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擔任起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個重要角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和教養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弗洛姆說過:“家庭是社會的精神媒介,是通過自己適應家庭,兒童獲得了后來在社會生活中使他適應其所必須履行的職責的性格。”由此可見,家庭對幼兒性格影響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接觸社會和認識社會的媒介,孩子的成長過程,父母為其提供了生理和物質的需要,而且也提供了心理需要。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的性格。
一、家庭教養方式和性格的界定
根據資料表明:“所謂家庭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行為的特征概括,是一種具有相當穩定性的行為風格。”
家庭教養方式是在父母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形成并發展的。這種互動的結果不僅從父母對兒童的生理養育活動中體現,而且也從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規范中傳遞體現。
性格是一種心理特征,陳幗眉教授認為:“性格主要是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慣常的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幼兒性格是在先天氣質類型的基礎上,在幼兒與父母相互作用中逐漸形成的。”
幼兒性格形成起源于嬰幼兒期的生活。每位父母都以自己獨特的教
養方式教養幼兒,使幼兒產生固定性反應,即形成了習慣,每個習慣統一起來,作為一種素質存在,便構成了幼兒的性格特征。
因此,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形成起著制約和導向的作用,它與幼兒的性格有密切聯系。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一)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
據調查研究發現,家庭教養根據父母的教養方式不同,可分為常見的以下幾種類型:專制型、溺愛型、嚴厲型、保護型、民主型這五種類型。
(二)家庭教養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據調查顯示,不同類型的父母教養方式的特點對幼兒性格的影響是不同的。
1、 專制型的父母教養方式
(1)專制型父母教養方式的特點
這種類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一切聽自己的,并用權利強制孩子聽自己的,孩子沒有絕對的自由,父母已經為孩子勾畫出了他們“理想”的藍圖,只要孩子照做就行了,父母希望對孩子的所有行為永遠加以保護和監督。他們對孩子的理解和溫暖少、強制作風比較多、批評多于表揚;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是“管”與“被管”的關系;兩代人之間有一層隔閡,有一條代溝。實際上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也都是為了孩子,可是孩子并不能夠理解和接受家長的所有做法。
(2)專制型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這種類型的父母們,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可是豈不知長期受父母的高壓影響下的孩子,他們一般都比較容易形成幼稚、依賴、神經質的心理,他們沒有什么獨立性和自主性,創造力也較差,通常以自我為中心,沒有主見、懦弱。有的則更加反抗、暴烈;有的不接受紀律和社會行為準則的約束。
六?一,許多人都會說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節日,可是事實上,這個節日并不屬于孩子們。家長們并沒有把這個節日還給孩子們,他們用各種方式限制著孩子們,讓他們學習、學習、再學習。但是家長們有沒有考慮到,六?一這一天是專門為孩子而設的,這一天應該是孩子們的假日,他們有權利支配這一天的所有時間,在這一天里他們可以盡情的與同伴一起玩耍、嬉戲。家長們的“剝奪”讓孩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交流的機會,無法享受與同齡人游戲的快樂。他們沒有了歡笑,有的只是孤獨、膽怯,并且慢慢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等性格上的孤僻。
2、溺愛型的父母教養方式
(1)溺愛型父母教養方式的特點
現在的家庭中,大多數都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在溺愛型的家庭里,獨生子女自然而然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陽”“小祖宗”,這些父母對孩子事事依著,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常會無條件的滿足:他們要吃什么父母就買什么,穿的要華貴、要名牌,用的要高檔。要星星不會摘月亮,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對孩子的愛缺乏理智和分寸,更過度包容孩子的行為和要求。
案例一:有位大班老師想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環境布置時,讓幼兒回家找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有些家長很不理解地說:“我的孩子是來上學的,可不是來勞動的!”這里不得不感嘆與其說是教小孩難,倒不如說家長難教。
案例二:有這樣一則漫畫:一個孩子在值日當天,他自己沒有動手值日,而是站在教室的中間,指揮著他的爸爸媽媽為他擦桌子,掃地…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的發展會是怎樣呢?
(2)溺愛型的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這種類型的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利己的溫床。在這種類型中長大的孩子,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評價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以至于從小不會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他們的愿望得不到滿足就會有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更不容易被別人所接受,而且還會使他們“在家如虎,出門如鼠”養成名副其實的窩囊廢性格,更容易產生不信任、依賴、神經質等心理特征。他們只懂得獲得,不懂得付出;只有被愛、被關懷,不知道去愛父母和長輩,更談不上去關心他人;他們對父母麻木不仁,認為這是應該的,是天經地義的,不知道愛的回報;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大小事都依賴別人,膽小怕事,碰到任何問題解決能力很差。
3、嚴厲型的父母教養方式
(1)嚴厲型父母教養方式的特點
父母對孩子期望很高,認為必須全力以赴地保證孩子完成學業才行。他們忽視了孩子獨立性與自主性,而是用許多規矩來束縛孩子,讓
孩子過多和過早地對孩子進行正規的學業教育。通常這類父母把孩子當成他們實現夢想的工具。
案例:美國西部有個叫尤尼斯的八歲男孩,他是家庭的獨生子,他的父母對他要求很高,他也很優秀。但是尤尼斯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優秀,更不能容忍別人在他面前低聲耳語,表現為神經質,他整個人顯得比較壓抑。一次他和同伴玩耍,同伴說他的玩具汽車太舊了,他沒有任何反駁也沒有做出其他舉動,只是一味的尖叫。這個小男孩之所以會變成這樣,主要是因為他的父母對他的教養方式太過嚴厲造成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我們對兒童有兩個極端心理都是對兒童有害的,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太切,希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
(2)嚴厲型的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嚴厲型的父母太過嚴厲,要求過高,致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能達到目標,不但如此,而且還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如果父母再責備、訓斥幾句,孩子便會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做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而且變得非常膽怯,甚至沒有勇氣面對社會,面對人生。
4、保護型的父母教養方式
(1)保護型父母教養方式的特點
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怕孩子吃虧,就不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起游戲;怕孩子摔倒就為孩子掃清路上一切障礙。這樣做的結果會對孩子今后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
案例:4歲的莎莉和媽媽一起到公園里去玩。莎莉想蕩秋千,媽媽同意了并帶著她從秋千后面小心地繞過去,深怕莎莉被秋千打到。莎莉
http://3y.uu456.com/bp_4kpnm9odr56vudb8cer4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