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孫健升
常有人說“倒霉的時候和涼水都塞牙”,形容壞事總是接踵而來,其實也表現出心情的沮喪。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情緒是一種可以積累的能量,當好的情緒影響你的時候,你就會又“事事如意”、“春風得意”的感覺。而當不好的情緒反復出現時,就有“走投無路”“倒霉透頂”的感覺。
并不是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就一定會有更多的不幸出現,只是我們的心境被破壞,看事情的角度就被移動了。凡事從壞的方面去思考,而且不斷夸大負面作用。這個時候,就必須去疏通,疏通不掉就可能積累在我們的心里,隨時發作。
壓抑并不會使它消失。反而有可能轉變為其他的病痛表現出來,心理學家認為,“在發生情緒反應時,大腦中有一個較強的興奮灶,此時,如果另外建立一個或幾個新的興奮灶,便可抵消或沖淡原來的優勢中心。”為此,我們因為某件不順心的事情煩躁、生氣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緩解情緒。注意力轉移法就是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從事其他活動。比如:外出散步,看看電影、電視,讀讀書,打打球,下盤棋,找朋友聊天,換換環境等,有助于使情緒平靜下來,在活動中尋找到新的快樂。轉移注意力,一方面終止不良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緒繼續蔓延;另一方面,通過參與新的活動,特別是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能達到增進積極情緒體驗的目的。生悶氣最不好,讓負面情緒揮之不去,而且越演越烈。所以,發現心情不好就不要再較勁,而要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