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會云在高考后帶著11名學生,完成了從朔州到上海1800多公里的騎行。他登上了央視網《新聞周刊》的人物榜,做客央視新聞面對面。
蘭會云何許人也?
他就是那個家喻戶曉的朔城區一中的高三地理老師;是那個高考后花3000多元錢,帶領100多名學生通宵玩游戲的班主任;是那個自掏腰包請學生吃火鍋的班主任;是那個給學生包場看電影的班主任。
這樣的老師能教育好學生?這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能成功?
他帶領的633班的學生用高考成績做出了回答:全班86人,高考上線學生13 個一本、34 個二本,他們成了學?!翱嫉米罾硐氲陌嗉墶?。
蘭老師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學生心目中的“蘭哥”,網友口中“別人家的班主任”,真的不是浪得虛名。
(一) 言傳身教,做一個溫暖善良的人
蘭會云老師三年前接手的633班,是學校中考成績墊底的班級。全班學生中80%的男生都喜歡玩電游,晚上躲在被子里玩,或偷跑出校、逃課去玩。
面對這樣的班級,蘭老師頭疼之余也沒有聽之任之,而是用他的愛心將這些孩子的心收攏。
高中3年,蘭老師把學生當朋友相處,從生活中的點滴之處關愛學生,他從來不打罵學生,也很少批評學生。
看到學生們充飯卡排隊困難,他就利用空閑幫大家把飯卡一一充好。
女生打熱水排隊很浪費時間,他就每月花100元錢,請宿管阿姨把每位女生的熱水先打好。
學生考試成績提高了,他就把自己的飯卡獎勵學生30元/人,讓他們改善伙食。
有學生高考成績不理想,他凌晨2點就和他們面對面溝通,安撫情緒,給出建議。并告訴他們“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步,只要以后的日子努力,前途依然光明。”
學生將垃圾丟在教室,他沒有指責,而是默默地將垃圾撿起放到垃圾桶,學生丟一次,他撿一次,身體力行地教育學生愛護環境衛生。
在公交車上他教學生欣賞建筑工人的力量美,勞動之美;四季輪回中,他教學生感受春花秋月,風霜雨雪之美。
節假日他帶學生去慰問孤寡老人;騎行中,教學生用手語對幫助他們的人表示感謝。
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說過:“班主任廣博的愛心就是流淌在班級之池中的水,時刻滋潤著學生的心田?!?/span>
“努力做一個溫暖善良的人”。蘭老師就是這樣踐行者教師的職責,他不僅是教課的教師、學生的教育者,他還成為了學生道德的引路人,生活的導師。
他的拳拳愛心和無微不至的呵護,滋潤著學生的心田,讓他們身心健康地度過了美好的高中時光。
(二) 實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633班的學生因蘭會云老師當班主任而交上了好運。他們不僅從書本獲得了知識,還從生活中獲得了自我教育成長的機會。
蘭會云說:“教育無定法,能觸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能激發孩子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身上的正能量,就是好的教育方法?!?/span>
高一時,蘭老師和學生許下“三年之諾”,只要同學們三年內不去網吧,高考完他就包場請全班同學玩通宵,他兌現了;高二他說組織同學們一起騎行出游,他踐行了。他用誠信做示范,彰顯君子形象。
他相信、尊重學生。講桌上英漢辭典里夾著300塊錢,讓缺錢的學生拿去花,寬裕了再還上……拿走、補上,拿走、補上,畢業時這300元還在。
從朔州到上海,1800余公里,一路艱苦跋涉,蘭老師實景教學,不僅讓學生豐富和鞏固了理論知識,同時讓學生親身感受到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美景。
從邊遠小縣城到繁華大都市,蘭老師一路上安排了眾多的歷史文化景點,參觀了20多所國內名牌大學和幾家企業,讓大家切身體會歷史的沉重,感受名校的氛圍,觀摩企業的文化,開闊學生的眼界,提升他們的奮斗目標。
“過得太舒適,騎行變成了度假,就失去了意義?!边@次騎行,蘭老師拒絕補給車,拒絕企業贊助,拒絕直播打賞。他帶著同學們沖出舒適區,吃泡面睡地鋪,讓學生自己修補爆胎,自己砍價訂酒店。
長途騎行,既讓學生們接受了體力和意志的考驗,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體會了生活的艱辛。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蘭老師點燃的這把火,照亮了學生的青春。
(三) 一個人可以騎得很快,一群人才能騎得很遠。
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里的美術老師尼克,他主張讓學生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在他的關愛下,因調皮被父母送到寄宿學校,遭同學恥笑、老師責罵的伊夏漸漸成熟起來,走上了人生正軌。
尼克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獨特的才華、能力和夢想。作為老師,有時候需要給出的,也許只是一點耐心,一抹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關懷,一次掌聲,而這就足以成為照亮孩子心房的燦爛陽光。
“教育植根于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13歲的婷婷,就讀于陜西商洛高新學校,自從她轉到這所學校,成績始終未“達標”,近半年的時間,頻繁受到班主任的辱罵。
她告知家長,家長不相信,她只好錄音。那100多條,時長達20小時的錄音發布后,令人驚悚。
“下學期還敢來,把你摔死在教室。”
“你咋不覺得你賤呢?”
“咱班同學誰賤,誰賤?”
“婷婷!”(全班異口同聲的回答)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決心獻身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span>
很顯然,這位王老師是容不得學生有缺點的。
這種毫無 “口德”的老師,他的心中還會有愛嗎?
“惡語一句六月寒”,這樣的教育會是什么結果?
婷婷說,“現在感覺像地獄一樣把我困著,完全想死的感覺?!?/span>
《放牛班的春天》有一句經典臺詞是這樣說的: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我們為心靈受到傷害的婷婷深深擔憂,也為朔城區一中633班的同學感到慶幸。
蘭會云老師他放下身段,用平等的態度與學生交朋友;他用心為學生服務,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他變著花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使成了別人眼里的另類,他也頂著風險,扛起了責任。
學生說:“他不僅是我們的老師,還是我們的大哥啊?!?/span>
家長說:“蘭老師做了其他老師不敢做的事,孩子能遇上這樣的老師,是一生的幸運?!?/span>
網友說:“這樣的老師給我來一打。”
泱泱大中華,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應是我們未來教育的目的。
“一個人可以騎得很快,一群人才能騎得很遠?!?/span>
教育的未來,一個蘭會云顯然不夠。我們渴望更多的蘭會云,只有一群又一群的蘭會云們,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們擁有健康的價值觀、健康的靈魂,成為溫暖善良的人。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span>這是蘭會云老師的座右銘。
我們希望蘭會云這棵樹能搖動更多的樹,這朵云能推動更多的云,這顆靈魂能喚醒更多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