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原本只是一種消遣之物,這在唐朝是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很多的詩人也是不屑于填詞,畢竟正統的文人,他們更多的還是以詩歌為主。可是當詞到了李煜的手中,那就不一樣了,開始大放異彩,最終成為了能夠與唐詩相媲美的另一種文學形式,所以說李煜對于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他很多的作品對于宋詞也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即使是后來大名鼎鼎的歐陽修、蘇軾、李清照、王安石、辛棄疾等人,那都是受到了他的影響。
李煜作為南唐最后一位君主,其實一生是極為悲慘,雖然他的少年時代相對來說比較幸運,沒有遭受過什么打擊,可是到了后期,由于南唐被北宋一舉滅亡了,他也成為了階下囚,這也使得他內心極為痛苦,為此他這一時期創作了大量凄美的詞作,尤其是這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通篇描寫得極為凄美,也很是傷感,字里行間更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這樣的作品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自從成為了階下囚的李煜,每天都在思念著故鄉,想要回到故鄉,但是很顯然這一時期,他沒有了任何的人身自由,即使是生命也是時常還遭受到了威脅,這也就使得他內心痛苦不已,從而創造出來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就會流露出無限的憂愁。正是這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李煜的可謂是顛沛流離,那份憂愁也是深深地刻進了骨子里,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別具一格,顯得無比的憂愁,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那李煜的這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寫得無比的傷感,完全是一種看破紅塵的口吻,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這首詞充滿了一種感傷之懷,通篇那么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悲痛之情,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作為一代帝王,李煜的這種悲情,更多的是時代所給予他的。而從這首詞中,我們也最是能夠感受到他骨子里的那份悲痛。
詞的上片便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寫得也是很凄美,昨天夜里有風還有雨,當真是風雨交加,那窗簾上的簾布更是被風吹得颯颯作響,送來了陣陣秋風。房間里的蠟燭也快要全部熄滅了,壺里的水也快要漏完了,我只是無力地靠在枕頭上,想要讓自己安靜地睡一會,可是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只要一躺下來,那思緒就飛向了遠方,這讓我內心久久地無法平靜。
詞的下片則是更為傷感,同時也充滿了一種無比深沉的悲痛之情,這人世間的事,我們總是很難掌控,那世事就猶如流水一樣,緩緩地向東流去了,從此一去不復返,每當在這樣的夜里,我細細地去回想自己這一生,那完全就像是做了一場大夢一樣。現在我每天都想要喝酒,只有喝醉了酒之后,我才能夠讓自己稍稍安靜下來,只能是用這種方法排遣心中的愁苦,再也沒有了其它更好的方法。
李煜在后期的每一首詞,那都是足以令人驚艷,也足以令人感動,而這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整首詞充滿了一種無奈,充滿了一種感傷之懷,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正是李煜內心最為深沉的痛苦,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這首詞顯得別具一格,充滿了一種凄美之感,也有一種看破風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