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部分一歲多的寶寶都已經斷奶了,這個時候的寶寶的營養來源則是配方奶粉或者其他的輔食。當寶寶一周歲以后,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在更加平穩迅速的發展,,寶寶的各方面適應力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那么哪些營養和食物是寶寶必須要添加的呢?哪些食物是寶寶不能吃需要注意的呢?請各位寶媽繼續往下看,精彩等著你喲!
1、一歲多的寶寶必須的營養有哪些?
(1)鈣
一歲多的寶寶正處在長骨骼和長牙齒的階段,尤其是當寶寶能走能跑能跳的時候,對鈣質的需求非常大,補充鈣質尤其重要。
寶寶缺鈣時,會煩躁會不安,會無緣無故的哭泣,入睡有些困難,而且夜晚容易驚醒;頭發稀疏,甚至可能出現脫發的情況;比同齡孩子更晚出牙;囟門閉合遲,肌無力;神情呆滯、表情少,動作和語言都比同階段的孩子落后。
(2)蛋白質
蛋白質主要用于維持我們每日活動所需, 一歲之后,寶寶在快速發育的過程中對蛋白質的需求尤其重要。
寶寶缺蛋白質時,可能會產生頭發枯黃,斷裂,沒有光澤;記憶力減退;思維不活躍;骨質疏松關節疼;血色素是由蛋白質組成,缺乏蛋白質貧血。
(3)鐵元素
鐵元素是很重要的微量元素,鐵是血紅蛋白里很重要的成分,它參與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構成。
寶寶如果長期缺鐵,最重要的表現是出現貧血的癥狀,比如眼睛結膜、手指甲、面色蒼白。寶寶可能會食欲、精神比較差,嚴重還會導致注意力不好,影響智商。
(4)鋅元素
鋅在人腦中含量豐富,對生長發育、修復組織細胞、增強免疫力及提高小兒智力等有著重要作用,被人們譽為“生命之花”。
寶寶缺鋅時,那么其生長發育遲緩,食欲不佳,視力下降;傷口癒合緩慢;力差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冒、口腔潰瘍、腹瀉、皮炎、頑固性濕;疹等)
(5)碘元素
碘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對兒童至關重要。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甲狀腺素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功能,增強肌肉收縮的力量。要想甲狀腺素發揮它的功能,碘則是首先要補充的。
(6)維生素
媽媽們都知道維生素對人發育的重要性,而寶寶1歲多發育的關鍵時期,自然不能忘了維生素的補充。
以上列舉的寶寶所需的營養,并不是說寶寶只要這些營養就夠了,這些營養都是寶寶缺乏后,會有嚴重后果的。所以要想寶寶長得聰明、健康、可愛,媽媽們需要給寶寶均衡搭配的營養膳食,還有優質的陪伴和教育。
2、1歲多寶寶該怎么吃?
我們提到寶寶需要這么多的營養,那么這些營養究竟藏在哪些食物里呢?寶寶每日對這些食物的需求量究竟多少呢?繼續往下看吧。
(1) 奶及奶制品,水產品類和豆類。奶類是提供鈣質的最好來源,一歲多的寶寶還不適合喝鮮牛奶,所以1歲多的寶寶基本上吃配方奶為主。配方奶含有DHA、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等,還有寶寶無法從食物中獲取的一些營養,這也是彌補了寶寶飲食中的部分營養缺乏。
每日參考進食:一般1歲到2歲的寶寶每天應保證吃到450ml—500ml的奶量。每日最好分2-3次。
(2)淀粉類。米飯和面食也是寶寶必不可少的輔食。面條富含淀粉、蛋白質、粗纖維及鈣、鐵、磷等豐富的營養素,它不僅可以為寶寶補充營養,還可以訓練寶寶的咀嚼、吞咽的能力。對于面條的選擇,媽媽們則需要選擇不添加食鹽和防腐劑的面條即可。
每日參考進食:米面2-4兩
(3)蛋白質。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大豆及豆制品、瘦肉、雞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在烹飪時候也比較簡單,新手媽媽也能很好的上手。
每日參考進食:豆制品0.5-1兩。雞蛋1個。
(4)肉類。1歲多的寶寶需要魚、蝦、豬、雞、鴨、牛肉、動物血、肝類等。寶媽可以為寶寶做一些營養又美味的肉泥、肉粥,稍微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直接吃炒肉絲或者肉丁。寶寶的食用油最好選擇橄欖油、植物油、核桃油、芝麻油。動物血、肝類是寶寶補鐵圣品,媽媽們應當每周保持一定量,烹飪方式根據寶寶的飲食習慣來,畢竟不是每一位寶寶都可以接受動物肝臟的味道。在烹飪肉類,甚至其他食物,媽媽們也要注意,1歲多的寶寶處于長牙齒和鍛煉口腔肌肉的關鍵階段,任何食物都不宜制作的過硬或者過軟,這樣會對寶寶的牙齒發育不好。
每日參考進食:各種肉類1-1.5兩。
(5)水果蔬菜。經常給寶寶吃各種蔬菜、水果、海產品,只要是市場可以買到的蔬菜都可以給寶寶吃,五顏六色的水果蔬菜都可以來一點。對于海產品(尤其是海帶),媽媽們只要在飲食中給寶寶吃一些海帶、紫菜等就可以了。如果寶寶不愛吃蔬菜水果,媽媽可以試著把蔬菜和水果做成沙拉或者是榨成果汁,也可以切成寶寶喜歡的動物造型,也許更能吸引寶寶來吃哦!
每日參考進食:水果2-3量。蔬菜2-4量。
(6)維生素D的補充。一般而言,寶寶在1-2歲時,需要額外補充600U的維生素D,但是具體到每個寶寶,可能略有不同,更精確的數據還需咨詢醫生。
3、1歲多寶寶飲食注意事項?
一歲多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還是身體各個器官發育都還不夠完善,不當的飲食可是會引起寶寶生長發育。一起來看看一歲多寶寶的飲食注意事項吧!
(1)鮮牛奶。一歲多的寶寶還不適合喝鮮牛奶,因為鮮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中80%是酪蛋白,這種物質不但難以消化還容易引起寶寶溢奶、便秘。
(2)軟綿粘性食物。3歲內的寶寶,由于咀嚼吞咽的能力尚未健全,食道也比較窄。在食用某些不容易咀嚼爛的食物時,比如質地軟綿粘性大的湯丸,還包括QQ糖、果凍等食物,容易黏住寶寶的喉嚨,很容易卡喉或者進入氣管引致窒息。吃這類食物最好有大人在旁或者盡量不吃。
(3)油膩食物。寶寶腸胃嬌弱,油膩食物不利于消化,媽媽在烹飪寶寶的飲食時,原則上少油少鹽。寶寶的食用油最好選擇橄欖油、植物油、核桃油、芝麻油。
(4)碳酸飲料。碳酸飲料會影響寶寶消化系統,也增加患齲齒的風險,使牙齒不美觀(相信媽媽們已經知道牙齒對于顏值的重要性),甚至會影響骨質,使寶寶骨頭變脆弱
(5)茶和巧克力。3歲內的寶寶,最好避免食用茶和巧克力。巧克力中含有可可堿和溴化物等成分,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導致嬰幼兒不易入睡和哭鬧不安。茶含有茶堿物質,會影響鐵的吸收,從而引起缺鐵性貧血。
(6)勿服補品。不滿5歲的孩子不要服用人參、蜂王漿等補品。
(7)盡量不吃含有添加劑的食物。
重點提示: 各位媽媽們,看到寶寶每日需要這么多的營養和食物,是不是擔心寶寶沒有辦法全部吃到或者量沒有達到?媽媽們不用著急,我們的寶寶是強大的寶寶,只要媽媽們常更換食物種類和口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寶寶需要的營養元素都注意,寶寶飲食的一些注意事項的記住,保持營養均衡就好啦。
今日話題:關于寶寶的營養需要及飲食要求你還有補充的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