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答“復發性麥粒腫,反復發作該用什么經方治療?”:桂枝茯苓丸加大黃。 107、對方證的認識,很多人都誤認為是方與癥狀的等式。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證,是證據,是安全有效使用中藥的證據。這個證據,有兩部分構成,第一,是疾病,包括現代醫學診斷的疾病,也包括古代中醫認識的古病名,也包括尚未認識的一些癥候群與綜合征,甚至是一些癥狀。第二,是體質。其中有遺傳特征,也有體質狀態,但目前中醫對體質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望聞問切的層次。所以說,方證的認識,要高于對病用藥和對癥狀用藥的模式。 108、桂枝湯可以治療自汗,也可以治療清涕不止。 109、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治療橋本氏病,是本人經驗,發現對女性的甲狀腺病最有效果。 110、應該說所有苦寒藥都有偏性,苦與寒,就是偏性。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如果不對癥地長期服用有偏性的藥物肯定對健康不利。這是歷代相傳的經驗。 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大多表現為大家熟悉的陽虛證或氣血不足證。但也有虛實寒熱夾雜的,所以用方常用溫藥,如真武湯;也有寒溫同用者,如溫脾湯等。 肝腎功能不全者,表現各人不同,但大多有食欲不振、疲乏等。所以,用苦寒藥時,要詢問患者的食欲如何?苦寒敗胃,也是古人的經驗。 大柴胡湯中有生姜,由于國內許多藥房不備生姜,我只得用干姜。張仲景用方,常常寒溫藥同用,如黃連黃芩配干姜,大柴胡中有大黃黃芩配姜棗。這種配伍,是古法,我多年臨床使用未見不良反應。111、有不少頸椎病是大柴胡湯證。 112、中藥的用量問題最為復雜,涉及到的因素很多。用仲景方,用量可按一兩等于5克(3-6克)的標準換算。這是我的經驗。 113、“學中醫難,自學中醫更是難上加難”,這是實話。為什么?不是因為中醫深奧,而是中醫不規范。多少年來,許多中醫界的能人們都在為建立中醫的規范而努力。張仲景是其中最杰出的,他通過《傷寒雜病論》建立起來的經方醫學體系是最科學的,當然也是最實用的。數千年來,許多醫家從此入門,從此發揮,從此而成大醫。這是中醫發展史上一個重要事實。但是,《傷寒雜病論》的原文對于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難讀,這難讀,是難在簡略。要攻克這個難關,不在于如何解釋條文上,而在于如何應用經方上。不用經方,何讀《傷寒》?只有在臨床上,才能體會經方的魅力,才能掌握中醫治病的真訣。經方大家曹穎甫就是這樣成功的。 114、有毒藥物的使用是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重要途徑之一。大凡名中醫,均能用好毒藥,也就是說,名中醫是在安全有效地使用有毒藥物上具有獨特經驗的醫生。張仲景就是使用麻黃附子烏頭甘遂的高手。如果只能用點菊花枸杞太子參麥芽山楂雞內金,如何去應對臨床大病重癥? | |
|
121、我用此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過尋常型銀屑病,也有控制發作的效果。當然,其人屬柴胡體質,大多具有抑郁傾向。 122、男性與女性在體質上的區別,中醫的說法是男子屬陽,女子屬陰;男子多脾虛,女子多肝郁;男子多濕熱,女子多氣火;男子血濁,女子血清;男子用麻黃、葛根、黃芪的機率高,而女子用柴胡、半夏、白芍、枳殼的機率高。 123、我堅信經方會回歸中醫教學的正統地位。道理很簡單,因為中醫人才必須是會看病的,空談不解決臨床問題。 124、認為經方必須加減,加減才是辨證論治,那是現代中醫教科書的最大誤區! 125、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經方還沒有占據中醫界的主流,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經方太便宜,醫生開經方賺不到錢,于是不用經方;第二,經方的理論很多人不了解,有認為古方不能治今病,認為方證相應就是對癥狀論治,有違辨證論治的原則,于是鄙視經方;第三,經方教學資源奇缺,臨床上經方家寥寥無幾,中醫院校中沒有開展經方教學,學生大多不懂,于是淡忘經方;第四,經方沒有引起政府的重視,經方普及和推廣極其艱難,于是經方沉寂民間,自生自滅。 但從長遠來看,經方前景光明。理由是:第一,經方安全有效、價格低廉,符合我國國情;第二,經方規范,可重復性強,可持續發展,最容易走向世界,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是中醫學中最令人驕傲的內容;第三,經方派雖沉寂民間,但余緒未絕,只要政府重視,社會關注,將迅速發展壯大! 當今經方派的任務,一是立足臨床,以療效折服人;二是重視科研,以規范引導人;三是加強普及,以切實的事實和通俗的理論說服人;四是培養傳承者,保證經方之學脈不斷。 我是持經方樂觀論者。我堅信:仲景之學,古今咸宜;方證之學,至簡至易;經方之門,人人可入;中國經方,必將走向世界,輝煌永遠! 126、中醫療效的評價體系是綜合的,要結合具體的疾病和具體的個體甚至具體的療法才能制定。療效評價標準各方不一,各病不一,各人不一。 127、應該說經方是中醫學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實證、重實效、重臨床、具有鮮明學術個性的流派。 128、中西藥并進,湯藥成藥齊上,方不成方,藥無定藥,如此中醫臨床,就是有效也不曉得記在哪個頭上。中醫的臨床經驗無法總結,中醫的學術無法傳承,中醫的學術自信無法建立,此是當今中醫界的癌癥! 129、我不是神醫,不可能對所有的病人都能開出十分完美恰當的處方。我每次門診,都是思考良久,唯恐不對證,唯恐對不起病人對我的信任。但臨床還有很多無效的患者,究其原因,有疾病本身的原因,有藥物質量的原因,也有病人自身沒有配合的原因,更有我思路、技術、行醫技巧上的原因。沒有開出一張好方,是其中我經常檢討的重要原因。為什么開不出好方?有的是沒有好方可用,有的是有好方我不會用或不曉得用。做中醫,很難啊!中醫也不是萬能的!醫學的能力是有限的。 130、我最近也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一例腦梗后的眩暈,也是80歲體型結實的女性,服上方一周后復診,喜形于色,眩暈大好。她說已經求治多人,均云是虛,而用補藥無效。而唯獨你說是實。 131、穆鐵柱可能是黃芪桂枝五物湯體質。 132、為神農派的精神所感動!陰黃用茵陳五苓散四逆湯是有效的。我曾用此方讓一例瀕臨死亡的晚期胰癌患者又多活了半年。 133、仲景是一盞燈,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醫人指路;仲景也是一個人,也有其時代的局限,我們千萬不能將他神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