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yīng)該感恩宇宙天地給我們的一切;感恩父母把我們帶到這人世間;感恩身邊親友給我們的關(guān)愛......人要有感恩之心,因?yàn)橹鞑艜?bào)恩。
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有首歌唱得好: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命運(yùn)讓我們相遇......感謝風(fēng)感謝雨感謝陽光照耀著大地。
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我們感謝困難,感謝挫折,是樂觀;感謝對手,是樂觀;感謝逆境,是樂觀;對于我們不喜歡的人和事,能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好處,從而去感謝它,還是樂觀。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
感恩是一種品質(zhì)。有人幫助了我們,習(xí)慣的隨口說聲「謝謝」,也許會讓對方心里溫暖。受人滴水之恩,當(dāng)以涌泉相報(bào),懷著這樣的理念我們會擁有更多的尊重。所以感恩是一種品質(zhì)。
感恩是愛的傳遞。愛有許多種,它們有不同的意義,有父母對子女的愛,那是無私的;朋友之間的愛,那是純潔的;我們對窮苦人的愛,那是真誠的……所以,感恩是愛的傳遞。
給孩子讀《世界書局國語讀本》,自己卻被一段文字所感動:「車夫苦,老車夫推一把,走一步,要出多少汗,要走多少路,坐車人,該想車夫苦;船夫苦,老船夫撐一篙,搖一櫓,要出多少汗,要行多少路,坐船人,該想船夫苦。」
生活中,其實(shí)大家都不容易,官員有官員的苦,百姓有百姓的難;醫(yī)生有醫(yī)生的不容易,患者有患者的痛苦......如果我們換位思考,多一些理解、感恩,這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拜佛也是一種感恩,佛教的觀點(diǎn)是: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佛性,只不過你自己沒有覺悟,沒有明白「放下」和「慈悲」的道理。明白以后你不用拜,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求自己就行了。
很多人到佛像前面去拜,祈求的都是:「我捐了多少香火錢,請佛主讓我今年賺更多的錢」,或者燃香供佛:「佛啊,我病了,趕快讓我病好吧」。
正如南懷瑾先生開玩笑說的:拜佛不是做生意,還討價還價。所以這是不對的,真正拯救你的人一定是你自己。我們?nèi)枷愎┓鹗菫榱烁兄x他讓我們明白了「放下」和「慈悲」的道理,是「感恩」而不是「索取」。
父母把我們帶到人世,我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權(quán)力,但我們有贍養(yǎng)、照顧他們的義務(wù)?!墩撜Z》:「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經(jīng)》也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不用說父母把我們撫養(yǎng)成人,單單是一個十月懷胎,母親就開始給我們無私的愛。所有的營養(yǎng)都通過母親的血液輸給孩子,當(dāng)胎兒鈣質(zhì)不足的時候,母體會消耗自身的鈣質(zhì)供養(yǎng)孩子,為什么女性易骨質(zhì)疏松道理在于此;
母親在妊娠早期會有生理反應(yīng),惡心、嘔吐、吃不下飯,但為了肚子里的寶寶,即使剛吐完,可能又會堅(jiān)持吃幾口;而分娩時母親還要承受無比的疼痛,可孩子生下來,母親的第一句話往往是:孩子健康不健康,母親對我們的疼愛之情使她馬上把疼痛拋在腦后,這樣的恩德我們一輩子都要記在心上。
林則徐根據(jù)他的人生體悟,歸納了十件事,假如人犯了這十個錯誤,人生也就沒有益處。這「十無益」中,第二條就是:「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對父母都不孝順,每天求神明保佑根本沒用。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可能父母衣食無憂,物質(zhì)生活的滿足,并不能給予父母真正的開心,有專家說:現(xiàn)在的老人最缺乏的是兒女的擁抱。上行下效,用行動孝順父母,也是在教育子女,讓子他們傳承下這優(yōu)良的品格。「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都是由「孝」開始的。
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覆恍ⅰ故悄娜N?第一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第二是家貧親老,不為仕祿;第三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意思是,無原則地刻意迎合父母親的各種愿望,結(jié)果陷父母于不義。如何避免陷親不義,《弟子規(guī)》說:「親有過,諫始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fù)諫。嚎泣隨,撻無怨」;
家族貧寒,父母年老,還不出去做官、賺錢以養(yǎng)父母,現(xiàn)在人們開玩笑說我國不是56個民族了,增加了啃老族、月光族,大學(xué)畢業(yè)不找工作,依靠父母,這是孝嗎;不娶妻或娶妻無子,斷絕了對祖宗的祭祀。
有人說,最大的孝心就是讓父母放心,行筆與此,我的心中已波瀾起伏。二十年來,求學(xué)、工作、問道、行醫(yī),時刻讓母親擔(dān)心;婚姻、家庭、子女總是讓老人操心,而作為兒子回報(bào)給母親的卻是遠(yuǎn)隔幾千里的思念和牽掛。不「行」,哪怕讀再多的書,明再多的理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