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既古代又未來
有靈性也有個性
茶最絕妙之處就是能跟人,水,環境,還有茶器之間產生的微妙互動。只要有些微元素的改變就會影響一泡茶的滋味,甚至氣壓改變,也會影響一泡茶的風味。因此,即使有了好茶葉,還要有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泡出茶的真滋味。
俗話說:“水為茶之母,壺為茶之父”,泡好茶首要的,是選好茶,用好水。茶圣陸羽小時候學煮茶時,智積禪師總喜歡對他說一句話:“欲品茶,先品水。”后來陸羽遍訪名山大川后,總結說:“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水質固然重要但是茶器也容不得馬虎。蘇軾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一杯好茶就像是一位婷婷裊裊的美女,需要經過精心的烘托,即便是西施,整天粗衣葛布,蓬頭垢面,也難保不會從美女變成無鹽。
茶亦然,若以傖俗不文,無法讓茶湯發揮的茶器,輕率隨意地沖泡,都會破壞茶湯的滋味,減了喝茶的雅興。茶與器的搭配是門學問,用錯了茶器會辜負好茶,無法逼出好茶的香、甘、醇、活、甜的真味。
守門人給陸羽端來一碗茶,陸羽喝完,微微頷首:“嗯,果然是好茶。”而主人盧仝聽說門外的是陸羽,這個“唐初四杰”的名門之后,忙出門迎候。回到茶室,盧仝拿出私藏的“玉帶茶”。
陸羽品完,嘖嘖贊嘆“好茶啊。”接著,他說,“只可惜你未將茶之精華悉數泡出。”陸羽打開自己攜帶的籃子,取出一套茶具,煮泡起來。不一會,茶香就氤氳了整個房間。盧仝驚嘆不已:“君乃神人也。”
可見盧仝茶好,還須陸羽的茶具好。好茶一定要搭配最恰當,最能引出茶性的茶器,才能讓茶本身發揮的淋漓盡致,也就是所謂的“以器引茶”。
一把紫砂壺,不僅壺的新舊跟發茶性有關之外,不同發酵程度的茶葉,也該選用不同的泥料器型來沖泡,才能達到最良性的互動。
所泡之茶如綠茶,白茶,烏龍茶,在表現上屬于清揚且高香的,當以朱泥小品為最,因其燒結度高,逼香快,揚香高,最適此類高香氣茶葉。如所泡之茶屬于比較低沉的,如重發酵類的紅茶,普洱等,則以紫泥或朱泥為佳,發茶好而突出其醇厚之味。
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作為中國宜興特有的茶具,自古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最適合泡茶的器具之一, 《長物志》中就曾提到宜興紫砂壺泡茶“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對紫砂壺的實用性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一把好壺,如一位老友,裝得下歲月的滄桑,參的透人間的悲喜,品茗其中,讀書其里,任絲絲清香沖淡浮沉,沉淀思緒,從中感悟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