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漢森。今天,我先跟大家稍微聊聊理財這件事,值不值得大家認真的對待,以及為什么我會做這門課程。人的一生,賺錢的時間短、花錢的時間長。只有做好長遠的理財規劃,才有可能幫你減少金錢焦慮,早日過上理想生活。理財投資不是一件你想做不想做的事情,而是一件必要要做的事情。通貨膨脹讓我們明白錢的購買力,一年不如一年。比如:以前的1元可以買到幾個茶葉蛋,現在的1元錢能買到什么,這就是通貨膨脹的威力。而通貨膨脹對兩類人不友好:第一類是錢存到銀行的人。這一類人覺得錢,存到銀行安全又省事,但是,他們沒有發現存到銀行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存到銀行的利息,4%已經是很不錯,活期很少,但是通貨膨脹每年超5%。第二類是靠死工資生活的人。現在這個社會,到哪里都需要錢。即使每年的工資有上漲一點,但是有上限。一旦失去工作,這部分收入就會停止。投資大師查理芒格說過這樣一段話:當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時,我決心成為一個富有之人。這并不是因為我愛錢,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我喜歡能夠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他人意志左右。理財投資目的是建立屬于自己的理財邏輯系統,打理我們的財務,實現被動收入,走上真正的財務自由之路。
實現財務自由的基本標準:被動收入可以覆蓋家庭支出的時候,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財務自由有三個階段:充分了解投資理財的知識后,為自己購買意外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確保如果未來不幸遇到風險,給予一定的財務支持。80%的人的第一桶金主要來自儲蓄,其次是額外所得,這個階段養成儲蓄的習慣,當第一桶金的小目標一旦確立,越快積累到這個目標越好,積累階段低風險投資為主,注重本金的安全,然后再適當的時候投資一些高風險投資。第三階段: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和對的人長相廝守,和錯的人趁早分手,持有跑贏通貨膨脹的資產)這三個階段貫穿了整個理財學習之中,當完成第一桶金積累后,我們就要對各類投資產品有了比較多的了解,可以著手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財務自由度=投資凈收益/總支出(建議值:≥15%,隨著年齡的增長,達到100%時,實現了真正的財務自由)對于大多數人,財務自由的前提是擁有足夠多的,收益穩定的資產。那多少資產才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呢?可以通過4%的原則,財務自由所需最少資產量=家庭年開銷/4% ,比如1年花銷10萬,最少要250萬資產為什么缺錢的總是我們呢?因為對于金錢,對于理財投資,我們有著自己想不到的誤解。甚至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阻止了自己變成一個有錢人。第一句:“如果我們知道會在哪里死去,一定不會去那個地方”第二句:“如果我想綁住某個國家,比如印度,我應該怎樣綁住它呢?我應該先考慮什么會傷害它,只要不去做哪些會傷害它的事情,就是幫它了”這兩句話說明了投資中的逆向思維。我們想要變得富有,不妨先用逆向思維想一下為什么會讓我們變窮,然后避免這些問題?第一:生活缺乏規劃,或者一些突發事情讓人感到無力。第二:曾經覺得時間很多,夢想很多,但是回頭一看,我們手上的錢和資源還是不夠實現夢想和愿望。進一步的分解我們想實現財務自由或者達到 一種富有的狀態時,讓我們變窮的四個因素是:第三:無規劃的支出,任性的生活方式會扼殺很多積累財務的機會第四:脆弱的投資系統,好的投資系統和邏輯可以讓你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投資知道了這四個制約的因素,就可以從使用逆向思維來看,如果我們想要變得富有需要做什么事。所以說要改變自己現在的狀況,思維要升級。
我們必需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思維邏輯系統,能夠將金錢、智慧、經驗、人脈等因素綜合起來加以活用,積累更多的資產才能體會到自由,從此成為一個富有之人。這并不是因為愛錢,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能夠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受他人意志左右。因此:掌握更多的理財知識,投資機遇就會出現在眼前!無知才會猶疑不決!投資時間長了不缺機會,缺錢。
作者:漢森哥(轉載請獲本人授權,并注明作者與出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