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獅吼
河東獅吼的典故:佛教經典稱“獅子吼則百獸伏”,所以佛家用“獅子吼”來比喻佛祖講經聲震寰宇的威嚴。
成語“河東獅吼”出處是這樣的:北宋陳慥(陳季常)的妻子柳氏兇而且妒。有一次陳慥宴客,座上有歌妓,柳氏用木棍敲打板壁大叫大鬧,把客人驚散。客人中有詩人蘇東坡,他給陳慥寫了首打油詩《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龍丘居士亦堪憐,談空說有夜不眠。一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詩中的龍丘居士指陳季常;河東是借用唐代詩圣杜甫關于“河東女兒身姓柳”的詩句暗喻陳妻柳氏,另外柳氏也是河東郡(今山西省)的顯貴姓氏。這首詩極為生動地記述了作者困窘、柳氏兇悍以及季常無奈的景況。后來人們便把“河東獅吼”作為妒妻悍婦的代稱。有人還把怕老婆的現象戲稱為有“季常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