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輕時,很多女孩不把大人婚戀觀點當回事,到了一定年紀或是后來吃了虧,才開始醒悟。
這個時代,也到處都有雞湯勵志文提醒大家:沒事多賺錢。
可是這種提醒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并沒有什么用。他們看重愛情,不把錢當一回事,覺得愛情價更高。到了中年,才發現,多賺錢存錢,才是真理。
丹丹和小桐,是兩個相反的例子。她倆是同學,丹丹是個愛情至上的人。重點是她認為愛情絕對不能跟錢扯上關系,所以挑戀愛對象時,從不看任何外在條件。于是她挑的戀人多半一無所有,或者家境也很差。仿佛她的潛意識里,那些條件好家境好有能力的男人,就沒有真愛一樣。
02
這完全就是一種駁論,也像一個魔咒。丹丹談了幾次戀愛,每次都轟轟烈烈全心全意,但最終還是以現實問題分手。
因為她愛情至上,所以日常生活幾乎全都糾結在愛情關系上。花許多時間和心思和錢財,千里迢迢往返相見。
又因為太在意,所以相處接受不了一點瑕疵。一旦有,就鬧得驚天動地,所以她的愛情談得并不順利,日子也過得并不好。
因為一心沉迷愛情,丹丹沒能好好賺錢存錢,或者說賺了錢又全都因為花在追愛的路上了。以至于丹丹30多歲,還在為情所困,還在為經濟煩惱。
并不是說女孩不看重錢就不好,而是說因為太沉迷于愛情,就少了時間去充實自己,去努力拼搏,去努力賺錢。同時又沒有伴侶的幫助和依靠,因此生活顛沛流離,愛情也是千瘡百孔并不順利。
反觀小桐,她也家境貧寒,早早輟學。初戀時,她喜歡一個很有才華的男生,但是后來對方因學業離開了當地,小桐雖然很想去找他,但是覺得耗時耗力耗錢財,所以選擇了放棄。
03
放棄后的小桐,知道自己沒有什么依靠,于是給自己選了個老公來靠。她嫁了個做生意多年的男人,踏實肯干,賺一分錢,甚至想要存兩分的那類。
結婚后,小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然后拿著老公的錢去學習,去彌補當初自己沒沒上夠的學,也學了技術。又拿老公的錢為自己開了店,當她有了第一桶金,便開始向往遠方。
于是她帶上這筆錢去做更大的生意了,幾年后當她回來,兒子已經長大。她開了連鎖店,生活優渥,經濟自由,什么都不用她操心。
此刻她又開始正視愛情,她也不并不是不想要愛情,只是更清楚現實的重要性。但此時,她發現自己常年不在家,老公也對她很失望,外面已有了婚外戀。
因此兩人和平離婚,小桐第二次戀愛,選擇了愛情。對方跟她有共同語言,共同愛好和興趣,但同時,他們也是生意上的伙伴和同行。
她也被一無所有的小伙子追求過,但她沒有答應。她也知道對方人是挺好,但她更看重的還是能力。因為她明白,不用刻意去選那些條件不好的男人,因為他們未必就合適自己,未必就不是渣男。
04
對比她倆,很難說丹丹跟小桐誰是對的。但毋庸置疑的是,當她們到了中年,需要孝敬父母,照顧孩子的時候,會明白不為經濟犯愁的重要性。
重點是,一個男人的人品,未必跟他有錢無錢有關。你可以選擇一個物質和人品都很好的男人,而不是刻意繞開他們,去選擇物質缺乏的男人。父母讓你選擇條件好的,也會了解對方人品如何。
總認為條件好的男人,就沒有愛情,那是先入為主的想法。因為當你選擇了一個一無所有的男人,最終發現他照樣傷害你,甚至是個壞家伙。
事物都有兩面性,年少時不想聽父母的嘮叨,但最終你會明白他們的建議有時也有道理。所以即使還年輕,也要早早正視自己的愛情觀,沒事少戀愛,有空多賺錢。
“今日話題:你覺得沒錢的男人就會深深愛你嗎?留言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