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們的身體正是一種在空間中的存在,每時每刻都受到重力(地球引力)的影響;而作為瑜伽練習者,我們練習瑜伽體位法某種程度上就是在學習每時每刻都可以覺知到重力對身體的影響,而用身體和能量來順應重力;身體既不是被動地塌陷,也不是主動用力去和重力對抗。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擺脫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的主宰。只不過由于太熟悉、太適應了,對重力已經沒有感覺,不以為然了。但學瑜伽的一要重視它,二要體會它,三要利用它,否則就練不好瑜伽。
在我們結識瑜伽之前,很多人身體的身體常態(tài)是沒有意識的塌陷狀態(tài),在和大地引力這個關系中,人的身體的重量是無意識的和被動地落向大地的引力的,而缺乏和地球引力的有意識的合作。當我們身體的結構向大地的方向沉下去的時候, 人是無法在天和地之間做最安穩(wěn)平靜的存在的 - 塌陷的身體很難讓內在清醒和心靈平靜;不僅如此,這樣的一個體位還導致人的情緒和心理的變化, 從自卑,自責,到慵懶... 在這樣一種塌陷的身體的結構中,呼吸肯定也是淺表的 (下圖無引力合作意識的身體狀態(tài))。
當我們練習瑜伽之后,老師經常和我們說向上拉伸脊柱等口令鼓勵我們有意識地管理身體和重力的關系;但是在初學瑜伽階段我們這種改進身體結構和大地引力之間的關系的努力經常會“用力過猛” -比如我們可以能希望站的更直,腰板更挺一點,這樣我們通常是主動地向地球引力相反的方向用力。但這種向大地相反“挺”的努力卻讓我們膝蓋緊張,抬胸提肩膀,脊柱向前呲。這種主動的抗拒地球引力的努力非常累, 所以只能在一段時間內有意識的保持;當我們身體疲勞意識渙散的時候,身體狀態(tài)就又崩塌到前面說的“塌陷”的狀態(tài)。(下圖主動對抗引力的身體狀態(tài))
其實這只是用自己的身體來和地球引力抗爭而已,并不是維護和地球引力的良性關系。這種“主動”其實是企圖拒絕地球引力(最后只能是徒勞浪費能量而已);而在這樣的“努力”之呼吸過度依賴輔助的胸部肌肉 ,而呼吸肌橫隔膜反而逐漸地變得不好用了;而胸腔和背部的輔助呼吸肌肉因為同時還要高度參與身體向上的努力同時還要呼吸兩項工作而被過度征用,結果就是身體變得很緊張,特別是在上半身和頸部堆積很多的勞累和酸痛。 而整個人也會變得不好了,因為這樣的呼吸不是副交感神經主導,而變成了一種緊張應急反應(fight or flight 打或跑)的呼吸模式。
我們練習瑜伽就是要開發(fā)讓身體和地球重力合作的能力。當我們身體和地板接觸的整個面積把所有重量都交給大地,而與此同時身體整個結構保持完整性并且接受地球回饋給我們向上的回力。身體的結構從大地的引力得到向上延伸的力量,向下壓的越多,身體就越可以得到力量向上升,向上延伸,向上跳,向上飛... 你給大地的越多,得到的向上的力量越多;越沉,越輕... (下圖和引力的合作的身體狀態(tài))
有趣的事情是這個和重力合作的狀態(tài)是通過身體創(chuàng)造出來一個“回力”,向上的努力還是存在的,但是和呼吸同步,挺的努力和讓交替出現,挺變成讓, 讓再變成挺...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姿勢,這個動態(tài)的姿勢讓身體保持在流動的靜止中,而自由呼吸維持著這個過程;是一種努力和臣服的混合,是一種不努力的努力。身體就像一個沙漏,從腰椎4或5節(jié)之上向上延伸, 腰椎4或5節(jié)之下向下沉向大地。
正是因為地心引力使我們身體具有了重量,我們在練習中才能有穩(wěn)定的根基,才能將能量向下沉,才能放松,才能下沉肩膀,才能髖部穩(wěn)定,才能腳踏實地...宇航員在失重狀態(tài)下是做不到這些的。也正是因為重力產生的回力我們才能上提腳弓,延伸脊柱,穿越,倒立...如果你站在泥沼里你則做不了這些動作反而會越用力陷得越深。
我前幾天寫過一篇文章是關于怎樣讓瑜伽練習變輕 (點擊這里回顧), 其實“輕”和“重”(地球引力)是分不開的,我們瑜伽動作的“輕”不是飛上天的氣球,而是根扎大地向上生長的樹。培養(yǎng)瑜伽動作輕的能力,其實就是上面這個開發(fā)身體承讓地球重力的能力,輕其實就是重的“回力”。
瑜伽的體位那么多,身體接觸地面的部位每每不同,身體的重力線或直立,或倒立,或斜線,或扭曲...這是一個多么好的訓練場呀,如果我們可以把以上講到的身體和重力的合作關系都有意識地體現在瑜伽體位中,從靜態(tài)的體位延伸到移動中的體位法,我們的練習就會對身體和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所謂的讓瑜伽練習“落地”....
落地有著很多層的意思;我們出去旅行,飛了很遠很遠,終于“落地”。這個“落地”代表著到達, 代表著意識到我們周圍新的環(huán)境。落地作為一種狀態(tài),可以被形容為“踏實”, 當我們形容某人踏實,我們在說這個人比較接地氣,做事情比較現實, 說他能夠根據當下的狀況做出合適的決定。
當我們在一個巨變的環(huán)境中,面對紛繁的世界和滾滾的紅塵,我們需要心靈的落地,需要踏實的狀態(tài)來掌控我們的人生;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練習的是踏踏實實地生活。而讓瑜伽練習“落地”幫助我們內心踏實,讓我們在紛亂的世界把心沉下來。穩(wěn)定根基,讓體位落地,讓我們覺知自己的身體和大地的關系。當我們結束練習躺在地板上,地板的硬召喚著身體的放松。在剛剛開始練習瑜伽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會在肌肉軟組織中累計很多的緊張,隨著練習的積累和有意識的落地,這些緊張都像冰一樣慢慢地被融化。落地的過程,就是學習放松。