持烏克蘭的立場并沒有絲毫動搖或改變,而且做好了打一場高強度消耗戰的準備。
6、今天(6月3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曾出力協助俄國總統普京掌權的俄國前總統葉利欽的女婿尤馬舍夫,因不贊同俄軍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大約1個月前已辭去克里姆林宮顧問職務。佩斯科夫在記者詢問時回應:“沒錯。我在此證實,他在大約1個月前已經停止擔任顧問一職。此事已成定局。”這意味著普京政權與葉利欽家族象征性關系的徹底終結。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和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被公認為是終結蘇聯時代的兩個關鍵人物。
四、過去24小時戰況
(一)戰場整體情況概述
過去24小時,哈爾科夫東北部雙方陷入膠著;俄軍繼續在南部扎波羅熱、赫爾松戰線加強防御,烏軍開始至少在兩個方向發動地面進攻,并成功切斷了烏克蘭南部俄軍的一條主要后勤補給線,持續擴大戰果;北頓涅茨克市爭奪戰繼續,烏軍主動后撤之后堅守市區沿河30%行政區(市區約一半面積),俄軍攻勢受阻。
以下是截至基輔當地時間6月3日凌晨6時,烏方單方面公布的俄軍主要戰損情況:
(烏方截至6月3日戰報)
6月2日,烏軍繼續擴大南部戰線的成果,切斷了俄軍一條主要后勤補給線。俄軍繼續在頓巴斯地區取得漸進、艱難和代價高昂的進展。
俄軍繼續采取行動,占領北頓涅茨克,并進一步采取行動,試圖攻占利西昌斯克。俄方高層可能會利用占領這兩個城市的機會,聲稱他們在轉向頓涅茨克州之前“解放”了盧甘斯克州的所有地區。不過,俄軍在北頓涅茨克附近遭受重大損失后,不太可能擁有必要的力量占領頓涅茨克州的大部分領土。
俄軍顯然受到頓巴斯地形的限制,并將繼續面臨跨越北頓涅茨河的挑戰。要完成對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的包圍,并通過萊霍羅多克進一步向西推進萊曼至斯洛文尼亞斯克一線,需要突破烏軍多年來預設的連環防御陣地。
無論是從兵力還是裝備上講,俄軍已是強弩之末,烏軍大反攻即將到來,俄烏攻守之勢即將發生重大轉變。
以下依據美國ISW戰爭研究所的每日戰報,簡單介紹過去24小時各個戰場的最新進展,其中重點是頓巴斯地區的爭奪戰。這是未來一段時間俄烏生死較量的主戰場。下面戰況圖中的地名基本上都是音譯,請大家自行對照,我真沒精力加中文標注。
(截至6月3日3點最新戰況)
俄軍領導層在組建足夠的兵力和保持動員人員的士氣方面繼續遇到困難。烏克蘭總參謀部報告稱,俄羅斯第八集團軍所屬的頓涅茨克武裝第1團正在頓涅茨克州被占領地區進行強制征兵動員。
烏克蘭情報局發布了一段被截獲的電話對話,分離武裝士兵抱怨身體不適的人被強迫服役,部隊正在經歷大規模的醉酒和內部混亂。
俄軍正在努力輪換進入烏克蘭的參戰人員。敖德薩軍事管理局發言人稱,輪換出烏克蘭的俄軍人員中有30%至40%拒絕返回,迫使俄羅斯指揮官將毫無準備、毫無戰斗力的新兵投入戰斗。
俄羅斯占領當局繼續面臨在新占領的烏克蘭領土上建立有效控制的挑戰。烏克蘭抵抗中心報告稱,俄羅斯職業管理機構“只是紙上談兵”,無法控制當地人口、強制使用俄羅斯盧布或推行官方登記程序。烏克蘭抵抗中心指出,烏克蘭平民歡迎有組織地破壞俄羅斯占領統治的地下游擊隊活動。
目前進入烏克蘭的俄軍和親俄武裝,人數大約接近于20萬人;烏克蘭戰斗人員達到70萬人,其中守衛基輔為中心的烏克蘭大后方需要約10萬人,大約近60萬人可部署到烏東南前線。
(二)哈爾科夫東北部局部反攻戰
(哈爾科夫周邊地區戰況圖)
6月2日,俄軍對哈爾科夫市和北部哈爾科夫州進行了火箭和炮擊。雙方戰線最近兩周時間沒有變化。
俄軍炮擊了哈爾科夫市、茨爾庫尼、丘哈伊夫、普魯德揚卡和米哈利夫卡的居民區,試圖維持其在哈爾科夫市北部的陣地。
國際社交平臺上一家親俄媒體聲稱,俄軍和烏軍在哈爾科夫市北部的維塞勒和Tsupivka發生沖突,表明哈爾科夫州北部前線的局部戰斗仍在繼續。
(三)伊久姆與頓巴斯(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戰線
(伊久姆與頓巴斯地區戰況圖)
6月2日,俄軍進行了有限的不成功襲擊,并繼續努力恢復伊久姆東南部對斯洛文尼亞的大規模進攻。烏克蘭總參謀部報告稱,俄軍集中力量維持其目前在伊久姆東南部的陣地,并炮擊了多夫亨克、庫魯爾卡、維諾皮利亞和多利納,以便為恢復對斯洛文尼亞的進攻行動創造條件。
俄軍在靠近哈爾科夫-頓涅茨克州邊界的Studenok、Sosnove、Svyatohirsk和Yarova附近進行了不成功的襲擊行動,這些定居點位于伊久姆東南部,沿著與伊久姆-斯洛文尼亞公路相連的公路。俄軍可能試圖占領這條公路,以利用公路通道支持在斯洛文尼亞的推進。
駐萊曼的俄軍試圖對斯洛文尼亞東北部的萊霍羅托克發動額外的襲擊,但沒有成功。
試圖從伊久姆和萊曼向斯洛文尼亞挺進的俄軍基本上仍然停滯不前,在未來幾天內不太可能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由于俄軍精銳大多數仍然集中在圍攻北頓涅茨克市。
(北頓涅茨克周邊戰況圖)
6月2日,俄軍繼續在北頓涅茨克及其周邊地區進行地面襲擊。盧甘斯克分離武裝負責人萊昂尼德·帕斯切尼克聲稱,除了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外,分離武裝控制著盧甘斯克州的所有地區。
烏克蘭總參謀部主要作戰部副部長Oleksiy Gromov指出,盡管俄軍努力包圍北頓涅茨克市,但烏軍不需要完全撤出該市。烏軍指揮層這個說法,跟我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那些最近嘲諷我的人可能要大失所望了。
俄軍對博布羅夫和烏斯提尼夫卡的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南部進行了不成功的地面襲擊。
英國國防部表示,由于跨越北頓涅茨河的戰術挑戰,俄軍從北頓涅茨克進入利西昌斯克的企圖可能會受到阻礙——即使他們將來能夠占領北頓涅茨克。英國國防部還指出,如果俄軍打算在盧甘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開展進一步行動,他們可能需要短暫的戰術暫停,為隨后試圖穿越北頓涅茨河做好準備。
6月2日,俄軍繼續在頓涅茨克州周圍進行地面、火箭和炮擊。俄軍繼續在巴赫穆特以東的科米舒瓦卡、米凱利夫卡、弗魯比夫卡、貝雷霍夫特、比洛霍里夫卡、斯維特洛達斯克和納海爾內附近開展進攻行動,以切斷巴赫穆特東北部的烏軍后勤補給線,并支持繼續但緩慢地從南部包圍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的行動。
(四)南部(扎波羅熱、赫爾松、尼古拉耶夫)戰線
下面是南部戰線的最新戰況圖,過去24小時有了一些明顯變化。同最近一個多月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圖中下面小圓圈處,烏軍在俄軍關鍵的后勤補給線上打開了一個小缺口,這個缺口一點點持續擴大,烏軍在下圖兩個圓圈處應該投入了至少兩個營級規模的反擊戰。
(南部戰線最新戰況)
烏軍繼續在上圖第二個圓圈打開的缺口處,越過伊胡列特河向東推進。為阻止烏軍渡河,俄軍炸毀了伊胡列特(Inhulets)河上的兩座橋梁。烏軍很快從至少3個地點同時架設臨時浮橋,越過伊胡列特河攻擊了河東多個俄軍占領的城鎮。之后,烏軍繞過主要道路,穿過田野,在側翼攻擊Kostromka和Bruskynske。
6月2日,烏軍在赫爾松州西北部的反攻,將俄軍推回伊胡列特河東岸的既定防御陣地。地理定位無人機畫面證實,烏軍在斯塔羅西里亞附近進行了反攻。斯塔羅西里亞是伊胡列特河東岸的一個定居點,距離俄羅斯控制的最北端地區僅12公里。
烏赫爾松州軍事管理局局長Hannadiy Lahuta報告說,烏軍解放了赫爾松州的20個無名村莊,可能是指伊胡列特河西岸的定居點。伊胡列特河西岸的烏軍可能會向位于伊胡列特河一公里范圍內的T2207公路沿線的俄軍后勤補給線開火。這對俄軍造成較大威脅。
俄軍正在采取措施,阻止烏克蘭在赫爾松-尼古拉耶夫州西部邊境的進一步反攻。烏克蘭南方作戰司令部報告稱,烏軍正計劃在尼古拉耶夫發動反攻,并于6月2日在該州與俄軍進行了激烈戰斗。
國際社交平臺上的親俄媒體稱,烏軍將試圖解放距離尼古拉耶夫市以東約66公里的Snihurivka俄軍對尼古拉耶夫夫市西北部的一座鐵路橋進行了導彈襲擊,意圖阻止烏軍推進。
五、一點感想
一位多年前的同事和好友,昨晚看了我發在朋友圈的俄烏沖突評論文章,給我一個留言:“俄羅斯打敗了對中國有什好處?對你我個人有什么好處?”
我回了句:“兄弟,你得抓緊上戰場去幫俄羅斯打贏這場戰爭喲。”然后我就把他從微信好友中刪除并拉黑了。
眾所周知,在我近幾年來60多個網絡賬號被封殺之后,我已經不對國內有關的任何話題發表評論。即使俄烏沖突這樣與中國未來發展密切相關的大事,我也絕不敢翻中俄關系的歷史舊賬,更不敢說這場沖突對中國外部處境和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但我清楚地記得官方權威部門多次公開表態:這場沖突對中國有百害而無一利,中國絕不希望這個沖突發生。
面對俄烏沖突帶來的巨大人道主義災難,迄今十多萬平民和雙方軍人的傷亡,多個城市被炮火打擊下成為廢墟,但凡有一點點人性和良知的人,有什么臉面為這場慘烈的沖突歡呼叫好?憑什么為一個國家的軍隊攻入另外一個主權國家,造成如此悲慘的人道主義災難洗地?
我在這場沖突中的立場,在2月25日一早寫的評論文章中表達得清清楚楚:人類發展到今天,各個國家和地區和平共處,共享科技發明和國際分工帶來的經濟增長,以此不斷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已經成為世界主流;以武力實現領土擴張,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所唾棄。
拋棄叢林社會那套弱肉強食的思維,按國際公認準則維護世界和平,共享人類文明成果,讓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子子孫孫平安快樂,不為武力破壞國際規則的行為搖旗鼓噪,我相信這是一個正常國家、一個正常人類應有的立場。
最后,讓我們共同祈禱:愿上帝賜下和平,止息戰爭;讓惡人得報應,善良者受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