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谷出來,坐完汽車坐火車,好不容易到了平遙縣。其實我去看雙林寺是到了平遙之后第二天的事情了。我先在平遙溜達了半天。當然主要是在古城內部了。
平遙古城現在商業化已經非常厲害了。我感覺整座古城就像是一座大型的主題公園,在城里你能看到各種人,各種膚色,聽到各種口音,逛各種店鋪,從傳統的刀削面館到那種很現代化的酒吧間,要什么有什么。不過山西人確實比湖南人會做生意。進入古城在城內閑逛是不收費的。不像鳳凰古城,據說進城就要錢。也不像福州那個什么三街七巷,進胡同口也要錢。人家平遙這個隨便逛。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當時是陰天,光線很不好,所以照片普遍發黑,大家湊合看吧。
說古城,自然首先要看看城墻了。在這里,得黑平遙幾句:你們那個門票收的太流氓了吧?全城十幾個景點的票捆在一起賣,一張190.要買,就買一張通票,單獨的景點不買票。我認為平遙城內有價值的景點,值得我一看的地方可能也就二三處,但你卻強迫我花將近兩百塊,買全部景點的票。對此,我只能有一招:不買,不看。所以,城墻我也沒登,登一下就190了,干什么就190啊。都能下館子吃一頓了。
好了,不發牢騷了,說古城。上面沒上去,只能在低下看。但大體上也能看出點門道:平遙城規模其實不大,也就是小縣城的規模。但城樓、敵樓這些配套的設施卻一應俱全,而且規格不低。這大概是因為這里也是晉商的老家,晉商的錢多的沒地方花了,只能投資到基礎設施建設上。比如上圖北關的城樓,都快到了府城的規格了。
這個應該是靠南的那座西門吧。好像平遙東西兩面各有兩座城門。
平遙城頭遍布二層敵樓。這就是點綴,其實像平遙這種戰略地位相當不重要的城鎮,根本沒必要修那么多的敵樓。但這也就是山西財主們的心態:咱要的就是體面,你管有用還是沒用?
平遙南關
南關城樓。山西這地方蓋樓就是各種重檐,各種的斗拱,各種的琉璃。其實樓的規格不大,但花里胡哨弄出一堆零碎,看著挺帶勁。
南關甕城內的戲臺,對面則是一座關帝廟。我就很納悶,這個地方要演戲的話,是不是非常妨礙正常的交通?這種設計的現實意義到底有多大?
這個是平遙縣衙東面的一座過街樓。好像是平遙縣衙的附屬建筑。平遙縣衙可是整座古城里最火的景點。好像大家都很好奇,縣衙究竟張什么樣,是不是跟電視里頭一樣。這里有有個疑問,就是不清楚這座樓的實際用途。景點內或許有介紹,但我就是不肯出血花錢,這也是代價吧。
城內的街道。城內主要大街兩邊全是一家挨一家的買賣。幾乎沒有臨街的房子是空閑的。應該說古城給當地的老百姓帶了巨大的商機。這種商機在20年之前是不不可能被預料到的。
一座造型比較獨特的門樓。院里好像是那種鄉土風情的小旅店。但我感覺這種旅店的住宿條件未必比城外的賓館好。
城內主要街道兩邊都是這種店鋪。這家是賣酒水的。我到感覺,平遙這里最有特色的商店是賣漆器的。平遙的漆器真的算是當地的一種特產。不過我覺得那東西對人體的危害太大了,漆器店里全是那種刺鼻的氣味。看著漆器殿里那些小孩比我還年輕呢,我真感覺他們為了生活比我還拼,你給我多少錢,我也不會去干這種活。
街邊古玩鋪子的櫥窗。平遙城內古玩鋪子很多,我感覺主要是蒙老外的。
平遙城內很多游客好像是歐美人。所以很多飯館就是針對這些人開的。以至于很多餐館有這種中英雙語的菜單招牌。至于翻譯的水平嗎。。。我感覺老外肯定不能直接通過菜單知道這種菜到底是什么樣。據說菜單的翻譯在世界上都是一個大難題:比如firedrice 即便是我,我也不會想到,這是炒飯的翻譯。但看英文,我還以為是烤大米的意思呢。
這里就是平遙標志性的建筑,過街關帝樓。這座橫跨在南關大街上的二層重檐小樓出現在各種介紹平遙的書籍、網頁和明信片上。平遙城內沒有鐘鼓樓,只有一座過街的關帝樓。我看很多材料上都稱這座樓為市樓,并且樓上確實也有這種匾額。但我向當地人打聽道,他們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市樓。也不排除我口音他們聽不懂。
這是平遙唯一不要錢的景點,天主教堂。我發現全國各地的天主堂,只要開門,就讓進,而且很多時候人家還很歡迎我進去。一進去就一幫老太太過來給你講耶穌的奮斗發家史。相比之下,大多數寺廟全都收費。所以我現在認為:佛祖和太上老君比上帝更喜歡錢。比如教堂里很少有功德箱。
要錢的景點就修的金碧輝煌,不要錢的地方就這個慘狀。所謂重視文化,打造品牌云云全是沖著錢說的。
入口洗手的地方刮著這個老頭的照片,這個老頭好像是教皇吧?反正我聽說這幫人承認臺灣,反對一個中國。這老頭看著挺好的,不像之前有些材料上描述的那么反動。
我們上面看到的那些是真實的平遙嗎?我感覺不是,離開主要街道,深入小巷,一個真實的晉中小縣城展現在你的面前了。
大家猜猜這是在干嘛?我最開始以為是國慶節或者黨的生日要到了。后來一算日期,差的很遠。難道是我出門這幾天,北京又召開幾中全會了?我初步認定這里是居委會。
但進門之后發覺不對,原來人家在結婚。這家的主人很不喜歡我對著他家的大門拍照。
我感覺平遙這些照片中,數這張的藝術價值最高。但這個地方卻不收門票。
這是挨著城墻的一條胡同,我想若不是古城陰差陽錯的被保留了下來,今天的平遙也只能這個景象了。
好了平遙說完了,下一期,我想談談洪洞廣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